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國美達成合作,零售江湖風雲再起

4 月 19 日,拼多多宣佈認購家電銷售連鎖企業國美零售發行的 2 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佔國美髮行轉換股份擴大後股本的5.62%。國美早在2018 年就入駐了拼多多,幫助拼多多當時的品牌升級。今年3月底,拼多多與國美也曾聯手打造“超級品牌日”活動,推出覆蓋家電數碼等品類的5億元消費大禮包,此次雙方關係終於深入到資本層面。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 PDD)發佈消息,公司認購香港上市企業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年利率為5%,初步轉換價為每股1.215港元,拼多多還有權延長債券持有期限2年。

隨後國美零售(00493.HK)當天也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4月17日與投資人訂立協議,發行2億美元的認購債券,初步轉換價格為每股1.215港元。如果投資者完成轉股,將發行12.83億新股,佔現有已發行股本約5.96%,或發行完成後的5.62%。根據目前公佈的信息,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將為拼多多平臺商家提供覆蓋全國的中大件物流、倉儲及交付服務,國美管家服務平臺將提供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以舊換新在內的消費者服務。

那麼,國美為何會與拼多多合作呢?這是雙方必然的選擇,也會給零售市場帶來新的變局。這是新秀和落寞者的合作,意料和情理之中,有人背後會緊張了。

首先,國美日子不好過,家電線上零售方面,京東份額為 37.3%,蘇寧佔比 30.6%,天貓佔比 22.9%,國美佔比 1.4%,由於落後於電商,國美已經被蘇寧拉大了距離。但自 2018 年入駐拼多多以來,國美旗下官方店鋪的訂單量表現頗佳,在拼多多微波爐、洗衣機、電視、手機等多個家電數碼單品中奪得過銷量冠軍,是拼多多平臺新品上架最快、銷量增速最高的店鋪之一。而且國美要攻擊線上,但是線上已經格局初步出現了穩定格局,要拓展電商很難,而拼多多的流量來源很廣泛,不缺客戶群,但是在大型家電上還有短板,而國美的家電安裝和配送資源可以和拼多多的短板相結合。國美擁有安迅物流,公開數據顯示,安迅物流的運營網絡覆蓋全國,在全國擁有超 6000 個網點,庫房面積達195萬平方米,約為順豐的8成,峰值車輛15000 輛,目前全國自有員工 6338 人。拼多多豐富的線上流量也可以幫助國美擴大潛在的客戶群,目前國美正在大力推動家生活戰略,其實也就是希望通過社交營銷來激活企業的客戶群,但是由於國美的線上流量有限,發展相對一般,而有了拼多多這麼一個流量大戶,對於國美的戰略也是有好處的。


拼多多國美達成合作,零售江湖風雲再起


而在拼多多的選擇對象中,可選擇的對象不多。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佈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2019 年線下渠道為家電市場主力,其中蘇寧份額為 17.9%,國美居於第二,佔比 8.5%;家電線上零售方面,京東份額為 37.3%,蘇寧佔比 30.6%,天貓佔比 22.9%,國美佔比 1.4%。5 年前,蘇寧已與阿里巴巴資本聯姻,後者斥資 283 億元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京東和阿里都是重要競爭對手,因此亟待翻身的國美成為重要合作對象,國美有大量的現下門店,未來也可能在線下和拼多多進行合作,如果未來可以共享倉庫資源以及物流資源的話,想象空間就更大了,而且也在線下有了重要的發力空間。

與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對手相比,拼多多至今沒有持股任何快遞企業股權。京東有自建的京東物流;阿里巴巴不僅擁有菜鳥平臺,還已將民營快遞業的六大公司裡的四家收入麾下,近期傳言還將入股韻達。反觀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進一步逼近阿里巴巴的 7.11 億,甩開京東的 3.62 億,但物流還面臨空白。

2019 年來自拼多多的包裹數量佔到整個電商市場近 1/3,這些包裹由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派發,主要合作方仍是阿里巴巴持股的通達系——這一方面意味著一些訂單物流信息都握在了別人手裡,缺乏主動權。。如果合作順利,國美在供應鏈、物流等零售基建的多年積累將快速幫助拼多多補充線下短板,安迅物流在家電大單業務上能給拼多多較大幫助。

這個消息傳出來,有人說這是拼多多和國美的“雙黃”合作,相對於這些年的風起雲湧,黃光裕無疑是落寞的,但是也不要過高估計黃光裕的影響,這個江湖已經不是過去,背後的驅動力目前也不為人知,但是黃光裕顯然會是拍板人之一,但是也不意味著他對現在的電商江湖有著多麼透徹的理解,畢竟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只是i一個美好的想象,未來的進展情況,還需要再觀察。但是顯然國美不甘心退場,阿里和京東、 蘇寧等老對手肯定也在高度關注,零售市場可能迎來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