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乡:做好三篇文章,建“群众味”美丽乡村

“春暖花开日,乡村建设时”。为美化农村生活环境,创建宜居美丽乡村,临河乡党委政府坚持用真心、热心、干事心,做好三篇文章,打赢乡村“美容”牌,建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群众味”美丽乡村。

用“心”设计篇

近日,临河乡党委书记杨寅、政府乡长郎智带队到村,走遍大街小巷,针对残垣断壁、坑洼街道、脏乱环境,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主管副职、包片片长、村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参加。杨书记强调,美丽乡村建设要用“心”设计,不能应付、走过场,要拿出干劲,真正为群众干实事、好事,让群众成为最终受益者。

结合临河乡确定的几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村情实况,因村就势、因点制策,在保留农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保护古树、烈士宅,李三故居等,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宣传等方式提升群众对美丽乡村的支持度、参与度,发动群众清理房前屋后杂草、垃圾,增加垃圾箱放置点、数量,同时鼓励群众参与施工。最后,清理残垣断壁,种植美观实用树苗;整洁街道、硬化路面,砌墙垒砖;建广场、设公厕。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确保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丢一景、不落一街,让乡村更加宜居、更有“魅力”。

临河乡:做好三篇文章,建“群众味”美丽乡村

政民“共战”篇

在临河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现场,机声隆隆、人头攒动,挖土机、土方车、铲车不停“工作”,包村干部、群众运苗植树、砌砖垒墙……一幅干劲十足的美丽乡村“施工图”展现眼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临河乡党委政府坚持“顺民心、听民意、聚民力”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党员示范、筹资筹劳、出义务工、门前“三包”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到家园的“美容”工程。

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明确乡、村干部任务,压实责任,让“群众味”美丽乡村切实源于群众、美于群众。首先,乡、村干部为直接负责人,要科学化、规范化、细致化对待每一处“丑”点,“机动”设计,合理安排“美容”项目。其次,逐点、逐街列出整改清单,倒排工期,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最后,一“丑”一照片,建立台账,对照清单、台账逐个“击破”,切实做到整改到点、落实到位,使农村“旧妆”换“新颜”。

临河乡:做好三篇文章,建“群众味”美丽乡村

长效“管护”篇

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临河乡以“美丽”人居环境为抓手,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村中的美容、净貌得以维持。第一,全民参与,人人都是“护理员”,通过广播、宣传单、微信群通知等方式动员群众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洁,垃圾投放入箱。第二,利用村中公益岗位、保洁员队伍,定人定岗,建立街道保洁、公厕清理、门前自扫的长效管护机制。第三,建立“党员包街,村干部包户,乡干部包村”的联包责任机制,做到点、面管护到位,乡村“魅力”常在。

临河乡:做好三篇文章,建“群众味”美丽乡村

乡村“美容”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河乡凝心聚力、政民共建,用精雕细琢的耐心、造福群众的决心“奋战”在施工一线,用“真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书写着临河乡美丽乡村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