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Lightroom以及Camera Raw中的調整畫筆工具,可以方便的對畫面進行局部調整,強化甚至重塑照片的光影。


要學會畫筆的使用也很簡單,只需要理解其大小、流量、濃度等控制選項,以及常用的色溫、曝光、清晰度等調整滑塊。

知識點:畫筆大小、羽化、流量、濃度等等選項


1



畫筆工具有什麼用?

托馬斯在以前的文章《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中提到過。攝影后期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局部的處理和優化,在調整畫面某一部分的時候,不要影響到其他無關的區域。


在Photoshop中我們有選區、蒙版、通道等等工具來實現局部調整。而在Adobe Camera Raw或者Lightroom中,我們也有徑向濾鏡、漸變濾鏡和調整畫筆3種工具來實現局部的處理,其中以畫筆工具最為強大。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以昨天推送的這張照片為例。這是我在本週印度徒步時,拍攝的月落雲海畫面(圖中正在落山的是月亮,所以夜空中還可以看到漫天繁星)。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下圖是拍攝原圖。可以看到前景草地比較黑暗,沒有細節,不能很好的襯托出逆光拍攝月亮時候的氛圍。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我想讓前景的草地亮度更高,但是雲海和星空不受影響。


所以我使用了ACR中的畫筆工具,塗抹出前景草地的範圍,提高曝光度並增加一點點色溫。草地逆光下的那種光感就一下子凸顯出來了。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攝影是一個光的藝術。但在風景攝影中,前期是很難改變現場的光線環境的。但我們通過畫筆等工具,在後期進行局部處理,就可以達到強化現場光線,甚至重塑環境光影的效果。


比如下面這張倫敦的夜景圖。原片(下圖)是很平淡的陰天天氣。但是我通過後期畫筆工具對天空單獨調整,壓暗上部天空並加上藍色,提亮下部天空並加上紅紫色,成片(上圖)就有了一種“日落餘暉”中的效果。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用畫筆工具重新描繪天空光影,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和簡單的幾步操作,具體視頻可以查看:

http://v.qq.com/x/page/g0328yr2c9v.html


2



畫筆的控制選項


畫筆面板上有密密麻麻的二十多個滑塊和選項,看似非常複雜。


其實這些調整選項可以分成簡單的兩類:


1)控制畫筆(作用的強度、區域)


2)決定畫筆作用區域有怎樣的調整效果


控制畫筆的選項位於畫筆面板的最上和最下方。


其中最上方是:新建、添加、清除三種模式。


當我們進入畫筆面板時,默認的選項是“新建”。這時我們在照片中進行塗抹,照片中就會出現一個“大頭針"圖標,表示我們新建了一個畫筆調整。


之後選項自動改成了“添加”。在“添加”模式時,我們再在照片中塗抹,新的區域會從屬於原來的“大頭針”代表的畫筆,有著一樣的色溫、曝光度等調整。


如果我們要對新的區域,施加不同的色溫或者曝光調整,我們就需要重新點擊“新建”,重新建立一個畫筆調整,此時照片中會出現一個新的“大頭針”。


點擊照片中不同的“大頭針”,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畫筆作用的區域。如果有時畫筆塗的多了,我們可以先點擊該畫筆的“大頭針”,激活這個畫筆。然後選擇最後一個“清除”選項,之後我們再在畫面中塗抹,塗過的區域會從畫筆作用區域中被減去。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最上面的三個選項是畫筆的模式,下面的幾個選項則是控制畫筆大小、形態和不透明度的利器了。


第一個“大小”很容易理解。ACR和Lightroom中的畫筆都是圓形的,大小的數值代表著畫筆的直徑。數值越大,畫筆作用的區域也越大。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羽化”滑塊控制著畫筆的過渡效果。羽化值很低時,畫筆作用區域和未作用區域,過渡會比較生硬(如下圖左),適合分界線明顯、輪廓突出的物體。


羽化值比較高時,畫筆作用區域和未作用區域會有一個平滑的漸變效果,適用於塗抹在水面,草地等物體上。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流動”、“濃度”控制了畫筆作用的不透明度。可以把“流動”理解成鋼筆筆尖流出來的墨水量,可以不斷疊加。“濃度”則是鋼筆中墨水的濃度,決定了畫筆不透明度的最大值。(可以想象,一款深灰色(濃度)的墨水,如果鋼筆出水量(流量)很小,畫在紙上只會是淺灰色的。但是我可以反覆畫,這樣紙上就會有深灰色出現。但是由於墨水濃度的關係,我是不可能用灰色墨水畫出黑色的~~)


比如我把“流動”設為5%,濃度設為30%。那麼我用這個畫筆在照片中塗抹一下,那個區域的畫筆不透明度就是5%。由於流動是可以疊加的,所以我不斷的用這個畫筆塗抹同樣區域,那裡的畫筆不透明度就會不斷累積。其上限就是“濃度”定下的30%。


“自動蒙版”是一個很強大的選項,適用於邊界比較複雜,但又明暗色彩分明的情況。此時勾上這個選項後,軟件會嘗試自動畫出精確的邊界。比如下圖,不用自動蒙版,畫筆會不可避免的塗抹到湖邊的雪上。


勾上“自動蒙版”,塗抹湖面時,畫筆就會自動識別邊界,去掉那些不該作用的區域,比較準確。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最下面的“疊加”用來顯示|隱藏照片中的畫筆大頭針。勾上“蒙版”後,畫筆作用區域會用選擇的顏色,比如上圖中選擇的紅色,顯示出來。這兩個選項都是為了方便預覽。最後“清除全部”按鍵,可以刪除照片中所有的畫筆調整。


3



畫筆的調整滑塊

除開面板最上面和最下面的畫筆控制選項,中間的那些滑塊則是決定了畫筆調整的效果。其中大部分滑塊都和《輕鬆美化照片 - 理解Lightroom基本面板的色調與影調控制》中提到的效果一模一樣,只是這裡只會作用於畫筆區域而已。


色溫:讓畫筆作用區域變冷(藍),或者變暖(黃色)

色調:給畫筆作用區域添加綠色或者紫色調


曝光:對應了畫筆作用區域的中間調區域

對比度:調整畫筆作用區域整體的反差程度

高光:控制畫筆作用區域的較亮區域的亮度

陰影:控制畫筆作用區域的較暗區域的亮度

白色:控制畫筆作用區域的最亮區域的亮度

黑色:控制畫筆作用區域的最暗區域的亮度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清晰度:增加/減少畫筆作用區域細節表現和邊緣對比

去除薄霧:右調給畫筆作用區域去霧霾,左調給濾鏡加霧霾

飽和度:控制畫筆作用區域的色彩鮮豔程度


銳化程度:給畫筆作用區域加銳(加強邊緣對比)

減少雜色:給畫筆作用區域降噪

波紋去除:去除畫筆作用區域的摩爾紋

去邊:去除畫筆作用區域的色邊,包括鏡頭色差帶來的紫邊綠邊,以及高反差區域的白色亮邊等等

顏色:給畫筆作用區域疊加上所選的顏色色調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總結


1. 在Adobe Camera Raw或者Lightroom中,我們有徑向濾鏡、漸變濾鏡和調整畫筆3種工具來實現局部的處理,其中以畫筆工具最為強大。


2. 畫筆面板的最上面有新建、添加、清除三種模式,最下方則是大小、羽化、流量和濃度的調整。


3. 畫筆面板的中間,是常見的色溫、曝光度、清晰度、銳化等調整效果選項。


視覺中國500px攝影世界FOTO彙集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帕勞等新銳攝影師和愛好者,主要分享原創圖片/拍攝參數/核心技術/對話攝影師,歡迎加入500px攝影世界FOTO部落。


PHOTOWORLD


托馬斯分享局部處理是攝影后期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