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提到宋代的苏轼,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词成就,他的诗词豪放大气,人们颂扬他为“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之于宋的影响,一如李白之于唐。

苏轼的才华得到过赏识肯定,也遭到过嫉妒排挤。他在人生之际,有过顺风顺水的酣畅时刻,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被贬外调遭遇。苏轼面对命运的波澜,他始终宠辱不惊,用豁达的胸襟、乐观派的作风,活成了别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你常觉得人生不幸,那么不防读一读苏东坡,在他的身上,你会汲取到一种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年轻的苏轼科举成名后,开始步入仕途并看尽官场险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这首词是苏轼被调配到密州时,写给弟弟苏辙的。月圆之际,清冷的秋夜,他思及远方的亲人,不能相聚团圆,无限感慨,便写下此篇以表达对手足的思念之情。

苏轼原本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苏洵为他取名苏轼,“轼”就是车前的扶手,希望他长大后可以安分守己,虽默默无闻,却也一生安稳。岂料苏轼长大后却名扬天下,步入官场,官至翰林,风采翩翩,以至于遭人嫉妒陷害,一生都在沉浮起落中渡过。

年轻的苏轼,曾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奔赴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他才华出众,文笔大胆灵活,最终金榜题名,并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他的文章渐渐播散于天下。可以说前途无限。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苏轼开始步入仕途,在地方为官期间,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善事。但是他的才华也遭到嫉妒和排挤,每遇提拔之际,就会有人出来提出异议。“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也就是说,苏轼的才华太大、太高啦,以后自然会被朝廷重用的,现在只需要好好培养就行了。言外之意——你先到基层好好锻炼去吧,该干嘛干嘛。

可以说,他的倾世才华,既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痛点。

苏轼性情率直,敢于直言进谏,因此他还容易得罪人。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就曾上书直言,认为变法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而不能操过之急。因此,他得罪了变法派一方,他们无中生有,诬陷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暗中走私牟利。无奈之下,苏轼便被从京城外调到地方做了通判。

苏轼与弟弟苏辙感情很好,兄弟手足情深,兄弟两个经常互相鼓励对方。苏轼本想让自己和弟弟能够离得近一点,这样,就能够互相多一些走动。他于是上书请求恩准,没想到朝廷里的人们依旧对他心存芥蒂,结果他被调往到了离弟弟更远的地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曲《水调歌头.中秋》,是他清冷的心境,也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官场沉浮起落,苏轼最难时曾经入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寂寞沙洲冷》

苏轼历经官场沉浮四十余载,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他不断地被调动,有时也被朝廷召回。但时间不长,便又被迫离开。仕途茫茫,前途未卜,见惯了冷暖的他,越发变得旷达起来。

宋朝有名的“乌台诗案”,就是有人联合起来为迫害苏轼而进行的一场馋毁事件。这是北宋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文字狱。苏轼被关进深牢大狱。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是被人陷害栽赃了,于是暗中给他求情,就连退休的王安石也派人传书给皇帝,请求不要杀害了苏轼。苏轼最终被释放出来,但几乎帮他求过情的人都受到了牵连,并被朝廷惩罚发落。这让苏轼心中满是内疚和不安。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苏轼的弟弟曾说:“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 是的,苏轼的才华就是因为太引人注目了。

喜欢苏轼的人,被他的才华吸引而心生敬佩,只有胸怀万卷书的人,才会把文章写得如此精致通透。也只有心地单纯的人,才敢于直言不讳,不去考虑和计较个人的得失。嫉妒苏轼的人,视他的才华为毒药,总想置他于死地。以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被贬黄州的苏轼,远离亲人和朋友,无尽的寂寞和凄苦伴随着他。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在诗中抒发落寞的情感。缥缈的孤鸿,寂寞的沙洲,而他却是那个“拣尽寒枝”的人啊!

春风得意时,他也曾被朝廷召回,官位不断上升,最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官阶正三品。他紫袍加身,并侍读小皇帝,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了。他那时成为人人仰慕的三品大员。

但当朝廷变故之时,苏轼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对他进行疯狂的报复和迫害。苏轼很快就被贬出了京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经历过丧妻、丧子之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记梦》

苏轼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有过美好的感情生活。他的生命中拥有过三位女子的深情。

他的第一位妻子叫王弗,颇有才情。她知书达理,温柔体贴,伴他左右,红袖添香。她是他的贤内助。两个人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十一载,夫妻感情很深厚。苏轼远在密州时,王弗却在家乡病亡。远在密州的苏轼,悲痛万分,他在梦中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回想起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那些美好的时光与眷恋,让他悲伤的感情难以遏制,提笔写下了这首《江城子.记梦》。

仕途的打击与妻子的亡故,似乎是在印证着那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倘若不是苏轼这样的胸襟和气魄,不知道有谁会挺得过这生活的压迫和打击。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王弗在苏轼心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她是苏轼刻骨铭心的初恋,她不仅美丽,而且读过诗书,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这几乎是其他女子所不能及的,尽管后来按照王弗临死前的嘱托,表妹王闰之嫁给了苏轼,替她照顾苏轼和年幼的孩子们。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她视孩子们如己出,重新给了苏轼家的温暖。

闰之没有表姐的才华,但她朴实勤劳,任劳任怨地打理着家里的一切事物。他和苏轼是柴米夫妻,平淡的相守中,这份感情倒也显得弥足珍贵。闰之追随苏轼二十五年,共同面对政治命运的波澜。在艰苦的岁月中,闰之的陪伴,温情而长久。闰之最后也是身染疾病而亡的。

朝云是苏轼的侍女,陪伴身边多年,“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他将朝云收为侍妾。颠沛流离的生活清苦不堪,朝云没有半句怨言。她还怀孕生了一个孩子,苏轼曾写下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老来得子的苏轼希望孩子做个平凡之人,平平安安度一生。岂料,这个娇弱的孩子却在他易职的途中,中暑身亡了。初为人母的朝云悲恸不已。

朝云对于苏轼,就像是知己般的存在。她能看出苏轼的不合时宜,了解先生的苦衷和烦恼。很得苏轼的喜欢。那首《蝶恋花》就是苏轼写给朝云的: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见证着两个人曾经的欢快时光。

只可惜,朝云未能抵得过岭南恶劣的气候,身体染了瘟疫,竟渐渐体力不支,最后也离苏轼而去。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打不败的东坡,从未向生活低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素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叶嘉莹曾说:“苏东坡是在苦难之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

是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有这么多的不如意,这么多的人生坎坷,可他从未抱怨过什么。我们读他的诗词,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力量,读到的是宏大的胸怀和气魄。

他热爱美食,自创研究制作的“东坡肉”,汁浓香软不腻口。他画得一手好竹,他的《墨竹图》,支支如箭,令人赞叹。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看惯了官场冷暖的他,内心向往的是自由美好、无拘无束的生活。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生活的强者,就是穿透了黑暗与痛苦,却依然坚持做自己的那个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遇低谷,不防学一学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本文作者陈润,图据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