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人认为这届年轻人不行,没有责任感,不能吃苦耐劳,你认为这届年轻人行不行?

山下佬


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我自己就是一个年轻人,但我并不是偏袒年轻人,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探讨下为何老人总是说我们年轻人不行的原因。


老人和年轻人生存的年代不同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不同时代的人价值观肯定不同,我和父母的价值观都不同,就不要说我和我爷爷那个时代的区别了。


那个时候,老家穷都是任劳任怨的农民,无论务农还是待人上,都强调一个责任感。关系的枢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责任感不高,可能面临的是全家吃不饱没地方住的窘境。


比如,你对务农的意识不高。那可能的结果就是少一份生产力,自然全家的粮食就不够了。


所以那个时候特别强调责任感,我认为我现在对人来说有责任感,可能和小时候的农村生活息息相关。


解释完这个,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老人眼中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是什么了。


我生存的年代

我个人来说并不是那种不愿吃苦耐劳的人,这也和我小时候周围的环境有关。但我们也能看到有些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好像吃不了一点苦。


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导致的,现在的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更加的自由和多元化,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之间在不断的进行碰撞。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一种自由,认为那种吃苦耐劳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而且也没必要呀,我凭啥任你使唤,天天低声下气的,就拿你一点点工资,还让我天天加班。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说明我们这代年轻人更加注重实现自我的价值感的需求,我们想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也许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年轻人想要做一个事业,在父母看来这就是不现实的,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婚姻上,存在着更大的分歧。


年轻人更加注重时尚,突显出自己的个性。自然也就喜欢和自己同样有个性的异性,在父母看来,那些文静有才华的心眼好的人,才是择偶的理想标准。


而年轻人更加喜欢奔放,对于他们来说父母眼中的那种人,就是老实人没意思。


等玩够了再说吧。


实事求是,我经历过在农村的生活,也在一线城市生存过。只是客观陈述事实,不代表我看不起年轻人,那不就是看不起我自个吗?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也许是一种进步吧。


总结

我个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一个人都是要有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的。


这应该是中国珍贵的文化精神遗产,一代代人应该铭记在心。年轻人能有更多元化的思想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但如果忘记了根本就非常不好了。


之前很多年轻人都在抨击《后浪》,要想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那无疑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就很重要。


我在想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允许我们年轻人自由创造,给予我们这样的一个坏境,也许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不是任劳任怨,在我看来这样的年轻人是没有活力的。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毕竟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压力还是很大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努力去赚钱。



成长伴书行


答:安定团结,不要制造矛盾。

1、哪些老人?请不要挑事!

2、任何年龄段都有左中右三种人。

3、不能以点概面,更不可以断章取义。


绥格格


这届年轻人行不行,应该是上一届,即年轻人的父母,那一届人行不行的问题。

说这届年轻人没有责任感,父母都给担了,还要他们有什么责任感?

说这届年轻人不能吃苦耐劳,上届父母能吃苦耐劳,把他们该吃的苦、应耐的劳,都给吃了耐了,还要他们吃什么苦耐什么劳?

比如这届年轻人生养孩子,都快变成父母的责任了。他们把孩子生出来,养孩子的苦,带孩子的劳,也都成了父母应吃的苦、应耐的劳。

所以,说这届年轻人不行,应该是上一届父母老人的反思。这就有点像创造作品,做出来的东西不好,是谁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