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辦院校漲價了

6月13日在看到西安民辦院校入學費用,上浮l了2-3成,在這裡先給大家說下我認為覺得教育金錢化將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形成社會固定的利益集團,造成社會的撕裂。

(一)西安是個低收入的城市。

2018年按照西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是38700元,按12個月均攤,月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在3225元/月/人,這樣的收入水平在全國城市排名在45位。

(二)西安的房價增速和教育成本加大了中低層人群的生活壓力

西安房價均價大約在11000元/平米,人均居住面積51平米,按照首付30%的比例,使用公積金貸款,每月需還款3400元(按照110平米兩大一小的人員居住水平),一般家庭4個大人帶1個孩子計算,每月用於支付孩子私立民辦院校的費用(1000元/月)+各類補習班(1000元/月)+房貸(3400元/月)實際用於養老,醫療的費用不足4900元/月,教育和房價佔到了消費比例的41.8%。這些費用還不算養車(車貸、車位等)、各類借讀費、日常生活用品等費用的支出以及其他各類支出,換句話說這四個大人加一個孩子,最好不要外出,精打細算花好每一分錢。

(三)高額的風險造成社會階層固化

對於中低收入家庭,一般家庭無法承受高額風險投資,因為投資失敗的風險將會帶給這個家庭不可預知的高額代價,沒有風險投資和創業他生活的改變將變的異常艱難,一旦投資失敗將會是五口之家的悲劇。本來通過提升自身知識技能流向上層社會的渠道,又因為教育金錢化無形中形成了一堵高牆,公辦院校無法向民辦院校通過資本運作引入優秀教育資源,中下層社會人才將被埋沒在各類一般院校中,再次墜入底層社會。

(四)實質是西安家庭普遍對義務教育資源分配的不滿

民辦私立院校收費再高實際也不應該指責,但是西安的所謂的民辦院校歸根結底都有扯不清的原罪,套取公辦資源帶動民辦發展,隨後通過資本運作掌握優勢資源,把公辦院校踩在腳底。同時西安大部分公辦院校的孱弱造成了很多家長的不認可,形成明知是火坑但是因為沒學上只能把孩子送進去的無奈與憤怒,看看這幾年的升學率自然就知道這坑該有多深,為什麼很多家長親盡全力也要擠進門。

在這次報出的民辦院校漲價中,我們看到了知情人指出是充分考慮了副省級城市的收入狀況和西安財政狀況,如果是民辦私立,讓他自負盈虧,讓他成為貴族也無不可,但是請不要拿政府財政資源培養這樣的畸形院校服務少部分人(如果是先富帶動後富請將政策明確)。加大公辦院校的投入,形成公辦與民營互補,強化公辦師資力量,提高教書育人一線工作人員的待遇,減少所謂的混職稱,而是有進有出,獎先罰後。

機制體制不改變,單純通過新增學校,攤大餅的方式我想教育是難以成功的,一個自身生活都困難的老師會全心全意且有能力對孩子進行培養嗎?在他們眼裡也不過就是不過是一份滿足一日三餐工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