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中國強”“女性強則中國強”和“少年娘則中國娘”之辨

俞敏洪惹禍啦,因為他公然說出了“女性墮落導致國家墮落” 這樣的渾話,雖然是在想要論證“衡量和評價的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時舉的個不恰當的例子,但就像一些網友說的,口不擇言時說的話才是真心話。

他不得不趕緊出來道歉,但是越描越黑,俞敏洪說他的本意是“女性強則中國強”,這激起了更大的一波反彈。

不是替俞敏洪辯白,他首先是不該涉及這個事關兩性的話題,在當下社會,“男女平等”是唯一不致引起公開反對的描述,在此四字之外的任何進一步的闡釋或具體建議,都會出現巨大的爭議。

遠的比如用“妳”指代第二人稱女性的建議,倡議者認為是尊重女性,但有些女性就不買賬:為什麼男人的“你”是人(字旁),女人的“妳”就不是人?就要突出“女”的性別?

近者如女人55歲退休男人60歲退休的規定,乃至要不要為保護婦女權益立法……到底是尊重女性還是歧視女性?都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兩性的話題太複雜,我們略過它,重點說說俞敏洪的第二個錯誤:慣於提口號、造金句。這是他的個人特點,也是他從事的這個行業的特徵。然而,口號是一個很好用的營銷技巧,同時也是個很危險的工具。

什麼是口號?口號就是把思想簡化、供眾人呼喊、起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它的特點是句式簡單,方便傳播,結論粗暴,不容思辨,訴諸情緒,鼓動眾人……

因為口號是面向民眾而不必經大腦的鼓動性宣貫工具,所以提出口號時最好是:一要把握正面的、律己的原則;二要秉承嚴謹的、審慎的態度。

我們比較一下這三個句式一致的口號:“少年強則中國強”“女性強則中國強”和“少年娘則中國娘”。

少年強則中國強,重在自我激勵、主動擔責,類似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對於受眾,他是正面鼓勵的,具有建設性的;

女性強則中國強,則是劍指人群中的一部分,有推卸責任之嫌,類似於紅顏禍水。對於部分受眾,她感覺不到對她重要性的強調,只覺得有不能接受的責難意味;

與此相仿,少年娘則中國娘,也是滿含指責鞭撻的惡意,並把罪責錯誤歸因到一部分人身上,類似於戲子誤國……

簡單的口號只會衝擊簡單的頭腦、導致簡單的行動。籠統說來,任何口號都是蠻不講理的,經不起推敲和論證,這由口號的性質決定。

即使是正向的口號,如“少年強則中國強”,到底是國強則少年強?還是少年強則國強?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少年娘則中國娘”就更是如此!

作為口號的受眾,我認為,一是要對金句有足夠的警惕性。要辯證的看待和接受;二是在理解了口號的根本特性之後,也就沒必要求全責備挑起無謂紛爭了。去蕪存菁,選擇性的吸收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