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企业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解读版本:有人说是创新,有人说是科技,有人说是文化,有人说是品牌,也有人说是服务,还有人说是客户……好像都对,又好像不尽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文化力量

企业竞争力首先是一种力量。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是由各种力量推动和支撑的。从本质上说,自然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自然力的驱动源是物质的客观规律,即“道”;文化力的驱动源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欲”。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与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力有着天然的关联。

“文化”古已有之,就是“以文教化”,强调“以文化人,以文化物”的本质。文化是动词,也是名词。文化是因也是果,是外衣,也是内核。文化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具有生产力的效应,故又称文化为“文化力”。因人产生了文化,因文化规范了人。文化用规范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来规范人。一个被优秀企业文化规范的人群就能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竞争力一定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成也企业文化,败也企业文化

有员工说,我们公司没文化。笔者要说,企业的文化与生俱来,任何企业都有文化,但不一定是好文化。现实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小到为零,甚至为负数,也可以大到无穷。企业文化建设得好,员工会欣喜地感受,它犹如阵阵春风,吹“醒”了灵魂,吹“暖”了人心,吹“强”了企业,吹“生”了希望!它会令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短期内起死回生,步入巅峰状态,所向无敌。反之,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冲击波的杀伤力,也可能会令企业前进的道路就此打住,从此步入下降通道,使企业从巅峰状态顷刻间回到“解放前”。它会令人际关系冷漠,出现劣质文化的投机者和牺牲品,企业看到的将是员工纷纷跳槽,中层业务骨干几乎一锅端地走人,对企业的打击往往致命。

可见,企业文化的优劣是企业变好、变坏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有可能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死。企业文化不仅力大无比,同时也是个“双刃剑”,正所谓“成也企业文化,败也企业文化”。文化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因如此,我们对企业文化怎么重视都不为过。重视,它将助推企业发展;不重视,它将阻碍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家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怎么看“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如果说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岂不是换一个领导,就要换一套文化,这不是瞎折腾吗?

笔者认为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但现实是,许多企业就是这样被来回折腾,这种现象在大企业更加明显。笔者发现企业文化真正能做到举世闻名的很多是民企,它的老板从创业开始一直做到了60、70岁,员工们称他们为“老爷子”,比如说江苏金箔集团、三一重工等,当然,他们是优秀的老板;企业文化做得不好的也有很多民企,因为老板很不称职。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得好是因为优秀的一把手及其理念得到了传承。

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源于领导,而行于员工。企业文化往往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企业家的一面镜子,企业文化必然打上企业家的烙印。当我们说海尔文化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张瑞敏的文化;当我们说联想文化时,自然摆脱不了柳传志的影子。企业家素质决定企业文化的优劣。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成也“一把手”,败也“一把手”

笔者这里说的“一把手”是指各层级的“一把手”,当然其级别越高,所起到的作用越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文化要领导来缔造,文化需要领导稳固,文化需要领导推动。

现实中很多企业都在建设企业文化,但是,企业文化在有的企业中变成了作秀,在有的企业变成了“挂羊肉、卖狗肉”的假文化,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而在有的企业却变成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关键取决于企业高管层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尤其是各层级“一把手”。

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常见的“中层断层现象”,员工离职的原因有时往往就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不称职。管理最忌讳的是断了员工的念想,对人最大的激励是让人活在希望之中!这应是管理者的座右铭。

可见,各层级“一把手”也是一个“双刃剑”,正所谓成也“一把手”,败也“一把手”。企业做得好,会发现有一个核心推动力,它就是“一把手”;企业做得不好,会发现有一个核心阻力,也是这个“一把手”。

高管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员工成长创造最佳环境,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在对待人与事的问题上尽力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重人品、重能力、重业绩,从而有效地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这需要各层级“一把手”的心胸和格局,正所谓“厚德载物”。

优秀的“一把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说到底是各层级“一把手”,是优秀的“一把手”,是优秀“一把手”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决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及其落地。这才是事物的本质。

有人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学不来、带不走、偷不去,怎么看呢?这是因为优秀的“一把手”难以复制,不可代替,这也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无法复制的根本原因。但笔者要强调的是企业的“一把手”是可以不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的。要成为“一把手”,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我。优秀的“一把手”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是一种稀有资源。企业一定要抓好“一把手”工程,选准各层级“一把手”。打造各层级优秀的“一把手”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文/黄才君(中国银行业文化、企业文化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企业法律顾问)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0年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