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循環大趨勢下,有哪些辦法,可以做大內需市場?

大家知道,經濟內循環,是我們接下來數十年的國策。而要想搞好內循環,就必須做大我們的內需市場。

因為,搞好內需市場,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國外市場的依賴,同時對其他國家,產生強大的經濟向心力,衝抵美國搞逆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國內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同時幫助產業升級。

方向明確了,那麼,具體要怎麼搞,才能做大內需市場呢?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經濟內循環大趨勢下,有哪些辦法,可以做大內需市場?

上圖中的需求釋放,就是要把阻礙中國人消費的“兩道卡,三座山”給搬掉。

第一道卡是,窮。第二道卡是,房。還有三座大山,醫療、教育、和養老。

先說房子,4年前中央就提出房住不炒,不過房價還是沒有遏制住,地方利益,資本利益,盤根錯節,頑疾眾多,若非生死,難以根治。現在好了,中美脫鉤,國家大義,性命攸關,不治得死。改革的力量,才能壓過反對的力量。所以這次中央是下了大決心,一定要控住房價:

  • 7月15號,深圳最嚴限購令。
  • 7月23號,南京最嚴限購令。
  • 7月25號,東莞最嚴限購令。

史上最嚴,一條接一條。不過現在全球貨幣超發嚴重,也會流向樓市,未來幾年,估計也是房價多空博弈非常激烈的幾年,直到房產稅出臺,才會見分曉。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長期而言,房子作為投資品的歷史使命,在中國已經終結了。

不過,中國房價的未來,兩極分化,不可避免,有的地方,會很便宜,有的地方,會很貴。

渠梁在之前的文章裡提到過,未來,我們國家將大力發展城市群,以龍頭城市,帶動周邊,梯隊發展。

因此,人口會越來越往城市群集中,比如,“北京-雄安-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廣州-東莞”、“成都-重慶”等城市群,60%左右的人口,會聚集到這些地方,那麼,房子的需求,會很旺盛,這些城市群的核心地段,優質房產,會很貴。

與此同時,那些人口不斷流出的三四線城市,房子供給本來就充足,現在還在建新房,閒置的房子越來越多,等房產稅一收,房子持有成本增加,那個時候,房子留在手上,不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成了負擔,可想而知,房價會跌成個什麼鬼樣子

房價問題,比較複雜,想深入瞭解這個話題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寫的房價系列文章:《我們手頭的房子,未來會不會賣不出去? 》,比某些專家、中介們,講的肯定要靠譜些。

第二道卡,是窮的問題,這就涉及到貧富分化了。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可支配收入不到1000元,提升這部分人收入,對消費貢獻極大,比如給一個月收入1000元的人,收入再增加1000元,新增的錢大部分都會被拿去消費,但如果給一個月收入10萬的人,每個月再增加10萬塊錢,新增加的錢,機會都會被拿去理財。居民收入消費比,隨著收入的增加,會不斷遞減,這是入門級的經濟學原理。所以對政府來說,與其讓一個月收入10萬塊錢的人,再增加10萬塊錢,還不如讓100個月收入1000元的人,再增加1000元。

順便說一下,隨著6億人變得越來越有錢,那些面向低線城市市場的企業,做鄉村生意的人,將吃到這波紅利。比如,拼多多。大家能開店的開店,能下鄉的下鄉,實體幹不了的,那就投資,持有相關優質股票,也能分一杯羹。

那麼這6億人分佈在哪裡呢?大部分在內陸地區。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近年來,中西部城市的利好政策越來越多,從更高的維度來看,貿易的格局也會發生變化,東部沿海城市,是在漫長的海運時代發展起來的,比如廣州是珠江的出海口,上海是長江出海口,在中國加入世貿以後,這些地方就更加成為了流量入口,想不火都難,但是一旦中美脫鉤,中國就要往歐亞大陸,和東南亞開拓新的機會,比如這幾年的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海南自貿港等等。這就把很多中西部城市,比如說成都、重慶、昆明、海南,逐漸變成了新的開放的橋頭堡,也是新的增長極。

經濟內循環大趨勢下,有哪些辦法,可以做大內需市場?

當然了,東部城市群,也有新的使命,就是引領產業升級,這個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裡,也會講到。

兩道卡都有動作了,那醫療、教育、養老這三座大山呢?

渠梁推測,這一塊的政策,還在醞釀中。但後續肯定也會有不少新政策出臺,方向會調整,醫療、教育不會搞私有化了,特別是教育不公平問題,導致很多偏遠地區的小朋友,享受到的教育,同城市地區,差距太大,這個問題,極為重要,必須要有大動作才能掰過來,我會專門開篇寫。

總之,醫療、教育、養老,這些行業,不能過度市場化了,要更多的讓國家主導,市場化的部分,也要讓國有資本來做,這樣才能保障公平,這是我們黨的初心啊。

最後,歡迎關注@青年渠梁、留言討論、轉發、點贊,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