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诗社200401期和诗作品点评

问道诗社200401期和诗作品点评


本期原唱:


1、游乡书感(文/温如玉)


远峰初点翠,招雨荡春池。

景说丹丘好,情迷墨海痴。

闲花催几数,倦鸟厌高枝。

何得云游意,呤开阖眼时。


天脊野鹤:依题读诗,前两联游乡,首联实写眼前景,颔联虚写心中景,后两联写感,颈联托物寄情,尾联倚情书感。整篇铺陈有序,虚实得当,即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又表述了作者厌倦红尘,盼望云游之意。唯一建议,慎用冷僻字。

党战虎:一远一近,一高一低,一点一荡,初春节令。一花一鸟,一闲一倦,催的也许应该是“树”吧!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个厌字写出了高校迟迟不能开学的倦怠感,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颔联人事活动最好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互换一下。何得一词几乎是禁锢的灵魂要夺眶而出啦!一点题外话,五律一般风格古朴,不像七律写景容易触发文人骚客的唱和。

海天一色:章法还好,意也明确,用词需要仔细斟酌,“招雨”意浅,“崔几数”用词也不准确,呤开,意思也不明,还有,池和痴古音虽然不同,毕竟现代音相近,应该尽量避免连续用于韶脚。


本期和诗:


2、山水最相知(文/拾雨)

红尘梦不羁,山水最相知。

一树梨飞雪,三分月入诗。

泉湍声远近,岚涌翠参差。

更有双归燕,殷勤说旧时。


天脊野鹤:人在红尘,不管是否春风得意,都会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梦。梦在远方,是一种期盼。而作者的梦是什么?无须细说,却是“山水最相知”。首句似问非问,次句直接入势。好像高明的相声演员,一上台就给人抖开了趣味十足的包袱。中二联分承山水之形态,或虚或实,似真似幻。尾联之燕,本来就是寓情于安乐之物,更何况双双新归,细语话旧时,怎能不令人感觉到,作者心中对旧日美好的眷恋之情。作品兴起比合,首尾相应,意脉自然流畅。如果想找点不足,就是希望在字、句的美感上,再下点功夫吧。

党战虎:红尘滚滚,山水行吟。梨花比雪,以月入诗虽然老套,但是一树不是千树万树,还有三分都拿捏得极有分寸感。有声有翠,诗情画意,远近参差,不一而足。燕子成双入对,说和知相呼应,不羁的是旧梦,艳羡的是殷勤,作者大概日常生活中曲高和寡吧!

海天一色:佳作!意脉一气呵成,首尾启合得法,更有递进,中二联承转得章,取景远近声色各有所妙,学习!


3、和游乡书感(文/青鲫)


春寒吹忽至,风冷皱清池。

瓦老青衫重,岁增黄发兹。

路岐愁远雁,鸟倦忆安枝。

欲以寄南梦,怅然鸡晓时。


天脊野鹤:这首诗作者营造了一个冷寂的意境,首联“寒风、清池”,虽然有春,却依然清冷,颔联“老瓦、青衫、黄发”,意境凄凉。颈联看是咏物,却是拟人,借“远雁”道尽漂泊之苦,寓“倦鸟”寄托思乡之情。尾联“欲以寄南梦”,表示了作者欲梦不成的孤寂。此诗的妙处,在于最后的“鸡晓时”。天亮了,太阳要出来了,这清冷可以消除吗?这无边的离愁别怨可以解脱吗?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作者“怅然”了。这首诗,描绘的客观画面,与联系的主观情感,水乳交融,意脉自然流畅,气氛层层渲染,尾联意犹未尽,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不足之处,首联以“吹”为意,两句有点重复。颔联“瓦老青衫重”,需要再酌,两个词组联系在一起,不妥。

党战虎:“皱、老、愁、怅”一脉相承,取象有声(吹、雁、鸟、鸡)有色(青、黄)有感(寒、冷)有触(清、重、增、晓)“至、兹、忆、寄”蝉联而下,有力地表现了乍暖还寒这春天独有的“倒春寒”气象,好事多磨但青春易逝之叹尽在不言之中。

海天一色:平淡叙事,亦是一法,于平淡中更显感情真挚,这首诗完成的应该是很成功。然而从章法上说,开头春风清池,结尾南梦鸡晓,略有不合。从句法上说,中二联稍稍有有一点儿平头了,这个是这首诗的不足之处。


4、和诗(文/盘启星)


东风催草绿,唤雨涨沟池。

雷动虫声响,花香玉蝶痴。

落英随逝水,嫩叶上高枝。

又是清明近,寻根拜祖时。

天脊野鹤:诗以“东风”起兴,全诗八句,均为东风所动。颈联“落英、逝水”,与整体景像略有不合。尾句应该是能够出点诗味的,可惜仅仅是时光流转,看不到所寄之情,所寓之意。格律二字,格为意格,律为声律。没有立意,当然也谈不到格之高下了。所以就缺乏了诗味,希望以后的练习中,要多加注意。

党战虎:一“催”一“涨”,春天的脚步近了。惊蛰到落英,再到清明,可以说是一联一景,极富有层次感。不过四联犹如四根柱子,没有极好的联系起来。

海天一色:句精炼,用词也准确,只是在意境的逻辑关系是有所欠缺,景语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点散。另外,尾句立意的情感色彩也不太明朗。


5、宿山中雨后(文/狄广洲)


山中春雨过,碧水满西池。

禅寺初红蕊,芳园暖翠枝。

抬头云淡淡,陌上蝶痴痴。

童子林阴闹,骁骑竹杖追。


天脊野鹤:本诗四联并列,全篇写景,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童子戏春图。作品格律准确,遣词用字,虽无新意,却也无误。显示了作者有一定的诗词理论知识与文字功底。但是诗以意为主。“意”就是中心思想。在任何一首中都具有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如果只咏物,无寄托,使人读来乏味,有粘滞物相之嫌。

党战虎:第一句点题,“满”字境界全出。颔联互文,绿肥红瘦,“暖”字春意盎然。一仰一俯,叠字尤有余味。尾联生机盎然,充满生活气息,不过禅寺夜宿何来这么多童子有些令人费解。

海天一色:景,是为情感的抒发服务的,或幽静、或奇美、或欢快、或忧伤,景,也应该有一个立足点,或登高望远,或临窗一窥,或身临其境,这一首用语布景虽然丰富,但是在以上方面缺乏乏统一,个见。


6、和诗(文/习文)


雨过春深暖,东风摆柳枝。

年年阡陌锦,处处水乡姿。

草色依山伴,梨花作雪时。

江南幽静里,独自品相思。


顺则堂主:除了倒春寒,一般春季之雨,气温是一场比一场暖,而春色也一天比一天深。起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通篇春景和润,情感委婉,娓娓叙来,到尾句点出相思,情绪还是有些波动的。“年年”、“草色”、“伴”等处可再酌,感觉与“处处”、“梨花”、“时”等偶对,稍有些不谐,不过只是个见,别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

青鲫:前三联感觉较为平淡,巧在尾联,似是刻画了一个淡雅素净的女子形象。前三联营造的岁月静好,与独自相思形成对比,从而产生淡淡的忧愁韵味。

拾雨:首联起得稳,摆字用得漂亮。三联伴/时对仗稍嫌不稳。前三联和尾联略有割裂感,凡景语皆情语,若以独自品相思作收结,前三联景物描摹和取象似应带相应的情绪色彩。


7、春日有怀(文/天脊野鹤)


雨过三山翠,新荷水半池。

舟轻愁燕远,日晚看云痴。

回首吹笳地,相思折柳枝。

郊原桃李静,谁唱落花词。


顺则堂主:首联起得好。整篇由赏春转至怀人,情绪由畅至怅,诗脉清晰,一结余音袅然,有不尽意。这里就一些愚见或疑问向姬老请教:“过”字换“洗”,“水半”换“半水”,不知如何?“舟轻”彰显怡情,如何引出“愁燕远”,有点不明白;“看云”和“望云”相较,愚以为“望”字更妥,其一,与前文“远”字相合,其二,“看”字一般作平声多,其三,日渐晚,“望”字更能表现不弃和翘首之态;“回首”与“相思”对有点宽。当然个人观感和诗情不同,这里仅提出愚读诗时一点感想,供姬老参考。

青鲫:雨洗苍山翠,水漫荷半池。看 字略显直白。总觉得后二联置换一下或更通顺,看云-听曲-回首-相思。颈联抒情,尾联状景,用在这里总觉不和。

拾雨:首联佳,画面清新而开阔。颔联对仗工稳,“轻”字如何与“愁燕远”相联系需要思考。颈联转换时空,丰富了诗的维度,也暗示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尾联“桃李静”未能起到对前六句的收结作用,但最后一句富有情致,余味无穷,是为佳句。


8、和诗(文/党战虎)


鄂渚开城阙,春花幕谢时。

惊弓穿草露,脱网上云枝。

瘴岭传禁漏,晴川见委蛇。

待之澄定日,曳尾效涂龟。


顺则堂主:本首是愚读党老师诗以来感觉最好的一首。党老师一直坚持“诗合为时事而作”,然时事入诗容易,欲工却难。党老师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胸中所藏之富非常人可及。其诗典,古人句或意等随处可见。本诗首联点明事由时节,从武汉解封说起。颔联惊弓,脱网云云状闭锁久矣之人一旦得脱之状恰当而灵动。只是“穿草露”稍稍费解。颈联之“委蛇”句大妙,既暗指大桥,又与后文之“龟”点明地点,一个“晴”字既暗示雾霾散去,疫情得控,惟如此方得见“委蛇”,又表达了作者之欢悦之情。而愚于“禁漏”有点不得要领。末句之“曳尾”和“涂龟”,均出《庄子》,意近,显得累赘,且与整篇所表达之意稍有不谐。

青鲫:赞!前三联无可挑之处,颔联流水对,很是绝妙。武汉开城,犹如惊弓脱网,颈联亦写出钟声响起,云开雾散之势态,层层递进。前三联从时空角度宏观描写,尾联稍显微观,曳尾涂龟用在此处单表自由似有不妥。

拾雨:时事之作,写在解封之时也很应景。颔联写鸟儿的欢脱之态,颇富生机。三四联写委蛇效涂龟,双关地理特称,人出蛇隐,也很有新意和趣味。偶见重意,无碍大局。


9、和诗(文/兔波)


东庭春满树,夜雨涨西池。

一盏仙芽醉,湖烟半卷痴。

归人随旧燕,花笑倚新枝。

不觉云光暮,今时作往时。


顺则堂主:首句灵动,起得好,整篇就已成功了一半。颔联错综对在变化中隐藏着整齐,会增加读诗时的不同感受。颈联“旧”“新”暗寓作者的感受,故引出尾句之“今”“往”。闲适的心情和美景使得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青鲫:庭前春树,烟雨西池,一盏清茶,半卷诗书,故人归来,花发新枝,遂不觉云光暮,一切如故,美。只夜雨涨西池,言雨之大,结果应是绿肥红瘦,则春满树、花笑倚新枝似有不妥。

拾雨:首联佳。中二联使用错落对或别称“蹉对”的手法,一盏/半卷,仙芽/湖烟,归/笑,花/人交错相对,使得五律句式增加了灵动感。尾联继续点出“归人”团圆的快乐感受,仿佛回到了从前,收结亦佳。


10、问谁能共醉(文/海天一色)


开阔心怀处,独生春草池。

白云何邈邈,黄鸟自痴痴。

月魄红莲客,冰光丹桂枝。

问谁能共醉?流水伴无时。


顺则堂主:从整篇看首联应是作者自我安慰之语,心怀开阔,才能生机无限。二句应出自“池塘生春草”吧,“草池”可能是“池草”倒装,这一倒装,不是为了凑韵,而是为了表现“开阔”,试想一下,如果是“池草”,就算长满也不过是目光所及的范围;而“草池”就不一样,因为池水能倒映万物,就等于把空间扩展了一倍。三句承“开阔”,“白云”“黄鸟”一远一近,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状?“邈邈”状高远不可及,“痴痴”指沉迷不可拔?当然也可能只是作者目见耳。颈联连用“月魄”和“冰光”,看似合掌,然侧重不同,所营造意境有分别。七句指知音难觅?末句逗漏作者心迹,“无时”分明指“不逢时会”,心有块垒难浇。此是一篇有寄托的作品,不可仅以寻常春词而泛泛而论。

青鲫:独、自、客、问谁,孤寂感贯穿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音难寻的寂寞情怀。只开阔心怀似与全诗清冷孤寂的基调不符。

拾雨:全诗一气读来,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孤清感,表意清晰,情绪晓畅。鸡蛋里挑个骨头:“独生”二字总觉有歧义,主语若为诗人,全诗以山水为伴,未见孤独之感;若作唯独解释,“生”字便需酌。“月魄/冰光”稍有合掌之嫌。全诗意境甚佳。


11、和诗(文/青筠)


乱点红交翠,春风逐上枝。

窗前更变紧,笔下未分迟。

燕雀多相唤,琴书自所宜。

莫来催琐事,厚积发须时。


顺则堂主:二句好,理与实俱佳。颔联费解,愚难知其妙,不敢妄言。颈联有寓意,虽外之诱惑多而自持心志,不为所动。七句随意,且与整体不谐,应得不出末句结论。故可斟酌。

青鲫:条理清晰,意脉相承,全诗给人以静水流深的感觉。“逐上枝”定格调,更声紧与笔未迟,多相唤与乐自宜,既承接又对比。表达作者珍惜时间,不被世间外物叨扰,静心守独,厚积薄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品格。只乱点、变、所宜或可再斟酌。

拾雨:首句起得活泼有趣,由红花翠叶引入春风,入眼即佳。颔联“变紧”读之未解。颈联写闲适生活,动静相得。尾联劝人要保持一颗淡定和善于等候的心,厚积薄发需要时间。“莫来催琐事”略随意了些,不过无伤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