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明朝中后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乱世,从万历年开始,整个明朝已经陷入混乱中。清军进关,辽东不断作乱,而且农民也是四处暴起。乱世出英雄,在乱世当中,有无数的英雄将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而在明朝的将领当中,应该就属袁崇焕了,袁崇焕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名将,而且他在很多的武侠小说中出现过很多次,这也大大的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但他最后的结局真的是非常凄惨。

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最后被朝廷下令处以死刑,那袁崇焕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崇祯皇帝认为袁崇焕和清军有所勾结,所以不仅处死袁崇焕,还把他的头颅悬挂在城墙之上,幸亏袁崇焕有一位忠实的仆人,把他的头颅给偷了出来,才还了他一个全尸,而袁崇焕后来的陵墓也是乾隆皇帝给他修建的。可是,到了近现代之后,袁崇焕的墓地又一次遭到了不幸,明间一直都有传言说,在他的墓室里,袁将军的头是一颗金头颅,在六七十年代还是有人不顾一切把这墓碑毁了,硬生生把墓室挖开,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

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生于1584年,35岁的时考上进士,在福建任知县,后来又去兵部就职,1622年,广宁被后金攻陷,朝廷要派人去镇守山海关,疾风知劲草,袁崇焕自我举荐:只要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就可以守住山海关。听了这话,平时只会玩木匠活的明熹宗那是又惊又喜,马上派他去驻守。当时的辽东在努尔哈赤几番的攻击之下,守将是一换再换,可是就是没人能挑起这个重担。袁崇焕刚到的时候,守将统帅是孙承宗,孙承宗是一个比较懂兵略的人,他在山海关外围的一些重要地段筑城防守,袁崇焕是被派到了宁远驻守,作为关外抵御清兵的第一道防线。袁崇焕到任之后,和士兵以及当地的百姓一起修筑城墙,和将士们一起同甘共苦,对百姓也是非常友善,所以筑城的时候,人人都十分的尽力,几个月就修筑完成了。

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除了修建城墙之外,袁崇焕还从后方就调来了11门重炮,经过一番功夫之后,宁远变成了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前方筑城的同时,孙承宗也是在防线各处积极的练兵屯田,把整个防线从山海关是向东推进了400多里,收复了很多失地,整个辽东的形势是一下就得到了改观。然而奸贼误国,当时明朝有一个大宦官,魏忠贤,他撤掉了孙承宗的职务,换了一个叫高第的人来到辽东。天启六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当时袁崇焕手里只有1万多兵力,而后金则有十多万兵力,情形十分危险,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守关的高第被吓破了胆,命令所有关外军队全部撤退。袁崇焕接到命令之后镇定自若,他首先向部下表明要和后金军决一死战的决心,然后下令把城外的粮食全部运送到觉华岛,又烧毁了城外的民房和草料,坚决不给后金留任何东西,紧接着又命令参将祖大寿,率兵到宁远的西北,作为后援来牵制后金军队,做完了这些准备之后,袁崇焕亲自率领军队驻守城内,四门紧闭,等着和后金决一死战。

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不久努尔哈赤就杀到宁远,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正面迎敌,努尔哈赤居然从他手上没讨得半点便宜,不光如此,袁崇焕还用大炮重伤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被救回营之后,下令赶紧停止攻城,撤军。宁远这一仗打得是非常惨烈,可是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大大振奋了明朝的军队,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与其说是用了什么出色的谋略,不如说是以袁崇焕的勇气和意志和努尔哈赤誓死一搏换来的。山海关外的很多驻军据点再次被收复。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天启七年,皇太极亲率8万精锐连续攻下两座要塞,兵围锦州,这时袁崇焕已升任辽东巡抚,锦州就是他所修建的另一座关外重镇,由他手下大将赵率教守卫,袁崇焕一边派兵支援锦州,一边绕到清军后路进行包抄作为牵制,皇太极打了一个月的持久战,还是拿不下,只能撤军而去。

三分钟带你了解抗清名将袁崇焕

从军事能力上来讲,袁崇焕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一个天才,宁远大战后,他成了大明王朝的一员将帅。后金是被击退了,但袁崇焕反而被治罪,原来后金使用了离间计。崇祯三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而他的家人也惨遭流放,在他死后的第14年,清军入关,夺取天下。袁崇焕的一生心血全部付诸于尘土,可是他的爱国豪情,却是万古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