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袁崇焕要是不死的话,后金也不会这么快入关,明朝也不会这么快凉凉,那崇祯皇帝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要杀掉袁崇焕呢?

我认为袁崇焕被杀主要有三点因素:1、专权擅杀;2、己巳之变指挥不当;3、关宁军私兵化倾向。

先说最初启用的时候,什么五年复辽之类的大话就不提了。作为一个天启朝就在一线直面过后金军兵锋的将领,明末兵员什么素质,能打什么仗,跟后金军战斗力对比,袁崇焕应该是比庙堂之上90%的人清楚得多,但是他还是敢讲,说明他头确实不是一般的铁。换个角度,一个有责任感的臣子,讲话可以不那么尖锐,但是面对兵家生死之道,国之社稷,怎么能章口就莱?

随后袁崇焕狮子大开口:【顷之,帝出,即奏言:“东事本不易竣。陛下既委臣,臣安敢辞难。但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帝为饬四部臣,如其言。崇焕又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帝起立倾听,谕之曰:“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

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之臣、桂尚方剑,以赐崇焕,假之便宜帝悉从之,赐崇焕酒馔而出。崇焕以前此熊廷弼、孙承宗皆为人排构,不得竟其志,上言:“……此臣与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帝。】

【关外大将四五人,事多掣肘。后定设二人,以梅镇宁远,大寿仍驻锦州,至是梅将解任,崇焕请合宁、锦为一镇,大寿仍驻锦州,加中军副将何可刚都督佥事,代梅驻宁远,而移蓟镇率教于关门,关内外止设二大将。……帝可之,崇焕遂留镇宁远。自肃既死,崇焕请停巡抚。及登莱巡抚孙国桢免,崇焕又请罢不设。帝亦报可

总之,就是向崇祯提出了任上的军事、财政、人事权,并请求皇帝约束朝廷之上的舆论,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以达到独尊的地位,而崇祯全部答应。之后,又向崇祯要求镇将改制,并把镇将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将关外以及重镇登莱的大权全部揽于一身。往前推六百年,五代十国时,这种行为应该算是把准备谋反写在脸上。对于崇祯来说,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帝国能给一个将领的一切,这份信任难得,但也并不是白给,是要看到回报的。对于袁崇焕来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回报崇祯的信任,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抗击后金效果。现在的袁崇焕既手握大权,又制辽东兵马,就如同在钢丝上行走,本应如履薄冰,小心行事,却谁又料到他偏偏不懂这个道理,上来就砍了毛文龙。

这个事情就很骇人听闻了。虽然这种事情袁崇焕已经不是第一次干,当年在孙承宗手下的时候,就已经不经程序杀过人【崇焕尝核虚伍,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军可专杀耶?”】,当时孙承宗把他骂了一顿,将此事压了下来。没想到数年后积习不改,铸下大错。诛杀毛文龙时那一句【你道本部院只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朝廷的将首!】将袁崇焕此时的得意与跋扈显露无疑。

为什么说是大错?首先,未经程序,擅杀边镇大将。要知道,袁崇焕最后下狱论死,也是崇祯给了他程序正义走过三法司审判的。毛文龙虽跋扈难制,贪饷冒功,但这些并不是袁崇焕直接杀掉他的理由,他可以绑了毛文龙送回京师审判,但是不能就地格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袁崇焕的擅杀,让崇祯也心惊胆战。史载【帝骤闻,意殊骇】刚听到这个消息把不到二十岁的崇祯差点吓尿。这个事件代表着一个符号,一个目无君上,胆大妄为的袁崇焕的形象,开始在崇祯心里留下种子,待日后遇到其他种种,就会生根发芽。更何况这种生杀大权,是应当掌握在皇帝手中的,现在袁崇焕代为专断行使,怎能不让崇祯内心产生想法,触及龙之逆鳞,就难免日后遭到反噬,这也是导致袁崇焕之死的第一个因素。

不过这时候的崇祯还不是日后那个动辄换相杀将的崇祯,他选择了隐忍。(崇祯内心OS:我能怎么办?人都死了,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啊!)【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在这里,可以看成是崇祯已将袁崇焕当成有罪之人,没有动他且继续优抚,就是决定在用人之际给袁崇焕一个机会让其戴罪立功,而一旦再次行差踏错,所得到的惩罚将更甚。所以,在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中再次铸下大错的时候,崇祯也就没有再给他机会。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和其所指挥的关宁军的表现,是导致袁崇焕最后定罪处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城市可以被围,而有些不能。后金围了宁远、围了锦州,你袁崇焕可以借城死守,哪怕城里被打的稀烂,只要守住就是大功一件。而有些城市是不允许像这样沦陷于战火的,因为这里是一个帝国的首都,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城里的人不是巡抚、总督,而是皇帝。从京城官僚利益集团的角度来说,袁崇焕没有积极与后金军作战,放任后金军直抵京城,期间后金军烧杀抢掠,破坏了他们占据的大量庄园和土地,给他们的财产造成了巨额损失。在官僚利益集团看来,如果袁崇焕不能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那么就应该被换掉,至于换掉之后皇帝怎么处置,袁崇焕是死是活,就与他们无关了。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说,习惯了太平日子的普通百姓,突然面对穷凶极恶的后金军的刀锋,家破人亡,自然是难以接受的。【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海参崴分舰队突然出现在东京湾,被吓尿的民众用石头砸了日本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上村中将家的所有玻璃,称其“露探提督”。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奇袭轰炸东京,山本五十六诚惶诚恐地向天皇谢罪,军令部之前所有反对中途岛作战计划的声音也都烟消云散】。

从崇祯个人角度来说,一是袁崇焕辽东练兵一年半载,军费每年数百万,容忍其斩帅市米,却不仅没有捷报频传,反而是狼烟四起,后金军如入无人之境,这也标志着崇祯光复辽东幻想的彻底破灭。二是袁崇焕在此期间的作为,让崇祯看清其指挥能力之低下:情报不明,让敌人在蓟州城从你跟前溜走;主次不分,之后不仅不从后面追击,守卫京师,反而去管什么河西务的粮仓;部署不当,授权给你指挥勤王军,你却把军队分散部署到各地。搞了半天,最后还是在天启朝的那一套,坚城大炮,只不过把宁锦换成了京师。我一直认为,如果当时袁崇焕能够及时守住顺义、通州防线,不让后金军接近京城,那么哪怕周边数个重镇被后金攻陷劫掠,袁崇焕也最多也就是被罢官、下狱,很有可能不会处死,甚至在其后辽东或者西北农民军造反形势危急的时候,还有机会像孙传庭一样重新启用。

最关键的第三点是关宁军的私兵化倾向。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后,其麾下的祖大寿不顾京师的安危,直接带领关宁军离开尚在后金军蹂躏下的京城撤回山海关,直到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方才将其召回【帝取崇焕狱中手书,往召大寿,乃归命】。

如果说前两点决定了袁崇焕有没有罪,那么第三点就决定了袁崇焕会不会死。当一只驻扎在最关键地区的强兵不是效忠于皇帝而是效忠于某个将领(哪怕并非是将领自己的意愿),那么这位将领的命运也就此决定了。

袁崇焕虽然命运早已决定,但是他依然享受到了他不曾给予毛文龙的程序正义,三法司的审判持续了将近九个月。在此期间,有人情愿愿意代其死去,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相反的,御史的奏疏使袁崇焕案卷入了党争,有人指控袁崇焕作为边将勾结近臣。这就很要命了,特别是像崇祯这种敏感的人,刚刚经历了毛文龙被杀和关宁军出走,很容易的就联想到其中的危险性。

现在我们回头看来,袁崇焕之死,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仅辜负了崇祯的信任,并且不断触及封建王权中最敏感的部分,殊不知古往今来,人臣之祸,起于操权,而速祸之权,莫重于制兵,现在袁崇焕这两者都齐活了,又不知进退,安能有相全之理?至于他的判决书中所陈的【种种罪恶】,则更像是崇祯对他辜负信任、志大才疏的一种批评。所以崇祯为了维护皇权选择杀袁崇焕,为了泄愤(托付不效,辜负其信任)选择了凌迟处死。

所以袁崇焕最大的悲剧是能力不足而面对的是皇太极这一当世枭雄,而他身后的国家,也没有在他仅有的判断正确之时给予足够的支持(积极主动的战略进攻,需要战术思想先进、装备精良、麾下指挥官勇猛主动、兵员素质高,而明朝末期不可能具备)。所以在旁人看来,他与皇太极军政外交的较量,无一不处于下风。

对整个明朝的大形势,袁崇焕的死更多的是一个信号,意味着皇帝不再那么无条件的信任某个人,崇祯更多地将展现出其刚愎自用、刻薄寡恩、急功近利的一面。于是在西北农民军起义帝国开始腹背受敌的时候,无论是卢象升、孙传庭或者洪承畴,都身不由己。晚明的大变局,已经不是个人努力可以挽回的,更多的应当考虑历史的走向。所以一个袁崇焕,他的死或生,是不能改变明朝的命运的。

辽东之败,甚至明朝之亡,是因为整个帝国二百年来所积累的种种弊病,放在世界剧烈变革的大形势之下,已经积重难返,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了。要想国祚延续,所要做的变革,无异于重新建立一个国家,那么这就不是什么一两个忠臣良将可以做到的了。就如同【万历十五年】最后说的那般:【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

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袁崇焕?

所以袁崇焕的故事也就只能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是为一个王朝末年失败的总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