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15)

文治武功

“文治武功”中的“文治”,指對內政治上的統治很穩固;“武功”指對外軍事上用兵很有成就。這一成語比喻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於對帝王或重臣的讚譽之詞。現擴展到對一般管理者任內成績的概述,或比喻推行措施中剛柔並濟。

典故出自西漢時的經學家、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祭法》:“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人名,即后稷,周人的始祖)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島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島,故祀以為社。帝嚳能序星辰以著眾;堯能賞均刑法以義終;舜勤眾事而野死。鯀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鯀之功。黃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契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寬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穀丘陵,民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聖王制定祭祀的原則是:凡是被百姓樹立為榜樣的人就對他祭祀,凡是因公殉職的人就對他祭祀,凡是為安邦定國建有功勞的人就對他祭祀,凡是能為大眾防止災害的人就對他祭祀,凡是能救民於水火的人就對他祭祀。所以,厲山氏統治天下的時候,他有一個兒子叫農,能夠指導人民種植百穀,對人民貢獻很大;到了夏代衰亡的時候,周人的始祖棄能夠繼承農的未竟之業,所以被後人奉為稷神來祭祀。當共工氏稱霸九州的時候,他有一個兒子叫后土,能夠區劃九州的風土,使人民各得其所,所以被人當作社神來祭祀。遠古五帝中之一帝嚳能根據星辰的運行畫定四時來指導人民的農業生產,使人民的勞動與休息各有定時,而且得到了豐厚的利益;遠古五帝之一帝堯能儘量使刑法公正,並且率先垂範,做人民的表率;帝舜(五帝之一)為操勞國事而死於他鄉;鯀奉使治理洪水,因大功未成而被殺;夏禹能完成父親鯀的未竟之業;五帝之首的黃帝能給各種事物都取個合適的名稱,使人民貴賤有別,都可取用山澤的物產;顓頊(五帝之一)能進一步完善黃帝的事業;契(帝嚳的兒子,曾被堯、舜兩代封為管理教育的司徒之官)作為司徒在教化人民方面成績卓著;冥(先商的帝王,曾為夏朝治水之官,犧牲於治水之中)屬盡職守,死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商湯能對待人民寬厚,除暴安良;周文王以其文治,周武王以其武功,為人民除去紂這個禍害。上述的這些先人,都是為人民建功立業的偉大人物,所以被人們當作神來祭祀。此外還有日、月、星辰之神,人民賴以區分四時,安排農事;還有山林、川穀、丘陵之神,人民賴以取得各種生產生活資料。不屬於此類情況的,就不會被人們當作神靈來祭祀了。

《說文解字》說:“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也。祀:祭也,祭不已也。”遠古時代的人們認為,人的靈魂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人死了不過是靈魂離開了身體,其靈魂還存在。所以,對人民作出巨大貢獻的帝王和聖賢,即使死後,人們還牢記他們的功績,感念他們的恩德,認為他們的靈魂都成了神,因此對他們的靈魂進行祭祀,以表人們的感激之情、崇拜之意、酬勞之心、效法之志。祭祀就是這種靈魂觀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動比較簡單,人們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靈的偶像,或在石巖上畫出神靈的形象,作為崇拜對象的附體,然後在偶像面前陳列獻給神靈的食物和其他禮物,並由主持者祈禱,祭祀者則對著神靈唱歌、跳舞。進入文明社會後,物質的豐裕使祭祀禮節越來越複雜,祭品也越來越講究,並有了一定的規範。可見中華民族對給人民帶來過福祇的人的美德世世代代經久不忘。

由於《禮記·祭法》以“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概括古代先王和聖賢的功績,就有了“文治武功”這一成語。

例句:“對內壓迫,對外屈膝,政治腐敗,人心喪盡,就是以文治武功著稱的文王武王再世也無回天之力了。”(章樹之《憶往昔》)

(3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