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近被“雞娃”這個詞刺激到了。那位裹著頭巾準備大炮的雞娃辣媽,求求你,快下來~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習慣了百度的我,還是忍不住百科了一下:“雞娃,網絡名詞,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這種行為就叫做“雞娃”。”


“給孩子...”,“安排...”,“讓孩子...”......我咋就這麼看不慣這種字眼呢,妥妥的被動感,瞬間開始可憐起被雞的娃來。


我知道,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別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樣本。但是,僅這一個想法就罪孽深重了,自己的孩子在當天使那會兒,選擇父母可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的。怎麼到了目的地,還沒來得及拯救老母親,就被當炮灰了?


01問題

不寫作業,特別叛逆

,各種受不了的老母親,開始研究兒童心理學啦!


非常好,找到對的方向,努力學習,去找到方法。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求關注

孩子真正要的是重視我,說明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這就要說道說道了,所有的理由都是藉口,你選擇生下他,就要負責,怎麼負責,就要有犧牲,有自己時間的犧牲,精力的付出,說白了,要有對自己行為後果承擔責任的能力,話不好聽,道理就是這樣。老話說:一個孩子窮三年。為什麼窮?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搞經濟了呀,你的全身心都要去陪伴那個小小人。再小也是人,越小越需要從身體到心理的陪伴。這是所有動物都具有的自然特點。生下來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你可能辭職了,也可能因為孩子失去了很多工作上的機會和成績。這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有得就有失,有舍才有得。誰說陪伴孩子的成長沒有功績,不是有句扎心的話是這樣說的嗎:“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孩子的成長不等人,成功可以延遲十年,但十年後,孩子就自然成為了半成品,再想改造,恐怕更難。再者,陪伴孩子的同時,也是自我成長的好機會啊。和孩子一起重新體會新生命的成長,有很寬很寬的視野可以供我們探索。孩子愛生病,我們可以研究中醫呀,“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成不了專家不要緊,我們要做的是在就醫方向的選擇面前,有能力做出科學的判斷,足矣。孩子挑食,可以鍛鍊廚藝呀。這些都可以學起來,與學歷無關。我的老奶奶目不識丁,還知道用知了皮(蟬蛻)做藥給娃們做小餅吃,幫助開胃促消化呢。孩子要學的各學科知識,拾起來,重溫......你積極,孩子就積極。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一點沒錯。


小鷹是在模仿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展翅中學會飛翔的。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爭權利

小生命降世,本就帶著權利來的。不要說: “你只管學習,別的什麼都不要管”。憑什麼?他要吃要喝要玩的,他就有義務做飯刷碗收拾屋子。這也是他參與勞動的權利,不容剝奪。只會學習書本知識的學霸不是真的學霸。放開手,你會收穫一個更好的孩子。

02方法


其實,弄懂這些並不是解決當下親子矛盾的速效藥方。我只想問一下: “孩子對你是敞開心扉的嗎?”如果不是,那所有問題的原因就在這兒。


如何讓孩子敞開心扉,和父母做朋友呢?有個具體的容易落實的辦法就是“寫小魚”。怎麼寫?


例如:當我們發現一個人做了體現他個人特質或者優點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把它寫下來,寫在一張小卡紙上。然後送給這個人,讓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欣賞。如何言之有物的讚美他人?言之有物的意思就是要贊得有根據。你為什麼會那樣子肯定他,讚美他。而不是簡單的“你很棒”,“你真聰明”,那隻會讓人覺得虛假。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是小魚?

這要說說小魚文化——讚美的力量。

小魚文化源於海洋館訓練海豚的靈感。

緣由:海豚一次優美的跳躍過後,它總會從工作人員那裡得到一條小魚的獎賞。然後高興的潛入水底來做更精彩的表演。每一次給小魚,都是強化海豚的概念程式:跳動作=有魚吃。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就像海豚渴望小魚一樣,其實我們乃至我們的孩子同樣渴望一樣東西:


別人的認可跟肯定。


當一個人如果因為一方面的能力經常到肯定,那他在這個方面將越來越自信。這一點在孩子身上很容易體現。


這是小編我聽講座學來的。我覺得,無論學什麼,能學到極致最好,學不到,就撿拾對自己有用的,可以實施的辦法就好,形式不必完全依據理論。翻看著積累下來的“小魚”,感觸也很多。試試吧,管用。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03加油


為什麼最好是父母自己帶孩子?無論從年齡差距上,還是從能力實現上,父母都是最合適的人選。首先,自然親情。其二,溝通了解。第三,做孩子的榜樣。不是說隔代老人就不是好榜樣,不否定隔代老人很多是有大智慧的人,但時代畢竟發展迅速,隔代老人能給予的成長營養當做輔食可以,但主食還是需要由父母去做。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孩子們作為電子時代的原住民對媒介使用的依賴,絕大多數隔代老人是很難理解並操作的,更不要說學科知識了。不是有個一年級孩子,在爺爺奶奶家聽課,學了一上午的高中化學,做了好多圈圈叉叉的筆記嗎!父母是老輩和後代的銜接,二三十歲的年紀,上應知老一輩的光景,下應知下一代的前景,去學,先做個學霸媽媽學霸爸爸,才能給學霸當爸媽!孩子會帶著從父母身上繼承到的上進精神,加上自己新生代的衝勁,雞血滿滿的走好自己人生之路的。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要知道,一代更比一代強。後代把我們殘酷的拍在沙灘上的時候,根本不和我們商量。不要等到老了才懊悔,是自己把孩子壓制的還不如自己。


錯誤的,激進的雞娃,只能由叛逆還擊你一身血。好的傳承,好的榜樣,才是雞娃。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雞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