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北宋早年,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春天,宋太宗發動了著名的“雍熙北伐”——為了建功立業,討回被石敬瑭“贈予”契丹的燕雲十六州,發東、中、西三路20餘萬大軍揮師北上。

宋太宗又以潘美(雲、應、朔三州行營都部署,馬軍副指揮使) 、楊業為西路軍正副統帥,率領雲、應、朔諸州宋軍出雁門關北伐遼酋。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 陳家谷戰役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他陳家谷戰役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 北宋副帥“楊無敵”楊業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 監軍王侁(劇照)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 楊六郎(劇照)

堪稱“書生誤國第一人”的他,一句話令北宋大好戰局扭轉日下……

上圖 楊七郎(劇照)

戰爭開始不久,曹彬統帥的東路主力於岐溝關大敗,遼軍攻陷了蔚州、寰州等地。宋太宗聞訊急令潘美等撤軍,護送寰、朔、雲、應等四州百姓回遷。

這個過程,潘美、楊業元帥,碰到了一個奇葩文人監軍王侁,發生了一個奇葩事件。

【1】

關於王侁(shēn),《宋史》卷二百七十四 有《列傳·第三十三·王侁》。據記,王侁,字秘權,開封浚儀人。

王侁的父親王樸,是後周的樞密使,王侁因為父親蔭庇任太僕寺丞。父親歿後,周世宗召見諸孤,以王侁為東頭供奉官。

宋太祖開寶年間平定江南,王侁率軍戍守桐城,後與樊若水同知池州,在宣州打敗四千多江南軍。金陵平定後,王侁因功加閣門祗候。雍熙北伐時,王侁已經歷官至蔚州刺史,雲、應州兵馬都監。

但《宋史》明白記載,王侁“性剛愎”,即自視甚高,性格倔犟,不善納言。

【2】

宋太宗大概沒有料到,他遇到的對手是強勁的遼國蕭太后和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皮室,“堅利”意,即皇帝禁衛軍)以及五押惕隱(惕隱,耶律阿保機設立的官職,掌管貴族政教等內部事務,以確保忠誠服從)率領軍隊十多萬人,可以說,契丹人舉國動員,傾巢而出。

但總體說,北宋兵多將廣糧,草充足,遼國戰線太長,無法持久。

宋軍雁門關一線副帥楊業看到形勢對宋軍不利,便對主帥對潘美等建議: 眼下遼兵兵力、士氣很旺盛,不能硬戰。朝廷令我們護送百姓南下,這是頭等大事,應州、雲州和朔州的守將皆須協同行動。

楊業還說,他帶部隊駐紮應州,必然吸引契丹人來進攻,趁此機會讓朔州百姓出城進入石碣谷。建議潘美等派一千弓箭手在谷口埋伏接應,再加派精騎兵在中路回應支援。這樣協同好的話,三州的百姓就能安全順利撤離了。

不料監軍王侁卻語帶譏諷地說:我們手裡有幾萬精兵,根本無需如此畏怯。只要直奔雁門北川,大張旗鼓進攻即可。將軍劉文裕也對王侁說法表示贊同。

楊業回說,如此用兵絕對不行,必定失敗。

王侁見狀,卻更加語帶挑釁,將軍您一直號稱“楊無敵”,現在大敵當前卻畏葸不前,莫非有別的想法?

這裡要交代兩點,一,有宋以來,一直奉行“揚文抑武”政策,武將常常被掣肘而不得志,在戰場上,監軍和統帥雖然都是最高職務,但監軍(文官或者太監)往往代表“聖諭”,更加強勢,所以關鍵時刻元帥也忌憚三分。二,楊業是前朝北漢的將領,後投降北宋,“降將”身份總很敏感。

聽到王侁這麼說,楊業這個職業軍人辯解到,我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只是作戰時機於我不利,讓士卒白白死傷我心不甘。既然您這麼責怪我不出戰赴死,那我就即刻出戰。

《宋史:楊業傳》寫到這段時說,楊業披掛停當又對潘美說,此番出師一定對我們不利。我本是太原的降將(楊是北漢麟州刺史楊弘信之子),當時理應處死。太祖開恩不殺還恩寵讓做了將帥,授以兵權。我的確不是畏敵怯陣,只是想尋找最佳時機立功報國。

楊業指著陳家谷口說,各路軍馬在這裡埋伏,等我轉戰到過來,你們就殺出共同夾擊敵人,否則只有全軍覆沒。

【3】

但是,潘美和王侁答應的軍事部署,卻沒有兌現,悲劇於是發生了。

起先,宋軍部署在陳家谷谷口。當日從寅時到巳時(凌晨三點到深夜十一點)還不見敵人的影子。王侁多次派人登上瞭望臺觀察,以為遼軍已被楊業打敗撤走了,於是眾帥立即率兵離開谷口。潘美想阻擋卻力不從心,大隊人馬沿著交河向西南行軍二十里。 原來,楊業帶兵出朔州,途中遇遼軍伏擊,從午時鏖戰到午夜,楊業且戰且走,率退軍到達陳家谷口沒有發現援軍,楊業捶胸悲嘯,被迫力戰,楊業親手斬殺百餘敵人,後因戰馬受重傷,為遼軍所擒。

楊業被俘後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死後,宋太宗大怒,決定嚴懲相關人員,儘管監軍王侁等人力辯, 但王侁還是被除名,發配金州(今甘肅榆中縣),劉文裕被除名,發配登州(今山東蓬萊市),潘美則連降三級,成為檢校太保。

宋太宗以“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誠堅金石,氣激風雲”而追贈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糧食一千石。

“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但宋太宗也看到楊業陳家谷戰役背後的深層原因,“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真是悲劇!

【4】

但史書裡的王侁,似乎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書生:

太平興國初,王侁奉詔送前來進貢的契丹特使返回,看到一個現象,回到朝廷便給皇帝彙報, 宋帥在靈州、通遠軍所留牙兵,時間長了,與契丹邊人交結,“桀黠難制”,“歲久當慮,請悉代之”,宋太宗便派王侁解決這件事,有利益交換的牙兵,“抗拒不還”,王侁便“拒者斬”,終於不負使命,顯示了某種幹練。據史說,王侁做為文官有多條合理建議,“上多聽用”,所以才累遷高位。

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王侁一生雖有功名,但雍熙北伐一役釀下大錯,的確死罪可逃,活罪難免,《楊業傳》記“侁坐除名,配隸金州”,也算懲戒。可惜,不久即遇到朝廷大赦,“會赦,移均州團練副使”繼續當官”。

“淳化五年召(王侁)還(京),道病,至京師卒”。

王侁弟弟王僎,“供奉官、閣門祗候”,在征討越南時兵敗被殺(“徵交阯軍敗誅”);另外兩個弟弟王備、王偃一起中“進士及第”,王偃官“至太常博士”。

看來,王侁一門都是讀書做官的,是“學而優則仕”的典範了。

【5】

清朝有個詩人叫黃仲則,寫過一首著名的《雜感》。道是,“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從戰國的 趙括到三國馬謖,再到南宋的重臣張浚,文人將軍王侁之流,會讀書,看起來有學問,儒雅風流,高談闊論,卻往往在國家危難時一舉誤國,釀成滔天大錯。歷史無法翻篇但可假設,倘若北宋“抑武揚文”制度有改變,假如書生\監軍\文官王侁沒有“言害”楊繼業,則以楊的能力,遼軍還真不一定能戰勝北宋吶。

難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說明】文字原創,洗稿必究。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僅用於傳播。

庚子春盡逍逍客於古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