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影评

《Dead Poets Society(Finale)》,中文译名《死亡诗社》。1989年的一部美国片,因为罗宾.威廉姆斯和那帮年少的孩子。

尼尔、托德、查理、卡梅伦等孩子遇见了教文学的基丁(Keating)老师(罗宾.威廉姆斯饰)。他就像一束光,给他们的世界带来了奇特亮丽的色彩。

基丁告诉他们抓住每一天有多重要(seize the day)。引导他们撕掉无意义的书页,聆听诗歌的真正美妙;引导他们站在课桌上,用全新的视角看世界;引领他们进入“死亡诗社”,一个洋溢着激情、梦想、友爱的地方。

这群年轻人进入了生命中一个全新的境界,从害羞变得勇敢,从怯懦走向成熟,从无知变得无畏。

故事的转折是从才华横溢的尼尔却不被父亲理解,终因其步步紧逼而自杀,老师及伙伴们因其意外而极度痛苦。基丁老师则成为替罪羊,被学校解雇。

最后学生们站在桌子上向老师送别的场景令人动容。他们克服了胆怯,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但还是陆续选择了向基丁致敬。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仍然是现代社会讨论的中心议题,传统的体制在现实仍然没有根本的变化。

教育脱离了传统的束缚才会带给人类心灵真正的自由。应试教育永远体会不到创造的快感。体制如无法改变,则人性在其中就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静心来听。

“然后我有了信仰/然后我有了想象/我被他们沉迷的嘲笑所感染/然后我看见刚果河/在黑土地上流过/在森林中划下一道黑色的沟壑。”英文原版电影中孩子们的诵读,是那么的富有节奏感,而这样的节奏确是文学真正的魅力。体会到的何止是简单的韵律,分明是思想的欢畅与灵魂的颤抖。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梭罗这一句话却让笔者失眠,应该说是一种心灵的撞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多数人重复做着可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心如止水,无波无澜。

或是赚家糊口的无奈,或是随波逐流的安逸,或是习以为常的麻木,唯独没有自己。

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零,愈来愈远,心里却留有不甘,而这种不甘只能是深夜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物质泯灭了多少纯真的梦想,现实掩埋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多少人天天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在平静中绝望,在绝望中平静。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为孩子活着,或着为其他家人活着,更是为自己的怯懦活着,从未真正为自己的心活过。

疫情之下,大多数人刷着新闻,在焦躁不安中等待,等待春暖花开,少有人真正因此从内心审视活着的意义。

笔者相信武汉可能会多少不一样,沉寂之城,绝不是简单的对恐惧的麻木,伤害愈大,生命力愈强,感触也就愈深。

希望突围之后,不是麻木,也少些庸俗,而是重生。


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要一直充满热情的火

对生命对人对伤害

要永远怀有渴望的念

对生活对事对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