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残酷的刑法,听着让人倒吸冷气,受刑者生不如死!

中国古代的死刑种类很多,死刑不仅仅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还包括了羞辱、报复等含义。其中有的是一种很残忍的酷刑叫做凌迟。这种刑法是帝王为了震慑暴民、谋逆、叛乱、弑父、拒叫赋税等严重行为开设的刑法,俗语说斩首不过碗大个疤,但多少英雄好汉惧怕凌迟酷刑。

古代最残酷的刑法,听着让人倒吸冷气,受刑者生不如死!

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陵迟原来指山陵的坡度是慢慢降低的,用于死刑名称,则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这个刑法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代,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凌迟处刑方式很残忍,一般记述是说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而历代行刑方法也有区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二十四刀是:一、二刀切双眉,三、四刀切双肩,五、六刀切双乳,七、八刀切双手和两肘间,九、十刀切去两肘和两肩之间部分,十一、十二刀切去两腿的肉,十三十四刀切两腿肚,十五刀刺心脏,十六刀切头,十七、十八刀切双手,十九、二十刀切两腕,二十一、二十二刀切双脚,二十三、二十刀四切两腿。据说女人受刑时在行刑前三天还要破身,然后行刑当天骑木驴进行施刑,真的好变态。

古代最残酷的刑法,听着让人倒吸冷气,受刑者生不如死!

在历史上有许多受到种酷刑折磨的人有的含冤而死,有的却罪大恶极。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有哪些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被凌迟处死:

第一个是清代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受刑期间不卑不亢,还他人咬牙坚持,真的很有气魄。

第二个就是清代太平天国宰辅曾仕和,执行凌迟时,刽子手先对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过,惨叫狂呼。

第三个是明代宦官刘瑾,传闻凌迟三天,割三千刀,也是历史上受凌迟酷刑受刀数最多的一人。

第四个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崇祯皇帝中皇太极反间计,以为袁崇焕谋反,将其凌迟处死。行刑时,北京围观百姓争夺其肉,下酒生食之。

第五个明代朝方孝孺,被人食肉,吃一块赏银一两。

第六个是明朝郑鄤,刽子手把郑鄤的尸体取下,把他身上的肉一条条的出售,据说人们买这些人肉是作为配制疮疥药的原料。

第七个是明朝李付一,不该凌迟被凌迟,因小失大丢性命。

第八个在明朝时赵鐇、赵镐与其兄赵鐩被判谋反罪凌迟处死。

第九个是明朝练子宁,据说受刑时割到死,骂到死。

第十个明朝胡闰,被敲掉牙齿,还被剥皮。

古代最残酷的刑法,听着让人倒吸冷气,受刑者生不如死!

凌迟酷刑直到1905年4月24日,被光绪帝废除。当时考虑西方文化的因素,国内处于变法期间。从人道主义出发特此取消了这残酷的刑法,但是小编觉得废除这个刑法的想法实际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影响导致的。但无论如何这种酷刑在这一刻正式退出来历史的舞台,结束了这恶魔般残酷的刑法,不知道您阅后有何感觉呢?

欢迎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