「風趣吐槽」“尾牙”也是種“文化”呀

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有人會說,似乎是還沒完全做好要過年的準備,可年,又已近在眼前了。

辭舊迎新的交匯期,在忙些什麼呢?

整理,該篩選的篩選,該歸檔的歸檔,該為納新騰出空間的也要去做了;

預算,是好是壞都要結了這一年的,開始著手規劃下一年的計劃了;

採購,逐步開始準備過年要送人的禮物,還有自家要用的東西;

聚會,吃吃喝喝玩玩鬧鬧,尤其是平時不常見面的親友之間;

……

今天還是離不開要說說有關“吃”的話題。

這幾年的形勢,基本過了中秋後,不少餐廳就開啟了預訂年夜飯的通道。

“尾牙”一詞,比起“年夜飯”,說起來似乎更顯得文縐縐。這些年的不少公司年會,也越來越盛行採用這個復古的詞了。

曾看某知名歌手的專訪時提到,並不太喜歡去人家公司的尾牙宴表演,因為那個場面幾乎沒什麼人真的好好在欣賞表演。表演這件事本身,也是用心在付出的,還不止一個人的付出。

尾牙宴,差不多現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會有那麼一場。做得更地道些的,給底下員工吃一場,再有招待客戶的場次。

國人的聚會,離不開吃,無論聚會的對象是誰。何況,還是與感恩與回饋整年辛勞的那一頓。

尾牙,也是一種文化。自古就有。從地方性的習俗,如今鋪開到了更大熱度。彷彿說“尾牙”,這一餐顯得更有格調、更為時髦。

今天要說的,也是有關“尾牙”的“文化”。但,不是要研究其歷史淵源呢,沒有載入史冊的故事聽。

“尾牙”辦得如何,是牽動的公司未來命運的。你信不信?

「風趣吐槽」“尾牙”也是種“文化”呀

奮鬥到年尾,分享成果同時的犒勞餐,老闆給撥了多少銀子?菜品的選擇,無論是否合來自五湖四海員工的口味,規格、檔次是否配得上整年付出後的收益,也是員工在考量公司、老闆信用的一個方面。

運氣不好,真窮的老闆有;而到了年底就開始哭窮的老闆也有。

公司賺不賺錢,尾牙宴到底吃的匹不匹配,瞞不了人。

一年下來,公司業績如何,業務銷售會知道。除了保底工資,還關乎一筆筆累積起來的個人提成。試問,有幾個業務員手裡真的會沒有小賬本?就怕發放結算時給漏了哪筆。

如果,尾牙的花費配不上員工們期許中的規格,即使老闆說是進來的看似多、必要花費出去的也多,剩下的並不多。那麼究竟如何,財務知道。除了股東、高層,心裡明白著,而對外可能又會是一套說法。錢來錢往,最終歸不歸到外帳上,還是最明明白白的內帳顯示,財務不會對外隨意開口,習慣了守口如瓶式的職業形象,而在年末對於一頓尾牙的質量能反應出來的東西……心裡亮堂著呢。

公關行政,多少也會有數。這兩個經常要為公司操辦各類活動、對外聯絡、落實,也是會蠻早就知道老闆願意為尾牙撥多少款的部門。在這兩個地方,最不會缺少伶牙俐齒、通曉物價和行情的明白人。多半也會有那麼幾個到一定年紀的婆婆媽媽級比價資深戶。看慣了平日裡公司對於其他事務的應酬花費,與招待公司內部員工尾牙的花費,成不成比,就摸清了老闆對尾牙重視度的心思。再進一步說,這批人很摸得清老闆有多重視員工。

沒賣出去的陳年滯銷產品,也有被當成獎品贈送員工的,這也無可厚非。“出口轉內銷”後,採購部門,又省了事。(這也很可能讓一部分精明的,省了層油水,讓一些採購們在年關手頭少了些什麼……)倉庫管理員,終日面對收發單據調動儲備。出去多少是用作銷售名義還是贈品,進來多少是原材料或內部使用申請的進貨,多少是真的損耗,多少出產後賣不出去,多少是派轉到什麼部門和用途,加加減減,也大致揣摩得了結餘盈虧。

參加過在職公司的年會,也獲邀參加過其他公司的年會,有些見聞還是蠻意味深長的料。

比如:

抽獎箱裡的隻字片紙,已被經過了精心篩選再放進去的。小嘍囉們無論是去年、今年、還是明年,需要繼續默默無聞。是的,簡直是以事實逼人:無需過分努力。更有甚者,摸出來能由主持人響亮報出名的,大都是客戶公司人員。這等比例……分配得夠難看……

敬酒的環節,不是婚宴上才有的模式。高層代表們,願不願意一桌桌的走個程序?還是自顧自的只在乎眼前盤中餐?這個,也是能讓人軋出幾分苗頭的。恐怕,不僅僅是上頭對下面人怎麼樣,還關乎Ta們同桌人之間的和諧度。多半,與利潤分配、在公司的話語權,掛鉤。有些人出席時衣著光鮮、名頭好聽,但只是股東。等別人都挑剩下了再給配發到手的(“骨頭”)、給多少就只能默認多少的股東。露個臉,大概也就每年在這個時間點,還不一定會給留了位置能攜眷。心裡要怎麼個平衡法,就真看各人怎麼看得開了。

有見過更奇葩的。公司尾牙宴,真就搞的和喜宴場面差不多。主桌的設置,就非常明顯個個是主!連佈置的桌圍、菜品的樣式、酒水的品牌、那一桌的費用檔次,都和員工席區別很大。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小灶胡吃海喝一通。全公司的尾牙宴,變成到了這個時間點要走個形式,主桌豐盛、高高在上。員工席上的,雖也是熱菜熱湯,只怕是人心涼得更快。

或大或小的公司,尾牙的程序之一,都還是要提提美好的企業文化。有些是真的人性化,也不只在於年尾趕著時間才做個秀。曾經接觸到家才初開業沒多久的美容會所。並不止在農曆年前後,老闆會分批安排採購大米糧油寄送給從外地來的員工的父母家裡。還會送一些上海的土特產,及不定期的有其他比較實惠的活動方式犒勞。

鼓勁兒,不是找個時間只帶大家喊喊口號啊。

做給外人看的事,都不如員工心裡真正感受到的那回事。

「風趣吐槽」“尾牙”也是種“文化”呀

順便分享個趣事。

小歐(化名),早年,初涉職場進入到一家外資時的年末故事。那家公司規模不算大,外派中國的“一哥”總經理中文也大都只會些日常。負責分配年終購物券的本土頭目,平日裡也做慣了一些決定,再去找總經理送個表、籤個字就完事。

每個人的紅包裡會被封進多少券,員工之間不清楚。在環境和地段都還不錯的辦公室裡麼,也大都不會“雞糟”到互相打聽。只有那麼幾個平時喜歡奉承本土頭目的,還會在其他員工面前炫耀得手的優越於人、或是故意奚落幾個平時認真工作的員工。

要對此忿忿不平,也真的沒太大必要。或許,就是因為,大家知道老大中文不太利索,有時候還不得不靠本土頭目來翻譯和傳達意思。大家大概也已慣了本土頭目的作風,搶功、掩蓋自己和手下的過失,有時還會轉嫁責任給她認為看不順眼的人……這也難怪,有同事會抱怨,在一人之下的下面,感覺想好好做事也提不起勁。

然而,戲劇性的事件,恰恰蘊藏其中。

本土頭目與其一個忠實手下的那套“老”戲碼,終於輪到在小歐面前又要來一次了。當時,小歐正忙著對著電腦屏幕處理工作,想離座迴避下也走不開。只得讓這對寶貨在耳旁自娛自樂一番。兩人炫耀著,用券去那家進口商品的購物場所買了哪些貴貨、哪些網路上見過的“熱”品。接著,問小歐拿券都能買到些什麼。小歐禮貌的笑笑,只是答,沒買什麼特別的呀。這樣,也應該符合Ta們的劇情需要了。

其實,當時,小歐是發自真心的笑容。就因為當時兩人的炫耀和奚落,才從Ta們購物的大致價碼中知道了一件事。

“一哥”不傻呀!外方總經理,看著本土頭目呈上去的分配表,親手包的紅包。當時小歐與幾個同事在不遠處,這場景,有看到。總經理親手來發送給每位員工的,並有一一道新年快樂,人人看到。難怪給到小歐紅包的時候,笑容之中似有非有的使了個眼色……小歐還當是忙到錯覺想多了。到被人奚落、嘲笑,才知道,她拿到的禮包,比本土頭目和那幾個是非精的,都要豐厚。因為,老大把分配給他自己的那份數額,換給了小歐。

若我是小歐,我也會看著那兩人笑了。自作聰明的人認為一手遮天,還在炫耀,卻不知自己在老闆眼裡已是並不聰明的形象。

小歐是誰?和老大沒半毛特殊關係,只是平時不想多話是非,不會隨便找碼頭靠而求搏上位的職員。認真完成該做的工作,也有遭遇過本土頭目在工作事務方面不公平待遇的人。“一哥”看在眼裡,不說、或不會說複雜中文,但心裡不是沒譜。

不要把老闆都當成傻瓜!確有一部分腦子裡糨糊的,有靠祖上積福的、靠運氣維持的。但大多數在激烈商場競爭中滾爬還能生存下來的,就算未必多精,也蠢不到哪裡去。

回到今天說的尾牙話題。當然,在年末獎賞的分配、尾牙這些事上的權衡,身居要位的,也不要把員工當傻瓜!

要繞回到開頭,為什麼說“尾牙文化”還會牽扯到公司的未來?彷彿進了那頓飯的餐廳,就像進了考場。年底,上頭考量著下屬的表現、業績,而下面的人又在考量上頭的人品。

對下屬過分苛刻或小氣的老闆、上司,註定了留不住好員工。

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崗位上的人員。老闆的司機,可能會比秘書先知道,老闆去了哪裡、估得了對什麼事消費多少,而對員工又花費多少。

管茶水間負責洗杯子的阿姨,聽著老闆對外吐的什麼苦水,但更清楚Ta給自己藏了多少好茶關起門來享用。

整年忙碌下來,大家難得圍攏聚聚,想好好吃頓飽飯。如果不差錢卻還要在一年一頓的飯上過於剋剋扣扣,如果借這樣一頓感恩飯向員工搞起了變味的施捨,那就非常尷尬了。

尾牙,現在更新穎的方式,也融入了有西式環節的,也不是隻有吃喝而無餘興了。

無論是真的一年忙到頭的滿桌融洽感,還是明知身在“秀場”好似配合演出,還是那句話:吃飯,要吃得開心呀。辛苦一年了,別折騰自己的心情。

「風趣吐槽」“尾牙”也是種“文化”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