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大宝6周,二宝2周半。有一天带俩孩子回奶奶家。

奶奶给俩娃每人一个沙琪玛,大宝拿着沙琪玛坐到沙发上开吃。二宝也走到沙发前,直接把沙发当成贵妃位侧躺了下去,脑袋侧放到沙发扶手上,还翘起她那不到50公分的二郎腿。那姿势、那神态和他爸每次躺沙发时真是如出一辙。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我上面所讲述的小细节正提现了: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的观点。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这个观点来自于《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

家庭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示范和引导很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想要孩子成长什么样,家长自己先做的什么样。如果想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让自己变成爱学习的人;如果家长爱看手机,孩子也会变得爱看手机;如果想让孩子将来孝顺,家长就要当着孩子的面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家长要做到示范和引导,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

这里所讲的尊重孩子并不是我们认知里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等等。而是尊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郑渊洁认为手机太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所以他家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

他不光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即便接电话也要躲在卫生间里,关起门来接。如果和孩子玩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也一定要压低声音,告诉对方:“我现在正和孙女玩,一会儿给你回过去。”

想想看,如果有人能这样对我,即便是现在,我也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这是对一个人极大的尊重,我未曾品尝过,也很难将它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我接打电话,不光不回避孩子,更不会因为和孩子玩而错过任何一个电话。

当然,就现在教育环境来说,完全杜绝手机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郑渊洁这份对于孩子的尊重总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其次,和孩子做朋友。

大宝三岁之前是她们小伙伴里年龄最大的,她很会照顾比她小的孩子,孩子们也喜欢和她玩,总是跟在她屁股后面姐姐姐姐的叫。那时她的所有时间都是玩,没有安排任何学习的东西。

有一天,孩子群里多了一个和大宝同岁的小伙伴。小家伙有一个绝活,念古诗。他的妈妈告诉我她家孩子会几十首古诗,问我家的都会什么……

后来,我尝试让大宝背古诗,刚开始几天学的挺开心,背的也很快。

后来的几天就开始不耐烦了,在我一再强硬的态度下她说出了“讨厌妈妈”这四个刺耳的字。

那一刻,我愣住了。

很多家长在有了孩子以后信誓旦旦的告诉自己“一定会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还小的时候,当我们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总是因为内心的各种激动或感动,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呵护,也试图纠正自身的各种缺点,给他做一个好的示范和表率。

当孩子慢慢长大、当外部的压力逐渐增强、当可比较的东西逐渐增加时,我们开始失去耐心,不自觉的开启了我们早已习惯的教育模式:居高临下的管理——我们曾经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也正在这样的模式下工作着。

按照郑渊洁的话说:“家长认为孩子不行,说穿了其实是自己不行。”

我们终究没把孩子当成朋友。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最后,利用孩子的模仿力,家长要做实力派演员。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物质极度匮乏。1986年,郑渊洁凭借一次出国的机会好不容易搞到了一个电视机的指标,却和儿子一起把电视机送到了父母的家里。儿子问道:“爸爸,咱家不看电视吗?”“咱们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这个先给你爷爷奶奶送过去……”。

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从2014年1月1日起,郑渊洁每周给八十多岁的父母做四次“郑氏蔬菜炒饭”——由十种不同的蔬菜做成的炒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的性格又恰恰在6岁前基本定型,所以这段时间父母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老师的,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

“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郑渊洁,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郑渊洁认为:“如果你希望孩子和你一样出息,那么你就本色演出,平时怎样在孩子面前就怎样。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比你还优秀,那么你就要当实力派演员了。”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缓缓的修行过程。

如果我们真的能成为一个实力派演员,最终受益的不光是孩子,也有我们。

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郑老师的家庭教育课程一直强调的一种理念。

家庭教育,这点要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