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昨天,天文學領域發生了一件大事,你可能也關注到了,我國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11月28日,《自然》雜誌發佈了這項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用咱們國家自主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發現了在銀河系裡的恆星黑洞,質量達到70倍太陽質量。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這裡說明一下,太陽質量是天文學裡常用的一個衡量單位,顧名思義,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質量。這個單位,在研究恆星和黑洞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其實,發現黑洞已經不能算是什麼新聞了。如果你關心天文學,你肯定知道,咱們人類不只發現了黑洞,今年4月,還給黑洞拍了照片。

那次拍攝的黑洞,質量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65億倍。而這次發現的黑洞呢,才只有70倍太陽質量。所以,為什麼說這個發現是個大事呢?

用黑洞發現者劉繼峰老師的話來說,這次的發現之所以是個大事,是因為我們現有的所有天文學知識,都不足以解釋這個黑洞的存在,“天文學因為這個黑洞的出現,進入了禁區”。

這個黑洞,到底它怪在哪。這個黑洞怪就怪在,它的質量非常特殊。

黑洞按照質量來劃分,可以分為三種。我國這次發現的恆星級黑洞,又叫小質量黑洞。按照基本的理論模型,這種黑洞的質量,是100倍太陽質量以下。

不過,這個100倍太陽質量只是一個標準,一個邊界,實際上,不論是理論上還是觀測中實際看到的,小質量的黑洞根本就不會超過30多倍太陽質量。

因為一個恆星,死亡之後大量的物質都被吹開了,最後形成黑洞的質量,一般只有原來恆星的20%。而這次發現的黑洞,達到70倍太陽質量,在現有的理論框架下,根本無法解釋。

要想形成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只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恆星本身更加巨大,要達到300倍太陽質量以上;

第二,恆星死亡後吹出去的外殼物質很少,大部分都留在了核心成為黑洞;

第三,這次發現的黑洞,是由兩個黑洞合併而成。

但是,從現有的理論來看,這三種可能性都不大。咱們一個一個來看看。

先來看第一個可能性,這個黑洞原本的恆星,要達到300倍以上太陽質量。為什麼說這不太可能呢?因為人類目前還從來沒有看到過3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連100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都非常罕見。所以我們很難確定,一個3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是不是真的存在。

按照我們目前瞭解的規律來看,即便在宇宙裡擁有這麼多物質,它更容易形成的是數十顆小恆星組成的星團,而不是一顆超大恆星。

要讓一個超大範圍內的海量物質聚集,不出現局部的干擾,形成一個大恆星,這本身就是對現有動力學模型的嚴峻挑戰。所以,這個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第二種可能性:恆星本身不是特別巨大,但是吹出去的物質少,留下的部分多,最終形成這個黑洞。

要實現這個結果,現有的理論認為,恆星的化學成分必須要特別單一。只有比較純淨的物質組成的恆星,才有可能保留比較多的材料形成大的黑洞。但據科學家推斷,這個新發現的黑洞,構成它的恆星,元素可能有100種之多。

也就是說,恆星的化學組成非常複雜,沒有產生大黑洞的條件。

這第二條路也堵死了。

你可能會問,這麼大的黑洞自己單獨形成確實不容易,有沒有可能是兩個小一點的黑洞合併成的呢?這是第三種可能性。

的確,黑洞靠近之後可能會合並。不過,在咱們說的這個案例中,天文學家把這個可能性也給排除了。

為什麼呢?軌道不對。什麼意思呢?

新發現的黑洞,在它旁邊有一顆恆星,黑洞和這顆恆星相互繞轉,它們繞轉形成的軌道是一個非常接近圓形的軌道。

高爽老師告訴我,如果軌道很圓,這其實意味著它們之間的繞轉應該是從誕生時就存在的,而且一直長期、穩定地存在。

這就像咱們的太陽系一樣,地球和太陽幾乎同時產生。地球產生之後就一直穩定地圍繞著太陽轉動,才會形成接近圓形的地球軌道。

可如果是兩個黑洞合併,或者是外來的黑洞入侵了原來的系統,按理說形成的軌道應該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橢圓形的軌道會變成圓形的。但是,按照天文學家的計算,假如這個黑洞是這種情況,那發生這種變化需要的時間會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所以,這個黑洞也不太可能是經過合併形成的。

說到這,你也發現了吧?在現有的模型體系下,這個銀河系內的70倍太陽質量的巨大黑洞,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形成的。

這就是為什麼發現者劉繼峰老師說,“我們現在進入了天文學規律的禁區”。

其實,一顆恆星從形成到演化成黑洞,這算得上是天文學模型體系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但是,現在一個看似“不可能”的黑洞就擺在我們的眼前,這也意味著,天文學裡最基礎的環節遭到了巨大挑戰。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注意啊,這次挑戰的理論,可不是什麼平行宇宙或者宇宙創生之類的大尺度的理論,而是具體到一顆恆星怎麼誕生的最基礎的小尺度問題。

這個最基礎的環節遭遇挑戰,意味著整個天文學目前取得的大部分知識,可能都僅僅是局部的、暫時的、近似的理論而已,而不是真理。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這個黑洞就在銀河系內,距離我們並不算太遠。為什麼天文學家之前沒有發現過呢?

你也知道,黑洞本身是看不見的,黑洞的發現一直是個難題。

這次用了一種新的觀測方法,靠觀測黑洞邊上恆星的特殊運動軌跡,來發現黑洞。但是,每一顆恆星你要長時間觀測它,要觀測幾百上千次,才能確定它運動軌跡變化的規律。而天上的恆星那麼多,要是把所有的都觀測一遍,這種工作量就好比大海撈針,效率實在太低了。

但是,咱們國家這回使用的郭守敬望遠鏡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郭守敬望遠鏡口徑有4米,有4000根光纖,它可以同時對準不同的目標。什麼意思呢?這意味著,用郭守敬望遠鏡觀測一次,相當於有4000臺望遠鏡同時觀測。

所以,你可以想象到,這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望遠鏡。它特別適合執行“大海撈針”的工作。如果讓普通的同等口徑的望遠鏡執行這次的黑洞發現任務,需要耗時40年。

正是有了郭守敬望遠鏡,這次黑洞探測的工作才有可能實現。

為了進一步揭開黑洞帶給我們的疑問,國家天文臺現在已經發起了新的“黑洞獵手”計劃。他們計劃在未來5年發現幾百個新黑洞,進一步探索打破原來的模型體系的可能性。

聽到這你可能會擔心,打破了舊有的模型,會不會對整個天文學的體系造成巨大的衝擊。作為天文學家,這種衝擊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事。

好在哪兒呢?因為這件事給了我們兩個重要的提醒:

第一,天文學獲取的信息實在是太有限了,現在我們掌握的全部知識可能都只是階段性的認知。

所以面對龐大的宇宙,我們還是要保持謙卑,要一點一點地積累我們的認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科學理論只是通往科學真理的階段性的進步,但不等於真理本身。這個道理其實是科學發展的精神,普遍適用於所有的科學理論,只不過在天文學領域中體現得特別極致。

天文學今天的發現和遭遇的挑戰,肯定要用全新的思維方式才能解決和繼續發展。

所以,天文學家這次發現的黑洞雖然不發光,但它卻可以看成是未來新的思維方式的曙光。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