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文/小冷

贾家、史家、薛家、王家的富有早已名声在外,“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段诗虽然有些许夸张,但是,也说明了四个家族在鼎盛时期的富有、辉煌。

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然而,到了贾宝玉这一代的时候,贾家的面子虽有,然而,里子早已虚空了下来,贾元春被选为贤德妃后,贾家还是风光了一阵子的,不过,这也正如秦可卿所言,不过是“烈火烹油”罢了。

其实,当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曹雪芹已经借助林黛玉的眼光来说明贾家的“贫穷”了,进入荣国府之后,虽然房间富丽堂皇,但是,所用物品也都是半旧的了,贾政、王夫人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多处细节暗示贾家的穷,然而,就在贾家慢慢衰败,众人的银子都越来越少的情况之下,贾府之中却隐藏着一个大财主,她的钱比王熙凤还要多,然而,她对林黛玉、薛宝钗却比较苛刻。


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她就是贾珠的遗孀李纨,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李纨都是一个“槁木死灰”寡妇形象,但是,在随着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搬入大观园之后,李纨好像换发了青春气息一样,她也经常与史湘云、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等人在一块作诗、喝酒、玩笑,十分的快活,并且还成立了诗社。


也正是在第四十五回,李纨带着众人来找王熙凤商讨成立诗社事宜的时候,精明的王熙凤发现李纨并不是真的来让自己做监社御史,而是让自己成为她们举办诗社活动的赞助商。

凤姐笑道:“你们别哄我,我猜着了。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必是要轮流作东道的,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想出这个法子来,勾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

接着,凤姐又说出了李纨的秘密,原来,她是众人之中隐藏的一个大财主,可以说比王熙凤还要有钱。

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因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

从凤姐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李纨一年的收入能有四五百两银子之多,可以说是非常的富有了,刘姥姥进入荣国府的时候曾说过“二十两银子,就够我们庄稼人生活一年呢”。而且,四五年下来,李纨足有两千多两银子,真是十分富有。

另外,王熙凤虽然利用管理荣国府的优势,克扣下人们的月例,又在外放钱,但是,与受到优待的李纨不同,王熙凤一年下来所得的银子,并没有李纨多。

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而且,从凤姐的话中,我们还可以得知,李纨与儿子贾兰以及几个下人的吃穿用度,依然是从官中拨出,自己一年下来根本就花不了几个银子,可谓是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

那么,如此富有的李纨,是如何对待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等姊妹几个的呢?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在诗社成立的时候,她们几个虽然决定每个月的初二、十六开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诗社一年也不过举行十次左右而已,而且正如王熙凤所言,举行一次诗社是用不了几个钱的,这对一年收入四五百两银子的李纨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在第四十九回当中,富有的李纨对林黛玉、薛宝钗的苛刻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庆祝薛宝琴等人的到来,众人决定举行诗社活动为其接风,由李纨做东。

贾府深藏不露的大财主,比王熙凤都有钱,对林黛玉薛宝钗却很苛刻

李纨道:“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彀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彀了。”

李纨只让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探春四人共出了四两银子,自己出了二两银子而已,她的节俭、有心机、性格深沉的一面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富有的她太过小气,对于林黛玉薛宝钗等姐妹是苛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