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买房更重要的,是看懂房价上涨背后真正的逻辑

中秋假期,我在杭州逛了逛。 最强烈的感受,是杭城房市的火爆。

G20之后的这段不长的日子里,杭州的楼市发生了什么?键盘党们可以继续沉浸在官方统计的均价,或是各类网站的报价里,求得一些心理安慰,但只要走到各个正在开盘的楼盘去看一看,走到各家二手房中介去问一问,就能感受到从暗流涌动到波涛汹涌的变化。

图片来自于网络

陪一位同学去看房,看了挺满意,虽然价格已经比之前涨了不少,但还能承受。只是看完时仍是上午,时间还早,同学想去周边逛逛再决定。几小时后,等我们回去时,刚刚看中的楼层已经全部售罄,只剩下了一楼的最后两套。同学不敢再耽搁,赶紧付了定金。没买到心仪的楼层,既遗憾又心有余悸,要是再晚一会儿,就连渣都不剩了。

比买房更重要的,是看懂房价上涨背后真正的逻辑


另一位同学,半年前计划从外地调回杭州来上班,当时就做好了买房的准备。只是由于工作上的耽搁,直到中秋才有空过来买房。去看之前看中的楼盘时,发现总价已比半年前整整上涨了一百万。不仅如此,可买的房源还少之又少,只能等下一期开盘。而下一期开盘时,涨的将不止一百万。

还有位朋友,一手房找不到合适的楼盘,就专门看二手房。有一套看中的,和中介说好马上要签约时,遭遇了房东的跳价。这一跳就是十万。在朋友郁闷地犹豫不决时,房东处又传来了新消息:不卖了。

-1-

目前杭州楼市的行情,已经不再是价格上涨的问题,而是即使你能把涨价当成黄连咽下去,有钱也买不到房。

一手楼盘封盘惜售,二手房房东调价再停售,都是楼市大涨时的典型表现。曾经在深圳、上海经历过的朋友,必有体会。

之前我看政府主导的房价上涨的逻辑很清楚——通过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造成“挤出效应”,帮助周边的二三线城市“去库存”。但我一直怀疑这种“挤出”的目标,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对外来人口的吸引作用下,是否真的可以实现。以近日房市的表现来看,我之前的怀疑并没有成立。

江苏的主要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等,伴随着上海去年至今年的这轮暴涨,也纷纷创出各自的新高。上海北面,最令我惊讶的地区是花桥,目前涨到了2.5万-3万之间,以花桥的地理位置而言,这个价位背后的唯一逻辑,是“挤出效应”开始变成了现实。

图片来自于网络

比买房更重要的,是看懂房价上涨背后真正的逻辑


上海西面,嘉善、嘉兴,还有安徽的临近上海的城市,这些房价蛰伏了数年,库存量居高不下的地方,在今年纷纷量价齐升,成功实现了去库存的目标。据我在房地产圈内的朋友的内部消息,购房者中有一大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