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摘要: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僅要看其歷史動機,但更重要的是把歷史的客觀效果作為重要指標放在歷史評價的首要位置。清朝的隆裕太后因無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於1912年2月12日主持了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清帝退位儀式,代替宣統帝溥儀發佈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退位詔書——《清帝遜位詔書》,宣告了宣統帝溥儀正式退位,親手結束了清朝260多年統治,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將清朝法統和清朝疆域版圖以相對比較和平的方式平穩移交給新生的中華民國,避免了辛亥革命後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從而以歷史不自覺的工具為歷史作為了自己都想不到的應有貢獻(這絲毫不否定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全文包括摘要在內5900多字,其正文部分如下:

說起中國歷史女性名人來,不能不提到清朝晚期的隆裕太后。隆裕太后,清朝滿族鑲黃旗人,她姓葉赫那拉氏,名靜芬,真名叫葉赫那拉氏·靜芬,她是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親弟弟葉赫那拉氏·桂祥的親生女兒。由於她的丈夫光緒皇帝的親媽又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因此年長三歲的葉赫那拉氏·靜芬實際也是光緒皇帝的親表姐,親表姐嫁給了親表弟(1888年葉赫那拉氏·靜芬被親姑母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帝成婚,次年被立為光緒帝正宮皇后,開始執掌清廷後宮大權),清朝皇家特有的事,也是慈禧太后導演下的傑作。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

隆裕原本是一個其貌不揚的平凡女子,但因其姑母慈禧太后之原因,她不僅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帝制皇朝(清朝)最後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皇后,而且也成為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皇朝(清朝)最後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皇太后。

之所以說隆裕是中國最後一個帝制皇朝(清朝)最後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皇后,是因為在清朝12帝之中(關外兩位,關內十位),光緒皇帝是第11位皇帝(關內第九位),而隆裕恰恰是光緒帝的正宮皇后(1875年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帝載淳去世後,年僅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被親姨媽兼親伯母的慈禧太后挑選為同治帝的繼承人,這就是歷史上的光緒帝。1889年,在慈禧太后的安排下,光緒皇帝與比自己年長的親表姐葉赫那拉氏·靜芬舉行皇室大婚,靜芬成為光緒帝皇后,開始“母儀天下”,執掌後宮大權)。繼光緒皇帝之後,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年僅三歲繼位(1908年12月2日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繼位),六歲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終結,因此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後來所謂的皇后實際意義不大(“張勳復辟”或“偽滿洲國”時溥儀又當過所謂的皇帝)。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清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

之所以說,隆裕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皇朝(清朝)最後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皇太后,是因為1908年光緒帝駕崩後,因與其堂哥同治帝一樣,無子嗣繼承皇位,為給親兒子同治帝找一繼承人,同時兼祧光緒帝,慈禧太后又立同治帝的另外一位堂弟載灃的兒子愛新覺羅·溥儀為皇帝即歷史上宣統帝(依慈禧太后遺命繼位的宣統帝溥儀不是同治的兒子,也不是光緒的兒子,他是光緒親弟弟載灃的兒子,他名義上是過繼給慈禧的親兒子同治帝的,同時兼祧光緒帝,也就是溥儀同時繼承同治帝和光緒帝兩個人為帝的。基於宣統皇帝的爸爸載灃與光緒皇帝載湉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因此,宣統皇帝實際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兒)。

但由於宣統帝溥儀繼位時,年僅三歲,還處於吃奶的嬰兒狀態,還沒有能力獨立生活,更不要說能處理朝政了,這樣朝政由慈禧太后的親侄女隆裕太后和慈禧太后冊封的監國攝政王載灃共同執掌,載灃雖然是溥儀的親爸爸,但隆裕是以皇太后身份又兼任溥儀養母身份出現的(宣統帝繼位後,葉赫那拉氏·靜芬被尊為隆裕皇太后,被稱為“兼祧母后”,上徽號“隆裕”,史稱隆裕皇太后,宣統帝是由隆裕太后撫養的),而且慈禧太后臨終還留下懿旨,告誡載灃勿要張狂,雖然你是監國攝政王,但凡遇重大事件必須要請示隆裕皇太后(慈禧親弟弟的女兒,慈禧的親侄女)來裁定。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孫中山先生帶領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共和而奮鬥

以養母名分的隆裕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與溥儀的爸爸監國攝政王載灃共同執掌宣統帝溥儀朝政和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但此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浪潮已經風起雲湧,勢不可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爆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武昌起義的影響下,很多省份都宣佈脫離清朝統治而獨立(1912年元旦,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載灃和袁世凱

此時清政府內部雖然如“熱鍋裡的螞蟻”,但還是準備以武力去鎮壓南方革命人,只可惜罷黜袁世凱軍權的載灃派陸軍大臣蔭昌調集清朝北洋軍去彈壓武昌起義時,因袁世凱的遙控而指揮不動這支軍隊,不得已清廷只得重新起用“退休”的袁世凱,並最終任用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以期指揮清朝北洋軍隊與革命黨人周璇,挽救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同年12月6日,奉隆裕皇太后懿旨,溥儀的爸爸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之職,隆裕太后“垂簾聽政”,成為清王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極負責人。

然而,沒有了監國攝政王載灃的清廷更加搖搖欲墜,帶著宣統帝溥儀的隆裕太后孤兒寡母那裡是羽翼豐滿的袁世凱的對手。攫取清廷最高實際統治權後的袁世凱此時膽子更大了,他首鼠兩端,一面調集北洋軍隊去鎮壓武昌起義,對革命黨人施壓,企圖謀得革命黨人的妥協;一面以革命黨人起義為要挾,以優待清帝為誘餌,逼迫清廷讓步。

在得到革命黨人允諾只要清帝退位就可保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袁世凱加緊了逼宮的步伐。加之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向前發展,人們要求清帝退位的呼聲日漸高漲。同年12月28日,隆裕太后無奈召集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等王公大臣和國務大臣共同商量朝政。據說隆裕太后表態說:

“頃見慶王等,他們都說沒有主意,要問你們,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

說完這些話,隆裕太后泣不成聲,放聲大哭,朝堂上議事的王公大臣也隨同大哭。待哭過之後,隆裕太后接著表示:

“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至此,清宣統帝溥儀遜位的大政方針初步確定。就這樣,在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及袁世凱的操控之下這一大背景之下,歷史的風雲把清廷的最高實際統治者隆裕太后推上了空前的歷史舞臺(前述辛亥革命後當時清廷另外一位最高實際統治者監國攝政王載灃已被迫辭職閉門家居),使得一個原本不起眼的柔弱女子隆裕太后走上了歷史關鍵前臺,做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而青史留名。其主要表現為“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隆裕太后主持了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清帝退位儀式並代宣統帝溥儀發佈了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清帝遜位詔書》。

具體為:在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影響之下,在清朝集團袁世凱首鼠兩端玩弄權術的把戲之下,在清廷另一位實際統治者載灃卸任監國攝政王以醇親王名義退守藩邸只留下孤兒寡母的隆裕和溥儀的情況下,“孤家寡人”的清廷最高實際統治者隆裕太后最後接受了清室優待條件同意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無奈順應歷史潮流,主持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清帝退位儀式,代替宣統帝溥儀發佈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退位詔書——《清帝遜位詔書》,宣告了宣統帝溥儀正式退位,親手結束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將清朝法統和清朝疆域版圖以相對比較和平的方式平穩移交給新生的中華民國,避免了辛亥革命後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詔書》

《清帝遜位詔書》退位詔書全文如下: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義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做出清帝遜位的大政方針不易,具體操作實施也不容易。據當時的上海《申報》在《清帝遜位詔書》頒佈10天后這樣報道說:2月12日,《清帝遜位詔書》由袁世凱在養心殿內呈獻給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閱未終篇已淚如雨下,隨後交給軍機大臣世續、軍諮大臣徐世昌蓋用御寶。此時反對遜位共和的恭親王溥偉自請召見,隆裕太后表示說:“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此時無論是何貴族,均不準進內,於是蓋用御寶陳於黃案。“清後仍大哭。清帝時立清後懷中,見狀亦哭,袁世凱君及各國務大臣亦同聲一哭”。 (《清後頒詔遜位時之傷心語》)

由此可見,隆裕太后不僅實實在在主持了清帝退位儀式,而且面對頒佈《清帝遜位詔書》過程中的橫生枝節(反對遜位共和的恭親王溥偉加以阻撓),隆裕太后順應歷史潮流,顧大局,識大體,一言九鼎,致使《清帝遜位詔書》最後蓋上御寶而得以“陳於黃案”,從而在最後頒佈《清帝遜位詔書》這件大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隆裕太后因發佈《清帝遜位詔書》,將清朝法統和清朝疆域版圖和平移交給新生的中華民國,被孫中山、黎元洪和黃興等人稱為“女中堯舜”,彪炳史冊,永留青史。孫中山、黃興和黎元洪當時分別這樣評價隆裕太后:

孫中山:“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張耀傑:《隆裕太后:孫中山眼中的“女中堯舜”》,《人物彙報》2012年3月15日第28版)

黃興:“全賴隆裕皇后、皇帝及諸親貴以國家為前提,不以皇位為私產,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以與法、美共和相比並。”

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不僅當時的中華民國高層人物高度評價隆裕太后,當時的各國公使和《中國日報》以及《亞細亞日報》相關報刊媒體也如是評價。

各國公使:“隆裕太后英武明斷主共和,下詔贊成。致使糜亂之局由此大定,民國秩序得以保全。一切商場、金融均受無形之保護,中外同聲感恩!外人之生命財產尤賴隆裕之力得以安全。”

《中國日報》:“己丑年嫁光緒帝為嫡後,秉性柔懦,失西后歡;尤與光緒感情不洽,抑鬱深宮二十餘年。既無可譽,亦無可譏。惟清廷退位,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

《亞細亞日報》:“隆裕太后去歲,不為親貴浮言所動,力主共和,實為有造民國。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國民,當同情哀悼。”

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退位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標誌意義的大事件。做出該決定的既非宣統帝溥儀本人(溥儀此時年僅六歲做不了決定),也不是他爸爸攝政王載灃(溥儀爸載灃能做決定,但怕承擔祖宗江山喪失之責),而是溥儀的養母隆裕太后(光緒的親表姐兼正宮皇后)。

清帝退位後,隆裕太后以“母親”的身份和名義,繼續帶著養子溥儀仍生活於北京紫禁城之中。1913年,隆裕病重,本已衰敗的北京紫禁城沉浸在一片淒涼之中。據《清稗類鈔》記載,隆裕臨終之際,曾先對政務大臣世續說:

“孤兒寡母,千古傷心,睹宮宇之荒涼,不知魂歸何所。”

接著又對小溥儀說: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國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別汝之期至矣,溝瀆道途,聽汝自為而已。”

分析隆裕太后的臨終遺言,可以看出隆裕太后臨終前既未留戀她的丈夫光緒帝,也未留戀給予她至高無上權力的姑媽慈禧太后,而是放心不下年幼的溥儀,溥儀雖然為隆裕養子,但隆裕太后一生的悲苦之心最後化於一位“母親”的憐子之心,也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一種母性體現吧。

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隆裕太后去世後的祭堂中高懸“女中堯舜”四個大字

基於清廷最高實際統治者隆裕太后順應歷史潮流,主持清帝退位儀式,代替溥儀將政權以和平方式移交新生的中華民國,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長春宮病逝後(享年46歲),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袁世凱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名義在紫禁城太和殿為她舉行了隆重國葬(隆裕太后最後與光緒帝合葬河北易縣清西陵崇陵),祭堂高懸當時社會公認的“女中堯舜”四個大字,並舉國下半旗為之進行三天的致哀悼念活動。

基於此,隆裕太后既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實際意義的皇后和最後一位皇太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去世後獲得全國下半旗致哀的歷史人物。(見頭條號“京師大學堂師範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竟然也是第一位獲全國下半旗致哀的人物》一文)

歷史的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是歷史研究的重要命題。研究歷史要注意正確處理歷史的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研究歷史時,既要注意歷史的主觀動機,又要注意歷史的客觀效果,尤其要注意把歷史的客觀後果作為重要指標放在歷史評判的首要位置。在歷史上,存在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相一致的情況,但也存在良好的動機有可能帶來壞的後果,壞的動機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又帶來好的歷史結果,也即存在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相背離的現象。

隆裕太后由於其姑母慈禧太后的原因既造就了她身份地位的尊貴和顯赫(光緒帝的正宮皇后和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但也造就了她個人生活的落寞和悲劇(光緒帝寵愛珍妃,一生都未喜歡過這位親表姐,與這位親表姐皇后感情都不好)。然而,在20世紀初期的歷史轉折關頭,時勢造英雄,英雄又造時勢,因隆裕太后最後主持清帝退位儀式,排除萬難,代替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和平交接政權,哪怕從主觀動機上,隆裕太后如何地無可奈何也不情願,但這位女性最終做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其造成的客觀後果是符合中國近代歷史發展潮流和趨勢的,因而歷史風雲使得隆裕太后青史留名。

結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僅要看其歷史動機,但更重要的是把歷史的客觀效果作為重要指標放在歷史評價的首要位置。清朝的隆裕太后因無奈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於1912年2月12日主持了影響中國歷史格局的清帝退位儀式,代替宣統帝溥儀發佈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退位詔書——《清帝遜位詔書》,宣告了宣統帝溥儀正式退位,親手結束了清朝260多年統治,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將清朝法統和清朝疆域版圖以相對比較和平的方式平穩移交給新生的中華民國,避免了辛亥革命後更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從而以歷史不自覺的工具為歷史作為了自己都想不到的應有貢獻(這絲毫不否定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績)。歷史風雲造就隆裕太后青史留名,歷史評價要重視歷史的客觀效果。

參考文章:《隆裕太后:孫中山眼中的“女中堯舜”》、《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竟然也是第一位獲全國下半旗致哀的人物》等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原作者所有,特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