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被記者拍醜:政協委員“言值”比“顏值”更重要

這兩天,“女政協委員吐槽照片被拍醜”的朋友圈挺火,也引發了很多討論。

據報道,4月22日,浙江溫州“兩會”期間,有參會政協委員在朋友圈裡吐槽記者把自己發言時的照片“拍的(得)醜”:“把我昨天下午政協分組討論會上向書記、主席彙報的照片拍得這麼醜,還竟然放出來?就不能放張正常的嗎?早上開會時多人轉發圖片說這攝影師該去領盒飯了?”

“吐槽”被記者拍醜:政協委員“言值”比“顏值”更重要

朋友圈截圖。

引發輿論關注後,雙方都有回應。這組照片的拍攝者稱,照片是用單反拍的,自己拍兩會都好多年了,“技術上肯定沒有問題”;涉事政協委員則表示,這是調侃,“就是開玩笑的一句話,本來就沒什麼事”。

平心而論,這事就是“茶杯裡的風暴”。從語氣上看,“吐槽”的委員確實是在調侃,這番調侃挺生活化,就像我們也會吐槽拍照者“為什麼不幫我P下”一樣,純屬打趣,無指責意思。

只不過,當事人朋友圈被截圖和傳播,加上其“政協委員”身份,事情也超出了私域範疇,引發不少討論。

單就此事而言,確實該玩笑歸玩笑,輿論沒必要過度解讀,掄起道德大棒去打誰,避免給當事人造成困擾。當事女政協委員也是位女士,愛美也很正常,發句逗趣的調侃也沒啥。

但順著輿論熱議,有些道理也值得掰扯一番——這倒不是跟涉事女政協委員“較真”,算是藉此事普及些公共常識。這樣也能不浪費這起由頭的公共價值和眼球效應。

首先,從新聞呈現的角度來說,新聞照片的功能是客觀反映新聞事件,告訴人們彼時彼景發生了什麼。新聞照片不是寫真照,若無法顧及入鏡者的顏值、形象等要求,無需苛責。

換句話說,參會者出現在新聞鏡頭中的“顏值”,主要服從公共新聞傳播的需要。

在公共場合,特別是兩會這種莊嚴的會議,參會者的個人形象當然重要,但這裡的“形象”指的主要是衣著、態度、舉止等,而非顏值的美醜。更何況,個體對顏值的評判也自有其主觀性,並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標準或者尺子可以衡量。

更重要的是,於政府兩會的參會者而言,參會者是公眾人物,在從事公務活動期間,顏值這類私事也宜讓渡於公共利益。

對代表委員來說,某種程度上,他們的高質量參政履職就是最好的“顏值”。在兩會場合,與長相相比,他們的“言值”或者說履職水平也更值得被關注。

畢竟,地方兩會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場所,提案質量才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

回到這事上,我們不能因為一句玩笑,就說涉事委員搞錯了女性審美與“委員”角色的排序,就認定其重視“個人形象”超過對參政議政的重視。其履職是否合格,還得拿提案質量及平日裡的履責表現來說話。

但跳出事件本身而論,社會各方對代表委員的關注重點,自然也該回到履職問題上。履職盡心盡責盡善,那就該在形象上打滿分。

□馬滌明(媒體人)

編輯 陳靜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盧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