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存在了2000多年,清廷《退位詔書》的頒佈雖然標誌著中國封建制度的滅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封建君主政治已經徹底在中國人民心中抹去了。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在清王朝宣告結束之日,不僅沒有離開紫禁城,反而因《優待清室條件》在紫禁城裡面享受了12年皇帝生活。

雖說人們都期盼著君主專制和共和制政權能夠平穩交接過渡,但是,當溥儀退位之後,仍然居住在皇宮享受榮華富貴這一做法,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

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宣統皇帝

其實民國政府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出於對於溥儀影響力的妥協,相信也會有不少讀者好奇,這位末代皇帝在退位以後究竟還存有多大的影響力呢?

有許多人的做法都直接或間接地說明了,溥儀的影響力巨大。溥儀退位以後,開始閱讀一些與新文化運動有關的書籍,他非常喜歡胡適用白話文所寫的《嘗試集》,1922年5月30日,溥儀與胡適在紫禁城會面,二人談話時間不到半個小時。

胡適回去以後,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不得不承認,我很為這次召見所感動,我當時竟然在我國最末一代皇帝的面前佔一席之地。”簡短的一句話,足以看出胡適又到皇帝召見以後的沾沾自喜。

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胡適

他作為一個新派人物的代表,竟然將這一位早已經退位10年的封建皇帝當成高高在上的人物。這也從側面表明,溥儀由於他曾經的皇帝身份,無論是在普通人又或者是大學者心中,仍然帶有皇帝光環,這也說明封建君主專制仍然未被消除。除了大學者胡適這樣對待他以外,民國政府和各系軍閥,仍然對溥儀給予優待,甚至還將溥儀當作沒有退位的皇帝。

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徐世昌

民國6年,袁世凱去世以後,徐世昌擔任民國總統一職。這位總統對於清朝不僅沒有怨恨之情,反而無比擁戴。徐世昌既然已經是民國大總統,大小事務應該由他自己拿主意才對,結果無論什麼事他都要去請示溥儀,得到“皇帝”的恩准以後他才能簽字決斷;在徐世昌的日記中,他始終將溥儀稱之為“幼主”。好在這位總統只任職了5年,否則,他還真有可能擁戴清室復辟。

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黎元洪

溥儀對於這些民國高官的影響並不侷限於徐世昌一人,當民國總統從徐世昌換成了黎元洪以後,溥儀的影響力仍然是巨大的。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中寫到,他大婚之時民國財政部經費已經十分困難,就連提前約定好的優待歲費難以發放。可是,為了這位末代皇帝的大婚,民國財政部仍然撥款10萬元,其中2萬元是民國政府的賀禮。

溥儀退位後,這位清朝末帝在民國,還剩下多大的影響力?

溥儀

除了這筆高昂的結婚費用以外,為了保證溥儀婚禮的順利進行,民國政府共派出了2498人,來保證整個婚禮的安全。當時民國各地官員,紛紛派人遣送賀禮,黎元洪更是在他的賀禮大紅帖上寫著“贈宣統大皇帝”這樣的話,甚至前來送賀禮的總統府侍從,竟然在溥儀面前自稱奴才,並且行了跪拜禮。2000多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專制制度,竟然讓溥儀這個退位皇帝,享有如此殊榮,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足以讓世人感到驚訝。

因此,雖然溥儀早已退位,手中也沒有了實際權力,但是,溥儀這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正統皇帝在當時的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心目中,依然擁有莫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雖然不足以實現溥儀復辟的野心,但是,依然擁有不小的作用,日本人最終,將溥儀作為為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正式看中了溥儀影響力巨大這一點。

當然,也不必高估溥儀對當時中國的影響力。這位末代皇帝的影響力雖然不小,但也僅僅只是影響力而已。他對中國的大局並沒有什麼決定性作用,也因此,從始至終不一,溥儀從未有過實權,即便成了偽滿洲國皇帝,也只是個日本人推出來的幌子和傀儡而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