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海瑞像

01 海瑞一生,极度廉洁,死时遗产不够丧葬费

1587年11月海瑞在南京去世时,同官替他清点遗物,发现海瑞的遗产只有151两银子,绫、绸、绢各一匹,连丧事都是同官凑钱办的。

海瑞临死前三天,朝廷送来的工资多了七两银子,他立刻让人退回去。

明王朝的知县上京朝觐,惯例可以列支400两—1000两的银子做公务费,以便进京活动,京官也把朝觐年看成是收租的年头。海瑞在淳安任上两次上京,只用了路费48两银子。

海瑞节俭的名声遐迩皆知。有一次总督胡宗宪以传播特别消息的口吻告诉别人,说海瑞为母亲过生日,大开宴席,竟然还买了两斤肉。

海瑞做官几十年,一生清贫,没买过田,没放过债,没盖过新房子。

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海瑞被老百姓称作青天

02 海瑞被人敬仰,也被人遗弃

海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节俭官、清官、好官,这是中国老百姓对海瑞的公允评价。

既然海瑞在百姓眼中是一个好官、清官,那为什么当朝的嘉靖、隆庆、万历都不喜欢海瑞?为什么嘉靖将海瑞打入刑部大牢?同属文官集团,为什么文官要弹劾、排斥海瑞?隆庆、万历又起用海瑞,但时间都不长,海瑞被迫辞官又为何

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万历皇帝

海瑞给万历皇帝的奏章,被皇帝评价为“迂戆”。一位堂堂台谏之臣被皇帝如此评价,他的名声在文官集团中就可谓斯文扫地了,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可想而知

百姓眼中的海瑞和朝廷眼中的海瑞如此大的差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因为,对海瑞评价的多元、复杂来源于帝国体制和文官环境的复杂。

但大家公认的是: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

只是,这种精神,被人敬仰,也被人遗弃。也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

纵观海瑞的一生,因为他脾气秉性、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他和帝国的封建体制、当朝皇上以及全体文官不断碰撞、过招

在各种争执之中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全体文官集团接受为办事的准则。文官集团是实际上帝国的统治者,不为文官集团所接受,其实就是不为帝国所接受。海瑞被百姓敬仰,被官僚集团抛弃。

03 因一封奏疏,皇帝生气了:下令将海瑞逮捕,打入刑部大牢

1565年,58岁的海瑞任户部主事,官阶六品。户部是国家财政机关,主要政策出自尚书侍郎,具体办事的有吏员,像海瑞这样的主事一类的官却无事可做,也不必每日到办公室签到,大部分主事只是在“熬”时间,增加做官的资历而已。海瑞不一样,他每天都去办公室,坐在那里思考国家大事,越思考越伤心,于是就给嘉靖写了一封奏疏。

海瑞没想到,就是这封信,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

嘉靖看到海瑞的奏疏时,手猛的一拍桌子,嘴里喊道:“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

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嘉靖皇帝

旁边的宦官不慌不忙地跪奏:“万岁不必动怒。这个人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所以在递上奏本前就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吓的已经匆匆逃散。这个人是不会跑的。”

嘉靖听完,仰天长叹,又从地上捡起奏本研读。奏章的内容无疑都是事实,可就是从来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提起一丁点。

海瑞的这个奏章留中不发。嘉靖左思右想,气愤难平,于1566年2月下令将锦衣卫将海瑞逮捕到大牢。海瑞神色不变,饮食如常。

04 海瑞对嘉靖说:我早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

嘉靖死后隆庆继位。海瑞的声望已为整个帝国所公认,他是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也是极端的敢言。

海瑞在给嘉靖皇帝的奏疏中充分体现了他“极端敢言”这一特点。

奏疏中最具有刺激性的一句话“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已”。这个“直”文言文的意思是“正确”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嘉靖皇帝,虽然你贵为天子,但是普天下的官员和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是不正确的了。

这语气,别说是封建时代一言九鼎的皇帝受不了,就

是600年后我们这个言论开明时代的单位领导,恐怕也很难接受这样的批评。

05 如何安排海瑞的新工作,让新皇帝感到头疼

嘉靖去世,隆庆继位后,如何为这么一个脾气、秉性如此耿直,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模范安排新的工作,这就让文渊阁和吏部很头疼。

海瑞年轻时学习王阳明的理论,深受其影响,海瑞认为人应该言行一致,哪怕官俸低到无法养家糊口也不该收取“常例”。海瑞认为首辅申时行的以恕道待人是错误的,申时行处事原则“从中调剂,就事匡维”是和稀泥

海瑞不相信为人处世应有阴阳分别,他认为人要有远大理想,但不能屈服于现实,这被很多人批评没有着眼现实,不是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文渊阁和吏部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海瑞升官而不让他负责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

给海瑞个名,让海瑞享受相应的品级待遇

不久,海瑞调任兵部,任尚宝司丞,也就是管皇帝符玺的官。过了没几天,先后任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也就是管审判的官。又过了几天,海瑞的职务再有变动,升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也就是管接收文件的官。

自永乐皇帝建都北京后,南京名义上被称为陪都。除正德皇帝来过外,其他几乎没有皇帝在此处办公,南京也从来没有举行过全国性的大典。南京这里也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察院等,但是没啥事,南京实际上是退二线官员和失势官员的俱乐部。

因为海瑞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海瑞如果不能做具体的事,他心里面就发慌。所以,海瑞到南京任右通政,整天翻翻奏章,无事可干,心里自然是不满意的。

06 看海瑞如何向皇帝委婉的表达自己想当大官的想法

按照帝国考察京官

的惯例,每6年对全体京官实施一次京察。1569年的京察在年初就发了考核通知,凡属四品以上身穿红袍的官员都应当作出自我鉴定。

海瑞充分利用了这次机会,他很认真的撰写了述职报告。他说,皇帝(隆庆)您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对我又破格擢升。在全国20000多名文臣当中,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加迫切地要求报答陛下的恩典。

但是呢,我这人才疏学浅,现在的职务也只是专管查看呈奏给陛下的文书,看罢以后原封发送,既无财政责任,又用不着下左右全局的决心。哎呀,连这样一个位置我还不太称职,所以你们不如干脆把我革退算了。

海瑞阳求罢免,阴向吏部的官员要挟:如果你们真的敢罢黜我这样一个有声望的、以诤谏而著名的忠臣,你们必然不容于舆论;如果不敢罢黜我,那就请你们分配给我有实权的工作。

文渊阁和吏部终于向海瑞低头。1569年6月,海瑞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

海瑞一生总体而言做事方式很刚直,不拐弯抹角,唯有这次例外,述职报告先表示陛下对自己有恩,自己要好好报答陛下,但是自己没有掌握实权没办法报答陛下的恩典,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海瑞说,陛下你看怎么办,要不你给我实权,让我有机会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海瑞的这种要官方式和态度效果不错,容易让人接受——态度很“诚恳”、语言很委婉、方法很简单。不错,很值得在职场苦苦挣扎的你,好好思考。

07 海瑞如愿以偿,升任苏州巡抚,不料8个月后,却被弹劾

海瑞的目的达到了,6月份就去了苏州,他升任巡抚了。

苏州,这是全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承担者帝国10%的税收和财政,能在这个地方由非进士出身的人担任一把手,可见皇上在海瑞任职的奏章上画圈时,对海瑞寄于了多么高的期望。

但是,很遗憾,海瑞让皇帝失望了。海瑞没有完成皇帝交付的重任。在苏州,甚至来不及施展他的全部才华,仅8个月后,也就是1570年,他就被监察御史弹劾,满朝文武无一人为之辩护,海瑞被迫辞职。

这一年,他57岁,壮志未酬,便被大地主阶级撵下台。他离开苏州时,苏州老百姓沿街哭着送别,有些人画了他的像供在中堂里。

08 海瑞含泪挂冠而去,回乡闲居,72岁再返时,激情已不再

海瑞含着眼泪,告别了他政治生涯的最高点,开始了他在海南15年的闲居生活

等到1585年,朝廷突然想起帝国还有这么一位道德模范,于是重新起用海瑞,只是太晚了,这一年海瑞已经72岁,上帝留给海瑞为人民做事的时间已经没多少了。


反思一:帝国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岂有不亡之理

1587年,海瑞病逝,南京的百姓非常哀痛,市面停止营业,白色衣冠送葬的行列,夹着江岸悼祭哀哭百里不绝。

百姓为失去海瑞这样一位清官而哭泣,但哭声无法唤醒帝国改革旧制、减轻剥削、缓和阶级矛盾的决心,更无法规划出实现宏伟蓝图的路径,帝国仍以由四书五经和无数的礼仪构成的强大历史惯性继续前行。

大部分官员只关心自己能否升官,当更大的官,获得更多的“常例”。百姓是否能“丰年不饿肚子、凶年不填沟壑”,则不在官员的考虑范围内。

这样的帝国岂有不亡之理。

海瑞死后57年,也就是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帝国终于灭亡了。


反思二: 海瑞的直性子,得罪职场全体同僚,带来了严重后果

他被百姓称为青天,却2次遭弹劾,失业15年,以史为鉴,4点反思

戏剧中海瑞充满智慧,现实中的海瑞却不能以恕道待人

1570年,海瑞在苏州巡抚任上被迫辞职回乡,在给皇帝的奏疏中,他说“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可以想象,海瑞当时很愤怒,情绪化的谩骂廷臣:满朝文武,都是妇人。

用“妇人”骂人,这是封建时代的错误看法,而且把满朝文武一概骂尽,至少也是很不策略的。

此刻以“妇人”骂人的海瑞和8个月前向朝廷要官的海瑞简直判若两人。这个海瑞没有城府,口不择言,所以这个海瑞失败了;8个月前向朝廷要官的那个海瑞懂得有进有退、有阴有阳,所以那个海瑞成功了

这个海瑞用“妇人”骂朝臣,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是,海瑞在文官集团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

也致使,此后海瑞偏居海南闲居长达15年,而无人伸手搭救。

此一事,可管中窥豹。我们也似乎从海瑞的成功与失败中找到答案了。

在官场、职场,如果像海瑞一样不懂变通、不懂委婉表达的直性子,那么被单位边缘化、领导疏远化、同僚冷漠化,闲赋在家就是清高自大者文化属性惨淡命运结局的必然。

反思三: 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才华与正直的关系?

海瑞人生的功过是非我们我们不做结论。单说海瑞向隆庆皇帝要官的这个策略,却值得我们在职场上的每个人学习:也许你很有才华,很有本事,但也不要抱着自己怀才不遇明领导的思想说话和做事。正直固然是个人的好品质,但也不要以此自我慰藉而搞得自己“四面楚歌”,其实能够委婉表达意见也是一种能力,而把事情做成功才是真正的能力。

历史不可假设,但身处职场的你却需要吸取海瑞做其他事情而失败的教训。这就是我们说的以史为鉴吧。

海瑞是一个聪明的、廉洁的、正直的官员,他三次骂皇上、两次被弹劾、闲赋在家15年,从政生涯很短暂,令人扼腕叹息,值得反思的是:

海瑞的个性与帝国体制冲突不断,致使自己头破血流,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节,乃至于心灰意冷,拂袖离去,整日坐在海边听涛声。如此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未能更好地把他的全部智慧用在缓和帝国的阶级矛盾、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上。对此,我们深感痛心。

反思四:前车之鉴,钟声为你而鸣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暮然回首,两鬓已斑白。叹息何有用?海瑞空有一身才华却未能建功立业,这是海瑞的遗憾。我们要深刻吸取海瑞的教训,对人不求全责备,对事实事求是,能够容人,以恕道待人,团结同志,刻苦努力,志在当下,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不愧对这美好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