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北宋早年,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春天,宋太宗发动了著名的“雍熙北伐”——为了建功立业,讨回被石敬瑭“赠予”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发东、中、西三路20余万大军挥师北上。

宋太宗又以潘美(云、应、朔三州行营都部署,马军副指挥使) 、杨业为西路军正副统帅,率领云、应、朔诸州宋军出雁门关北伐辽酋。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 陈家谷战役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他陈家谷战役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 北宋副帅“杨无敌”杨业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 监军王侁(剧照)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 杨六郎(剧照)

堪称“书生误国第一人”的他,一句话令北宋大好战局扭转日下……

上图 杨七郎(剧照)

战争开始不久,曹彬统帅的东路主力于岐沟关大败,辽军攻陷了蔚州、寰州等地。宋太宗闻讯急令潘美等撤军,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回迁。

这个过程,潘美、杨业元帅,碰到了一个奇葩文人监军王侁,发生了一个奇葩事件。

【1】

关于王侁(shēn),《宋史》卷二百七十四 有《列传·第三十三·王侁》。据记,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

王侁的父亲王朴,是后周的枢密使,王侁因为父亲荫庇任太仆寺丞。父亲殁后,周世宗召见诸孤,以王侁为东头供奉官。

宋太祖开宝年间平定江南,王侁率军戍守桐城,后与樊若水同知池州,在宣州打败四千多江南军。金陵平定后,王侁因功加阁门祗候。雍熙北伐时,王侁已经历官至蔚州刺史,云、应州兵马都监。

但《宋史》明白记载,王侁“性刚愎”,即自视甚高,性格倔犟,不善纳言。

【2】

宋太宗大概没有料到,他遇到的对手是强劲的辽国萧太后和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皮室,“坚利”意,即皇帝禁卫军)以及五押惕隐(惕隐,耶律阿保机设立的官职,掌管贵族政教等内部事务,以确保忠诚服从)率领军队十多万人,可以说,契丹人举国动员,倾巢而出。

但总体说,北宋兵多将广粮,草充足,辽国战线太长,无法持久。

宋军雁门关一线副帅杨业看到形势对宋军不利,便对主帅对潘美等建议: 眼下辽兵兵力、士气很旺盛,不能硬战。朝廷令我们护送百姓南下,这是头等大事,应州、云州和朔州的守将皆须协同行动。

杨业还说,他带部队驻扎应州,必然吸引契丹人来进攻,趁此机会让朔州百姓出城进入石碣谷。建议潘美等派一千弓箭手在谷口埋伏接应,再加派精骑兵在中路回应支援。这样协同好的话,三州的百姓就能安全顺利撤离了。

不料监军王侁却语带讥讽地说:我们手里有几万精兵,根本无需如此畏怯。只要直奔雁门北川,大张旗鼓进攻即可。将军刘文裕也对王侁说法表示赞同。

杨业回说,如此用兵绝对不行,必定失败。

王侁见状,却更加语带挑衅,将军您一直号称“杨无敌”,现在大敌当前却畏葸不前,莫非有别的想法?

这里要交代两点,一,有宋以来,一直奉行“扬文抑武”政策,武将常常被掣肘而不得志,在战场上,监军和统帅虽然都是最高职务,但监军(文官或者太监)往往代表“圣谕”,更加强势,所以关键时刻元帅也忌惮三分。二,杨业是前朝北汉的将领,后投降北宋,“降将”身份总很敏感。

听到王侁这么说,杨业这个职业军人辩解到,我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只是作战时机于我不利,让士卒白白死伤我心不甘。既然您这么责怪我不出战赴死,那我就即刻出战。

《宋史:杨业传》写到这段时说,杨业披挂停当又对潘美说,此番出师一定对我们不利。我本是太原的降将(杨是北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当时理应处死。太祖开恩不杀还恩宠让做了将帅,授以兵权。我的确不是畏敌怯阵,只是想寻找最佳时机立功报国。

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各路军马在这里埋伏,等我转战到过来,你们就杀出共同夹击敌人,否则只有全军覆没。

【3】

但是,潘美和王侁答应的军事部署,却没有兑现,悲剧于是发生了。

起先,宋军部署在陈家谷谷口。当日从寅时到巳时(凌晨三点到深夜十一点)还不见敌人的影子。王侁多次派人登上瞭望台观察,以为辽军已被杨业打败撤走了,于是众帅立即率兵离开谷口。潘美想阻挡却力不从心,大队人马沿着交河向西南行军二十里。 原来,杨业带兵出朔州,途中遇辽军伏击,从午时鏖战到午夜,杨业且战且走,率退军到达陈家谷口没有发现援军,杨业捶胸悲啸,被迫力战,杨业亲手斩杀百余敌人,后因战马受重伤,为辽军所擒。

杨业被俘后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死后,宋太宗大怒,决定严惩相关人员,尽管监军王侁等人力辩, 但王侁还是被除名,发配金州(今甘肃榆中县),刘文裕被除名,发配登州(今山东蓬莱市),潘美则连降三级,成为检校太保。

宋太宗以“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而追赠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

“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但宋太宗也看到杨业陈家谷战役背后的深层原因,“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真是悲剧!

【4】

但史书里的王侁,似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

太平兴国初,王侁奉诏送前来进贡的契丹特使返回,看到一个现象,回到朝廷便给皇帝汇报, 宋帅在灵州、通远军所留牙兵,时间长了,与契丹边人交结,“桀黠难制”,“岁久当虑,请悉代之”,宋太宗便派王侁解决这件事,有利益交换的牙兵,“抗拒不还”,王侁便“拒者斩”,终于不负使命,显示了某种干练。据史说,王侁做为文官有多条合理建议,“上多听用”,所以才累迁高位。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王侁一生虽有功名,但雍熙北伐一役酿下大错,的确死罪可逃,活罪难免,《杨业传》记“侁坐除名,配隶金州”,也算惩戒。可惜,不久即遇到朝廷大赦,“会赦,移均州团练副使”继续当官”。

“淳化五年召(王侁)还(京),道病,至京师卒”。

王侁弟弟王僎,“供奉官、阁门祗候”,在征讨越南时兵败被杀(“征交阯军败诛”);另外两个弟弟王备、王偃一起中“进士及第”,王偃官“至太常博士”。

看来,王侁一门都是读书做官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了。

【5】

清朝有个诗人叫黄仲则,写过一首著名的《杂感》。道是,“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从战国的 赵括到三国马谡,再到南宋的重臣张浚,文人将军王侁之流,会读书,看起来有学问,儒雅风流,高谈阔论,却往往在国家危难时一举误国,酿成滔天大错。历史无法翻篇但可假设,倘若北宋“抑武扬文”制度有改变,假如书生\监军\文官王侁没有“言害”杨继业,则以杨的能力,辽军还真不一定能战胜北宋呐。

难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说明】文字原创,洗稿必究。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传播。

庚子春尽逍逍客于古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