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明朝对比,哪些地方是进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

诗驴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明朝大部分制度并做了一些改进,总的来说清朝要比明朝进步的多:

一、清朝避免了宦官专权

明朝皇帝倚重宦官,与正规文官体系相对立建立了内朝体系,全由宦官任职,代替皇帝处理政事,比如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堪比宰相,前朝的奏章都要经他们审阅后才呈送皇帝。而且明朝以太监为核心建立了东西厂特务机关,监管天下,恶贯满盈。明朝历次大的政治危机都是由太监引起,比如土木堡之变、魏忠贤掌权等,说明朝亡于太监也不魏国。

而清朝则禁止太监参与朝政,太监只是皇帝的仆从,避免了太监乱政。终清朝始终,太监都没翻起大浪。

二、清朝皇帝更勤政

明朝皇帝,尤其是正德皇帝起,都贪玩懒于朝政,不务正业,有的炼丹,有的当木匠,有的窝在后宫几十年不上朝,反正没一个有为之君。可以说,明朝在皇帝继承人的培养上彻底失败!

而清朝历任皇帝都非常亲政,没出过特别昏庸的皇帝,这点来说清朝比明朝做的太好了。

三、清朝对中国版图贡献巨大

清朝奠定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础,其巅峰时期领土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不说文治,至少武功,可以与汉唐媲美,在唐朝800年之后再一次把西域纳入中国版图。

反观明朝,除永乐时期名义领土面积达到997万平方公里(水分大,西藏、东北基本上属于羁縻状态,没有实际统治),大部分时期实际领土面积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一个非常小的大一统王朝。

四、清朝党争烈度低,国家政局稳定

明朝政治最大的特点是党争激烈、政局不稳,从始至终,一直充斥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各种派系互相倾轧,刀刀见血,尤其是末期的东林党,以清流自居,却祸国殃民,空谈误国,说明朝亡于党争也是事实。

而清朝虽也有党争,但激烈程度比较低,并不影响国家运行和稳定,党争也仅限于朝堂,在规则内进行,而且很少有杀身之祸,这就避免了内耗,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清朝不如明朝的地方有:

一、清朝文字狱从未间断

作为一个异族王朝,满族人非常担心人口数量庞大的汉族有异心,所以从始至终严厉控制人民思想,文字狱从未间断,舆论钳制非常厉害,限制了人文自由和思想进步,阻碍了中国发展。

二、民族压迫贯穿始终

满族对汉族的压迫在清朝其实一直都在,中前期重要岗位都是满族人担任,汉族官员升迁要比满族官员难的多。这种现象直到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才有改观。

三、清朝比明朝更闭关锁国

明朝在倭患之后有闭关锁国倾向,但海商贸易从未间断,与东西方交流也从未停滞,对世界的了解也基本及格。而清朝实行严重的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关起门来自嗨,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失去了自我,最终被西方彻底击败。

四、清朝对科技进步持反对态度

清朝在科技领域非常迂腐,认为任何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祸国殃民,愚不可及!而明朝对科技比较积极,明朝火器研究非常领先,涌现了徐光启等著名科学家,也有不少科技著作问世。

总之,明朝比较开放,但管理体系混乱,锦衣卫、东西厂、藩王、宦官、地主阶级、倭寇,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而清朝武力强盛,但思想保守,故步自封,最终沦为西方半殖民地。


猴军集


在乾隆、嘉庆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与此同时,英、美、法等国正逐渐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清朝政府鉴于国内人民与外国人交往日益频繁,担心交往的扩大会给自己的统治带来威胁,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政府一方面限制中国人出洋贸易和居住,严格控制出洋船只的大小与装载货物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水手和客商的人数,一方面还规定了严格的往返期限。中外贸易活动只限于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外商的贸易及其他事务的交涉,都必须和清政府特许的行商进行,不得和官府与民众直接交往,外商在华必须住在城外指定的商馆,不得擅自出入城,对外贸易的品种和数量也有相应的严格限制。鸦片战争以后,列国打破了中国的国门,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

中国明清两代对文武官吏定期进行考绩的制度。京察在中央官员中进行,六年一次;大计随地方官员朝蘭进行,三年一次。四品官以上由本人自陈,由皇帝裁定;五品以下具册奏请。

京察大计特别卓异的,不次提升;不合格的,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八法,分别予以革职、冠带闲住、致仕、改调等处置。清代考察则发展为“四格八法”之制。四格是才、守、政、年四项标准,才分长平短,守分廉平贪,政分勤平怠,年分青中老,综合四格决定官员的加级、升职、留任、降调。

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经济发展很快。到雍正帝儿子清高宗弘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已经可以称得上国富民强了。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在这个时期都达到了鼎盛。


历史中的诗和远方


这是两个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都传承了二百多年不到三百年。他们的兴亡得失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首先说民生方面:

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土地所有权的集中是封建王朝解决不了的问题。

明朝是延续了几千年来的田赋制度。简单的说就是按人头(男丁)征收的叫赋(包括徭役和实物);按资产征收的叫税。其中赋税的大头是赋。从考古结果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是这么做的。每家的丁口由乡里统计报县和中央政府分别备案。以此做为征收的基准。这也是为什么萧何进咸阳只拿走税收档案的原因。使用这种办法对失去土地的雇农来说负担最大。

明洪武帝

清朝的缔造者们在入主中原之前就通过汉臣讲学,系统的研究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平定三藩叛乱后。康熙皇帝就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并作出永不加赋的保证。摊丁入亩就是把农民,农村,农业的所有税收和徭役都摊入耕地之中。实质上是对财产征税。富人多交,一般人少交,穷人不交。这个政策已经接近现代税收理念。

康熙皇帝

明朝延续了中国几千年的官仓储量制度。各省征收的粮食分别存储在国家的粮仓中。国家还通过漕运向缺粮省份调运。但是没有固定的赈灾制度。崇祯末年北方大面积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特别是1637~1640连续三年数个省份滴雨未下。树皮都吃光了。饥民易子而食。明朝政府没有有效的赈济措施。对出现的骚乱一味地镇压。这无异于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的崇祯皇帝

清朝从顺治年间就开始建立灾害上报和赋税蠲(读juan)免制度。地方官吏负责逐级上报并要亲自勘灾确定灾害程度。重大灾害要求督抚亲自勘灾。勘灾结果报户部做为蠲赈依据。然后审户就是核实受灾人口和困难程度。按审户结果发给一式两联的赈票。凭票发赈。整个赈济过程后来被用立法来固化。

此外清朝还建立了较汉唐以降历朝历代更健全的仓储制度―—常平仓、社仓、义仓来积谷备灾。

其次看巩固边疆的做法:

明朝是把少数民族聚居区当成附庸。满足他们的臣服和贡献。所以往往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统一之后会进犯中原。明英宗还被入侵的瓦剌俘虏。

清朝是在南方数省“改土归流”。把世袭土司制度改成流官。实质上是把人事任免权拿到中央政权来。这个政策后来又用到新疆建省上。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则是通过钦定达赖和班禅,有效的建立了制约机制。通过转世灵童的报备和金瓶掣签制度确立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在北方把蒙古族按十三旗分列,划定范围。各旗首领的是继承要经过中央批准。这就有效的预防了一个部族统一所有蒙古部落。使得蒙古族始终是清朝北方的屏障。

第三说对外贸易:

明朝大部分时间是禁止对外贸易的。有严厉的海禁政策。即使是永乐年间也只是朝贡贸易。商业贸易是禁止的。所以沿海地区长期存在倭寇(大部分都是从事走私的中国人)。北方只是在张居正主持下实行了俺达互市。而互市给长城两侧的人民带来了和平和安宁。

清朝的对外贸易经历了禁止——放开——收紧——被迫彻底放开的过程。开始是因为台湾问题。为了困台实行海禁。台湾收复后放开。后又收紧成广州十三行的买办形式。最终在鸦片战争后被迫彻底放开。在北方则允许商人进入蒙古并通过蒙古与欧洲实现陆路贸易。走西口(杀虎口)走东口(张家口)成为当时晋陕两省富余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通道。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类型。对外贸易主要是出口。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瓷器、生丝、茶叶垄断了西方市场。全世界的白银都流向中国。“怀璧其罪”。向中国贩毒和以中国禁毒为由开战,是帝国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

第四是明清国家治理架构:

明朝的皇位传承是继续了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办法好处是继承人和产生办法是明确的。但是这个办法的实质是帝后两族的政治联姻。很容易形成外戚干政。明确的继承人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储君遭谗言被废黜也是常有的。而太子党也是对皇权的威胁。明宫三大案都和皇位继承有关。

明朝形成了稳定的文官内阁与皇帝分权制度。皇帝的一些想法并不能一意孤行。但是这也导致皇帝依靠宦官和特务机构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清朝吸取教训。改为秘密立储。事先确定的储君诏书被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这个办法防止了太子党的形成。

明朝是完全的封建制度。皇子到了一定年龄要封王,就国。分封的土地和人民都归属这个王。有自己的官吏和军队。财政自主。在国家内与郡县平行。这种制度的初衷是拱卫中央。但是实际上会削弱中央的实力。同时使得藩王有觊觎最高权力的想法。燕王朱棣就亲身实践了一下。他死后他的二儿子也试图谋反。还有后来的宁王。

清朝是升级版的封建制度。就是只封不建。只是在建国初期分封了汉族的异姓王并就国。但是时局稳定后就撤藩了。平定三藩后就只封不建了。除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外,其它的是在继承中等级依次递减。王爷只有建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府和固定的俸禄。每天都要和大臣们一起上朝。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清朝的缔造者是动了很多脑子。针对前朝的弊病采取了不少措施。总的看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两大问题在清朝没有发生。永不加赋的诺言也兑现了。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为什么呢?因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束缚了生产力发展。走向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潮流。清朝的一切制度都是为实现皇权最大化。而这正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英国的王室和日本的天皇在变法之时都是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这让他们在变革中愿意做出让步。而清朝是从制度上皇权最大化(权力到不一定在皇帝手中)。而且汉族官员又被排斥在决策层外。皇族特殊受益群体决不允许触动皇族的特殊利益。不同意向人民让步。所以通过变法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从一开始就行不通。

赞成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

反对变法的慈禧太后

变法失败也是革命的起点

读史就是要以史为镜。《过秦论》说的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