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危机转化为激发企业内生能量的推力

把危机转化为激发企业内生能量的推力

记者 刘立纲 孙大卫 见习记者 刘 璐

与一些企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同,疫情为东软带来了机遇,订单不断、业绩节节攀升。那么支撑东软转危为机的背后力量是什么?眼下,辽宁企业最急需做的事情有哪些?

日前,辽商总会会长、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好的企业凡事会想在前面,多做一点,早做一点,做有利于社会的事,那么即便是冲击突如其来,也会成为激发企业内生能量的推力,转危为机。

记者:您如何看待疫情下的“危”与“机”?

刘积仁:疫情就像是一次突击考试,考验企业的技术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适应能力……此时,平时功课是否扎实,成为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就高端医疗设备来说,疫情让很多人开始尝试使用国产品牌,使用了以后发现产品很好,性价比也高,品牌美誉度就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反之,如果不好,那知道的人越多,企业的路越窄。

这次疫情触发了整个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必将导致产业格局的变化。在这些变局之中,科技创新和内需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IT技术在推动整个医疗体系变革中承担着支撑性作用。数字化在为个性化赋予“标准”,带来以前没有过的服务体验,解决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上半年,东软大健康产业相关产品订单大幅增长,稳稳地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你认为背后的力量是什么?

刘积仁:疫情推动了东软相关业务的增长,并一直呈这样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早有准备。

我一直认为要先利他才能利己,企业的发展要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只想着赚钱的企业最终往往走不远。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东软愿意献出爱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不仅仅局限于捐赠,而且包括能否第一时间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解决社会和客户的困难。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想得多一点,做得早一点。好的企业就是在受到冲击的时候更坚定,在别人走不下去的时候执着地走下去,只要往前走就拥有希望。

心存担忧,方能长久。

东软也是如此,我们大概每六七年就会有一个转变,这种转变不是随机的,都是遵循着我们一开始的理念进行的。从软件、教育、医疗装备到数字经济,我们都在遵循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律动。市场变了,我们的脚步就要跟着变化。

记者:您认为辽宁如何能培养并留住更多的优质企业、优秀企业家?

刘积仁:辽宁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还有很多创新成果,但若要将其转化为驱动城市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就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还需要有把技术变为成果的商业环境、商业文化。特别是为高科技企业、从事未来产业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合发展的生态。

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是能够留住更多年轻人的载体,也是优质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摇篮。年轻人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薪资,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的平台、机会和环境,而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政府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