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四十万湘军,曾国藩为何始终没能称帝?

段兴宇


曾国藩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曾国藩掌控的军队共有十二万。湘系势力中胡林翼、左宗堂、曾国荃

等人确实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但称帝建立新朝不是一拍脑门就可以的事情,当时有很多方面是条件是不够的。

湘军

湘军虽然是曾国藩一手打造起来的私人军队,但建军体制对曾国藩称帝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1、湘军靠将官亲自招募

曾国藩虽然可以任命将官,但任免不了手下的手下。各营将官都是一营绝对的老大,他们只服从本营将官,甚至不听曾国藩的。同治六年,曾国藩手下大将鲍超因病重回老家休养,他想让娄云庆接任,但是营中军士普遍信服宋国永,将士们普遍不听从曾国藩的安排,娄云庆都不敢去营中接任,最后曾国藩只能将霆营遣撤。

因此湘军的招募和遣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曾国藩无法做到成为全军的绝对主帅。

2、湘军暮气已深

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过程中,曾国藩的心腹爱将不断折损,而一次次的更新后,将官们的能力和与曾国藩的个人关系已经远不如初。

而且后期,湘军出省作战,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家乡送死,他们出现了厌苦战事、沾染官场习气、骚扰民间、败不相救等弊端。可以说,湘军也变成了强弩之末,这也是湘军建制之处的特点所决定的。

甚至还有一些人加入哥老会,这些人以反清为主要目标,曾国藩很难节制他们,如果事态恶化,曾国藩很难收拾。

因此,曾国藩不可避免地需要拆撤很多军队。

敌对势力

1、清政府

对于新兴的汉人军阀,清政府一直非常关注,时常敲打曾国藩,始终对他不信任。

曾国藩对于这些情况非常清楚,而且清政府不断建设能够牵制曾国藩的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能战胜太平天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控制了长江以后,后勤保障通常。

清朝在北方拥有大批的精锐骑兵,曾国藩并没有建设起能够与之匹敌的陆军,这是南方军力的差异。

2、淮军的钳制

李鸿章建立淮军以后成长异常迅速,这支军队很快扩张到7万人。作为依靠安徽人建立起来的军屯,他们和湖南人并没有那么多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支持曾国。而淮军大量吸收西方的援助,装备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战力早已超过湘军。

如果说淮军不同意曾国藩称帝,那么称帝以后的曾国藩前途极其不光明。

3、太平军余党众多

虽然天京的陷落预示着太平天国灭亡,但转战各地的太平军依然众多,至少在20万以上,这些人本来就是曾国藩的老对手。无论曾国藩称帝与否都须要对付他们,而称帝以后的敌人就不仅仅是这么多了。

当然还有南方个督抚、各教派,北伐的捻军,这些都是须要考虑的敌对势力。

曾国藩本人

曾国藩作为两个半圣人中那半个,以理学大师享誉一时,这样一个主张纲常名教的人造反也是非常有道德压力的。


在听到众人的劝进后,曾国藩勃然大怒“你们只知拉我上草案树(湖南土话,草案树为荆棘)以取功名,图富贵⋯⋯”。而且此后多次表示自己不自立的决心。

而且当时曾国藩已经50多岁的人了,他不愿意在自己人生巅峰的时候再冒险了,中兴名臣和乱臣贼子全在一念之间,曾国藩早已知天命了。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孝陵卫小校


曾国藩没有称帝,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儒家学者的身份。

曾国藩信奉的是儒学,从小到大学习和信奉的都是“忠君爱国”。

虽然在清朝皇帝的眼中,汉臣不过是一个包衣奴隶。但在愚民教育和奴化教育的封建时代,多数汉臣自我麻醉,认为自己是在为天子服务。

作为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的曾国藩,一直身体力行忠君爱国。 你让他来当皇帝,就等于让他反对他自己一样,他的整个世界就会崩塌。

当然,如果曾国藩死的比较早,而他的弟弟曾国荃能够早日接管湘军的话,受奴化教育影响较弱的曾国荃,极有可能揭竿而起。

另外就是,曾国藩因为是知识分子出身,他更强调的是要确定性的环境中解决问题,即使打仗,他也是“结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

你让他冒抄家灭族的风险,来搏一个泼天富贵,这实际上是在为难他!

因为他的行为模式就是追求确定性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寻找机会的行为模式。

这就是清代应试教育—八股考试的后果!当然皇帝非常高兴!

所以说,曾国藩无论如何也不会称帝!


一丹流青


如果他骨子里有李世民十分之一的豪气,他肯定会称帝的。

左宗棠的功绩,是开疆扩土,收复失地。而曾国藩的功绩,只是屠杀数十万同胞。

清迋统治时期,不是五族平等共和年代,满族是贵族,汉族是低等族群。

为维护夷族贵族而残害本民族同胞,其做奴才之意深入骨髓,自然不会背主称帝。

孙中山是汉族,他发出了"驱逐鞑虏"的吼声。尽管当年的他只是一介草民!

二人相较,优劣立见。

奴才粉饰一万次,骨子里还是奴才。借给他一万个胆,也不敢称帝!

当然,这并不妨碍曾国藩有数十万粉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秦桧也有粉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他去吧!


qzuser208508045


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他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不是那种有便宜就占的政客。因此,咸丰二年(1852)朝廷命他在湖南组织团练对抗太平军,他当即发誓“不要钱,不怕死”,忠君爱国,保卫桑梓,不惜牺牲生命。

曾国藩笃信程朱理学,注意研究历代封建典章制度和兵法,对破坏社会典章制度的人非常痛恨,当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时,他亲自训练组织了一支自己的军队——湘军,尽管是书生领兵毫无经验,但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越战越勇,愈挫愈奋,通过十余年的搏杀,终于扫平太天国起义,封太子太保,授一等勇毅侯,赏戴双眼花翎,达到了一生权力的顶峰。

曾国藩是一个理学家,熟知历史的经验,决不会去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不然必然会招致身家的失败。因此,尽管他拥兵40万人,有条件推翻满清自己称帝,但是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像袁世凯那样)去称帝!


船到桥头直—3586FQI


当皇帝可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很多人经常把“要是当皇帝就好了!”当做口头禅,但这往往是站在底层阶级看到的山上风景罢了,真正的山顶虽然可以鸟瞰众山小,往往也本随高处不胜寒!让我们来做一个大数据。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始皇帝”嬴政(见注释1)算起,总计有600多位正式的皇帝,那种占山为王如方腊、洪秀全之流就不算了。在这些皇帝中,平均寿命却只有39岁。而且其中近半都是非正常死亡,这实打实的是高危职业啊。

尤其是在晚清当皇帝,不说每天4点就要起床(想想就打哆嗦~~),国家本就是内忧外患了,西方类强虎视眈眈,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局面比明朝崇祯时期只坏不差。所以说有时候,当皇帝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如果有的人想像洪秀全那样只求纵欲人间十几年,不问民间疾苦和后世评价也可以尝试尝试。】

曾文正公的担当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时势造英雄,宿命论一点的话,时势造就你这个英雄是要你承担相应责任的。曾国藩作为平定太平天国居功至伟第一人,他的历史责任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汉民族在如此内忧外患下重拾政权而不被群狼吞噬,同时还要尽量保全所剩不多的华夏“家底”。

假设曾国藩攻占南京后称帝,以满清为首的蒙古,回臧势必与曾国藩代表的汉民族势力决裂,各国列强也就都有了插手中国内政的借口,华夏分崩不是危言耸听!而后即使汉人政权取得最终胜利,但东北、外兴安岭、新疆和西藏的领土合法主权可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些地域是清王朝的合法领土!

【这点是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和平演变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之一,而这点被许多人忽略掉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狂风暴雨。曾文正公一生之所以评价特别高,恰恰是应为其抵住了称帝当皇帝诱惑。

话说回来,古往今来能抵得住诱惑的又有几个?

比如袁世凯。


注释1:皇帝一词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后人发明的,(注意要与黄帝区分开来,黄帝可是具体的一个人,是与炎帝并称的轩辕的尊称)在夏朝将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著名的商纣王的名字就是帝辛,他的父亲名字是帝乙。到了周天子开始称“王”。细心会发现春秋时期各路诸侯可都没有称王的,比如齐桓公,秦穆公等等,只有周天子称王,后来战国诸侯野心四起开始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取自“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造“皇帝”一词。从此皇帝开始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嬴政作为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瓦尔登的船夫


曾国藩就是那种跪久了直不起腰的阴漆漆的装深沉的奴才。他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只会内斗丶愚弄百姓丶装神弄鬼丶祟洋媚外的庸人。说他朱程理学,他礼在哪里?义于何处?怎么个仁?有何智慧?可有信于民?


紫笛悠扬笙箫默


体制内的高官要他们带头造反是不可能的,只有体制外的敢冒这个险。毕竟一个家大业大功成名就,另一个光杆司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