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隋末群雄四起,李淵在以極短的時間內進軍長安,並且稱帝建唐,改元"武德"。從武德元年開始,大唐公司便開始了"收購"各地的割據公司,採取先穩定關中,再圖謀中原,最後平定江南的策略。從隴西的薛舉、河西李軌等集團,到王世充、蕭銑、劉黑闥等等,在武德七年便基本完成了大唐境內的一統。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大唐"收購"西秦集團

併購雙方:

西秦集團:

西秦集團是在隋末隴西之地上建立的,由於當時大隋集團幾近破產,導致了隴西之地的失控。隴西失控之後,薛舉受命前去平叛,有兵權在手的薛舉便囚禁縣吏、開倉濟民,隨後又自稱"西秦霸王"。同時,結好西域胡商以充實軍資,籠絡流民豪俠以強兵馬!以這兩種力量為資本,西秦集團逐漸完成了對西北市場的壟斷。當西秦集團的創始人兼董事長再完成了對西北的壟斷之後,便摩拳擦掌的開始向長安進發,也要成就一番宏圖霸業。

但或許是命運使然,薛舉並沒有李淵兵馬的速度,再薛舉進軍長安之前,李唐便攻佔的長安,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上的優勢。

李唐集團:

李唐集團大家都很熟悉,薛舉集團依靠的是流民豪俠的武力支持和西域胡商的經濟支持,李唐則不僅有這兩點的支持,還有官僚階層的政治支持。正是因此,李唐集團在諸多割據勢力中才能脫穎而出,完成對諸多割據勢力的併購,壟斷中華市場。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收購”西秦集團的關鍵之戰:淺水原之戰

併購進程:

在雙方爭奪市場的前期,大唐集團是處於劣勢的。而轉折點就是薛舉的暴亡。

前期:

李淵未稱帝之前,薛舉就曾多次寇邊,幸而被李世民所阻。在李淵稱帝之後,西秦的薛舉便成了大唐西北方最大的威脅。所以豐州總管張長遜便想著拓展自己的業務,將業務開展到西秦的地盤上,薛舉也趁此機會經略關中。

而這時候,李世民突然得病,讓薛舉更加肆無忌憚。大唐集團的業務被西秦集團咬掉一大塊兒,尤其是重鎮高墌也被西秦集團佔據。正當西秦集團兵鋒大盛的時候,薛舉卻突然病亡了。李淵便抓住這個時機,展開了反擊。

後期:

再薛舉病亡之後,李淵當機立斷立馬聯繫西秦集團後方的李軌集團,雙發達成了戰略同盟,以此來孤立西秦集團。西秦集團所在的隴西地區由於人口比較稀少,導致了兵員上的後繼無力,再加上,西秦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就農業生產來說,與關中、中原還是相距甚遠的。被孤立之後的西秦集團就算是再怎麼蹦躂,最後也逃不過破產一途。

在李淵用遠交近攻之策聯合李軌集團的同時,李世民也帶兵出征了,並在短短四個月內,就完成了對西秦集團的併購操作。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影視劇中的李世民

西秦集團為什麼會經營失敗

首先,西秦集團缺乏經濟支持。田地是封建社會集團最重要的資產,李唐所佔有的土地經過妥善的經營,這些土地為李唐提供了充足的、持久的經濟支持。而西秦集團,本來土地比起李唐治下就比較差,還沒有制定一個良好的管理措施,就算不兵敗被大唐收購,西秦集團也會自己破產。

其次,西秦集團人力資源存在缺陷。這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薛舉去世之後,西秦沒有人能夠有足夠的才能開疆拓土,甚至連守業也難以做到;第二方面是由於隴西之地本來就人少,所能夠徵用的兵員就更少了,兵敗之後的西秦集團,更加沒有餘力與大唐爭鋒。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西秦集團內部的原因以及李軌集團的孤立。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大唐"收購"李軌集團

李軌集團併入李唐集團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出兵,他們完全是從內部垮掉的。

被收購方:

李軌集團的建立和隋末大部分的集團都不同,李軌完全是為了對抗薛舉而創業的,就從李軌創業的初衷看,這樣的公司必然是難以長久的。曾經李軌也是一代豪強,稱帝之初也是被各方拉攏。但是隨著薛舉集團被李唐所收購,等待李軌的必將也是同樣的結局。要麼李軌投靠突厥,要麼就是被李唐所收購。

收購過程:

本來在大唐消滅薛舉之後,接下來的就是李軌。河西之地自漢以來就是戰略要地,這個時候的河西之地,被李軌所佔據,而李軌"連好吐谷渾,結援於突厥",是李唐最危險的敵人之一。正在李淵準備出兵的時候,原本是河西豪族的安興貴,自告奮勇願意說服李軌來投降。安興貴的弟弟安修仁是李軌集團的重要人物之一,安興貴一到河西,藉著自家的豪勢便獲得了李軌的信任。安興貴幾次勸降都被李軌拒絕了,在勸降失敗之後,安興貴便和自己的弟弟安修仁聯合一支胡人隊伍將李軌生擒押往長安。

就這樣,李唐集團只用了一個"商業間諜",便將李軌集團搞垮,不費吹灰之力便收納了河西五郡。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李淵

李軌集團被收購的原因:

和薛舉的西秦集團一樣,同樣在西北的李軌集團也擁有著經濟和兵員的兩大問題。

除此之外,李軌集團還有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說集團文化、外交等等。

首先集團文化是創業集團所共同的目標,大唐集團共同的目標便是一統天下;而李軌集團則不同,他們沒有企業文化,雖然李軌稱帝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他們這個集團頂多就是"一夥兒"盜賊。

其次,外交其實是李軌最大的依仗。當時中原亂戰,吐谷渾和突厥的勢力則要強盛不少,李軌若是能夠繼續獲得他們的支持,或許李唐要擁有河西之地,還需要費不少勁兒。

總之,河西李軌的瓦解,不僅僅是安修仁、安興貴之功,更多的還是李軌集團內部的衰弱,以及李唐集團的外交手段和強盛國力,這三點才是李唐不費吹灰之力將李軌集團收購的根本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大唐"收購"劉武周集團

被收購方:

大業十三年,劉武周便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舉。當時大隋集團破產,各地都掀起了創業大潮,在大業六年到大業十三年之間,就有一百三四十個集團公司宣佈成立,在創業公司任職的人達到了四五百萬人之多,佔了當時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說是"全民創業"也不為過。

劉武周便是創業大潮中比較突出的一位,劉武周集團的董事多是地方豪強、俠士以及百姓、流民。

劉武周集團的本質其實是突厥集團的分公司。突厥集團為了經略中原,扶持劉武周稱霸代北之地。在大業十三年,劉武周起兵之初就得到了突厥集團的風險投資,因此劉武周才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對代北的控制。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收購”劉武周的關鍵之戰:柏壁之戰

併購過程:

武德二年,劉武周集團決定進軍幷州,以南下爭奪中原的市場。在突厥雄厚的"資金"支持下,鎮守幷州的齊王李元吉無力抵抗,數月之內攻佔了今天山西的大部分地域,唐軍只剩下晉西南的一隅之地。李淵甚至驚慌失措的想要退守關西。但是,隨著劉武周集團的強力,導致突厥集團為了保證中華北方各個勢力的均衡,便"撤資"轉而支持李唐。

於是,在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出兵抵禦劉武周集團。並於次年四月大敗劉武周集團,劉武周和宋金剛只能是摒棄幷州,逃竄突厥。李世民挾兵鋒北上盡收幷州故地。

之後,劉武周、宋金剛先後被突厥集團所殺。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劉武周、宋金剛劇照

劉武周集團被收購的原因

劉武周集團被收購的原因有這麼幾點,一是劉武周集團的短視,二是劉武周與突厥的利益衝突。

首先,劉武周集團在佔有代北市場之後,便滿足於當下,不再進取。這就為李唐集團南下爭取了很多時間,當劉武周集團決定南下的時候,李唐早已鞏固了關中。

其次,突厥集團的經營模式和劉武周集團不同,所以雙方必然會互相猜忌,再加上李唐的推波助瀾,導致劉武周攻佔幷州之後,突厥集團立馬改頭換面,轉而支持李唐。

如果大唐是個公司:大唐佔據半壁江山的關鍵——三個收購案

三個併購案之後的大唐

在收購了西秦集團、劉軌集團、劉武周集團之後,大唐已經擁有了西至隴右,南擁巴蜀,北據河東的鞏固的根據地。李唐集團與剩下的王世充、蕭銑等割據勢力集團平分天下,佔據了半壁江山的李唐集團,距離一統上市已經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