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讓愛在禮儀中行動

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讓愛在禮儀中行動

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

寒冷的深冬,大門的金屬手柄閃著冰冷的光,彷彿一碰就會把手粘在上面。拎著大大袋子的我剛奮力拉開沉重的門,要進入溫暖如春的室內,正好看到身後幾米開外,一位媽媽拉著一個孩子似乎也要進門,我一隻手緊緊拉住門,與呼嘯的北風對抗著,一隻手壓住幾乎要被風颳跑了的帽子,但那位媽媽似乎並沒有因為看到我在為她把門的艱難努力而加快步子,她還在慢吞吞地給孩子整理衣服,然後徑直進了門,路過我時一個表情和手勢都沒有,完全漠視我的存在。

這樣的情景我經歷過很多次了,給陌生人讓路、讓車、讓座,卻得不到一點感謝的表示。然而,面對下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依然選擇去做我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做的事,給永遠不會再見面的人溫暖的微笑和禮讓,給不能回報的人以需要的幫助和尊重,我感謝他們在成全我,給我做淑女的機會。

我對自己說, 做淑女,是你的決心,而不是他人的意願,你為什麼要抱怨呢?去感謝他或她在為你創造實現這一願望的機會吧!

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讓愛在禮儀中行動

修養,就是原諒別人的粗鄙

請別誤會,我並不是標榜自己的崇高,我也並不是一直都如此,誰都有少不更事的年代,我自己也曾是他們中的一員。幸運的是,人生陰差陽錯的眷顧了我,讓我見過不少有修養的人,卓越而高尚的人,讓我讀過不少開卷有益的好書,洗滌了精神和情感;也讓我經歷過一些世面,啟發自己不要憤世妒俗而是學會多反思自己。因此,我在某年某月某日,幸運地成了一個渴望有修養的人。

美國20世紀傑出的作家菲茨傑拉德在他的名作《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於我而言,正是如此,面對那些漠然對待他人善意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不幸,他還不知道他需要有修養,他還不知道自己缺乏修養的行為正在破壞人生渴望的一切幸福。我們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著他的成長,相信他如果有了我們曾有的條件,他一定不會做的比我們差。

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讓愛在禮儀中行動

能低下頭,是因為高貴

一位著名的人曾說過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年輕時他感到自己像一頭猛獸,而當他老了感覺自己更像一隻貓或狗。這就像麥穗只有在成熟透了的時候,才會低下沉甸甸的的頭。

一個人能低下自認為高貴的“頭”,說明他心底有了某種真正的自信。謙卑地去為社會的“弱者”服務,這無疑是人生最高級的修煉。

內心強大的自信者,也絕不會在被人漠視時感到卑微,因為他們是精神和品格上富有的人。因為富有,所以能給予,不求回報,也不在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只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

你的無視,正在滋養我的謙卑——讓愛在禮儀中行動

修行,就是讓禮儀在愛中行動

我曾參加過一個冥想修行機構的修行課程, 一進修煉大堂,就對同修的學友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她們大多數人能堅持高難度的“蓮花坐”,寧靜如水、紋絲不動地坐在那裡數小時。

但當開飯和休息的時候,我這種崇拜心頓時間就減弱了不少。我看到那些打坐時高雅端坐的學友們領飯時你爭我搶,每人一份的水果往往被先去者拿走;在院子裡散步時,很多修行姐妹也會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碰撞他人而不予道歉。這讓我很困惑,如此修行有效嗎?

在一個人所有的修行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去過度膨脹的自我(ego)。而在日常生活中,以舉手之勞,為他人,為眾生服務,為“卑微”的人服務,難道不是最好的修佛、修道、修基督的機會嗎?此時的你無需在菩提樹下日復一日的冥思苦想,也不必在十字架上受苦受難,只需要讓蘊藏著愛,慈悲和善美的念頭,在日常的禮中行動起來。

如果我們的行為,只是為了讓別人看到我們是紳士和淑女,那還僅是一種低檔次的修煉。

當一個人能在每天的生活中,在無人注視的情況下,都能懷著對眾生的慈悲和愛做些舉手之勞的小善,按禮儀去做人,做事,無論在公域或私人場合中,認認真真地邊生活,邊修行,為你希望普渡的眾生做出榜樣,這難道不是修行最有效的最佳途徑嗎。

有人說中國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當下這樣全民掀起靈脩的高潮,從機場書店的靈脩暢銷書,到手機APP裡的各種修行的音頻課,朋友圈瘋轉的心靈雞湯文,到市面上林林總總的修行機構,我們的社會正在被修行“刷屏”。這無疑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然而,我們缺的不是談修行,而是在生活中去做,就請從每日踐行小小的禮儀開始,把內心之善化為舉手之勞,讓愛在禮儀中切切實實地行動起來。


作者:幽蘭國際女子學院創始人 張樂華博士

插圖: ( 圖片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