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長了“小顆粒” 應先辨別再治療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著這樣的困擾:眼周突然多了“小顆粒”,不像痘痘隔段時間就會消掉,還總是忍不住用手去擠。“我在網上看到,這可能是因為化妝品用得過於營養導致的,也有人說是因為眼部太乾,堅持使用眼霜等產品就可以消掉。”市民李琪告訴記者,她曾嘗試過很多種方法去“治療”,但最終效果都很不明顯。

眼周的這些“小顆粒”是什麼,應該如何科學地去處理呢?慶陽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趙榮指出,這種常見的小米粒在醫學上稱為粟丘疹,俗稱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一般出現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周部位。眼睛周圍是全身最薄的皮膚,卻又沒有皮下腺,人眼頻繁眨動,特別容易造成缺水、乾燥、疲勞等症狀,所以眼周更容易出現皺紋,也更容易形成脂肪粒。脂肪粒的形成多半是由於清潔過度造成皮膚受損,在修復過程中生成了白色的小囊腫,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當肌膚脂肪代謝紊亂、化妝品使用不當時皮脂被角質所覆蓋,不能正常排出,代謝產物沉積後就會形成白色顆粒。

“但眼周出現的‘小顆粒’並不等於粟丘疹。”趙榮提醒,當眼周出現該情況時,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諮詢專業醫生。“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小顆粒’就是俗稱脂肪粒的粟丘疹,但也有另外一種類似病症,醫學上稱之汗管瘤,是小汗腺良性腫瘤,這兩種皮膚病在症狀、成因、治療上有很大區別。”

據介紹,粟丘疹和汗管瘤都多發於眼周部位,但汗管瘤形狀稍扁平一些,有輕微浸潤感,不像粟丘疹突出皮膚表面,且顏色以膚色為主,也見於褐色。汗管瘤受遺傳、內分泌等因素影響形成,很難預防且位置較深,如果盲目擠破汗管瘤會造成皮膚表面損傷,容易引發感染,也可能使汗管瘤增大增多。

“基於粟丘疹的成因,建議平時生活中應做好皮膚清潔工作,用溫水洗臉便於毛孔舒張合理清潔。避免使用剝脫劑成分的產品,以防過度去角質造成皮膚損傷,少食用油膩食物,以防止皮膚的代謝緩慢引發脂肪粒。”趙榮說,“挑治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很多愛美女士都對眼周的脂肪粒十分在意,甚至直接用手擠破,這種方式並不完全可取,脂肪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現象,我們的面部皮膚尤其是眼睛周圍的皮膚是非常敏感的,所以一定要科學處理。”

據瞭解,粟丘疹對健康沒有影響,只是略影響外觀,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如果粟丘疹數目較多,影響到美容時,不要用手揉搓,建議局部消毒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扎破後挑出白色顆粒,傷口局部外用抗生素乳膏塗抹2天即可。如是汗管瘤,則不建議自行處理,應去醫院採取正規治療,可採取激光、電離子等損傷性的方法,治療1-3次,因眼周部位皮膚的特性決定了損傷修復比較快,一般不會留下疤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