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古代史都是真實的嗎,這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呢?

熟悉的味道night提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下面我說說我國古代歷史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首先,我國每一個朝代都會為上一個朝代修史,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史官制度。中國古代史官建置甚早,這是官修史書傳統的基礎,也是中國素以史學發達著稱於世的原因之一。

據《周官》、《禮記》等書所記,古代所置史官名稱甚多,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別。史官職責亦各有異;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這說明史官對所記之事是有選擇、有區別的。從確切的文獻記載來看,周代的史伯是一位很有歷史見識的史官,《國語·鄭語》記他同鄭桓公論“王室將卑,戎狄必昌”、諸侯迭興的談話,是先秦時期很有分量的政論和史論。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都設置了史官,這是同西周末年以後各諸侯國國史的撰寫相關聯的。《左傳·昭公二年》記晉國韓宣子聘於魯,“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為王也。”這說明史官又有保管歷史文獻的職責。春秋時期著名的史官,晉國有董狐、史墨,齊國有齊太史、南史氏,楚國有左史倚相等。隨著各諸侯國權力的下移,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一些大夫和具有特殊身份的貴族,也有史臣的建置。如周舍是晉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他的職責是“墨筆操牘,從君之過”。秦、趙史官,又有御史之名。

秦國還有太史令之職,史載:秦太史令胡母敬以秦篆撰《博學》七章。先秦史官,名稱繁多,職掌亦甚廣泛,由漢至唐,又有許多變化。漢承秦制,至漢武帝時置太史令,以司馬談任其職。談卒,其子司馬遷繼其任。司馬氏父子,是為西漢著名史官。其後,知史務者皆出於他官,而太史不復掌史事,僅限於天文曆法職掌範圍。這是古代史官職責的一大變化。東漢時,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蘭臺令史之職撰述國史。

三國魏明帝置史官,稱著作郎。晉時,改稱大著作,專掌史任,後增設佐著作郎。南朝梁、陳又置修史學士(亦稱撰史學士)之職。十六國、北朝,大多設有史職,或有專稱,或雜取他官兼任。其體制、名稱,多源於魏、晉而有所損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史學形成多途發展的趨勢,而歷朝“正史”撰述尤為興盛,故史官當中名家輩出,被譽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

綜上所述,我國曆史就是這麼被記載流傳下來的,大家有不同見解的歡迎留言評論探討。


鹿師傅閱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記述最為完備的國家。在歷史學領域我們的先輩為今人留下了舉世罕見的豐厚遺產。但是我們在翻閱史書時也不禁有一些疑問:我們看到的古代史都是真的嗎?這些珍貴的史料又是如何流傳下來的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己的認識為大家淺談這一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是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嘔心瀝血之作。這部史書能夠跨越千年和今天的我們相見,實際上背後有著血淚凝結而成的故事。

司馬遷

司馬氏先祖就是周王朝的史官。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秉承家族精神,把修撰史書視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一心繼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希望能夠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為後人流傳一部完美精緻的信史。所以《史記》的準備工作在早在司馬談生前就已經開始。司馬談對司馬遷的影響可謂巨大,他對兒子司馬遷寄予厚望,在臨終前將撰寫歷史的使命傳承給司馬遷。所以,司馬遷此生最重大的任務之一,就是完成這部中華民族歷史上劃時代意義的大作。

但是,偉大作品的誕生總是充滿苦難和曲折。撰寫《史記》之初,漢武帝劉徹在翻閱《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的部分內容時,認為司馬遷的撰述有損自己的“偉大形象”,龍顏大怒,立即命人銷燬了這部分材料。

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將之後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敗被俘,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叛降,應當對其全家誅殺。只有司馬遷上書,稱李陵的失敗是由於“矢盡道窮,救兵不至”,敗在敵人的優勢兵力之下,極力為李陵辯護。司馬遷這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釋卻被漢武帝曲解為諷刺自己用兵不當,加上之前司馬遷的作品已經惹怒漢武帝,武帝正好此次李陵案為藉口,將司馬遷投入牢獄,以欺君之罪對其判處死刑。當時的死刑可以以腐刑或繳納金錢衝抵。但司馬遷拿不出這筆鉅款,只得接受腐刑。腐刑對於一名有抱負有地位的男性,而言,某種程度上比赴死更令人屈辱與不甘。但司馬遷毅然決定接受這樣令人苦痛一生的無妄之災,完全是因為他仍然希望完成父親臨終前要他修撰歷史的千秋大業。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何其雄壯的語言!司馬遷自己也知道《史記》不會被當朝統治者所容忍,於是吩咐後人“藏之名山”,將來局勢變好,再向世人公開。

《史記》明萬曆刻本

可以說,《史記》誕生的故事,就是中華民族曲折複雜歷史的縮影,它本身就是一個震撼世人的傳奇。知道了《史記》背後的這些故事,當你再次翻閱這部偉大的著作時,可能內心的觸動與溫情,會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

司馬遷:史記

劉乃和:司馬遷和史記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

回答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南京大屠殺文獻史料叢書》專卷《南京大屠殺與西方國際友人》撰寫工作、“太陽光輝暖十月”毛主席視察十月村口述史專訪、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語言學家沈孟瓔女士口述專訪等。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季我努學社


這一點是要分開來看的,答主所學課程中有一門中國檔案事業史,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明白,中國史籍中的公開場景和著名人物的細節,比如朝堂召對,皇帝出遊等發生的具體事情,甚至皇帝與妃子的曖昧對話細節,都是基本真實的。

中國古代在商周時期就建立起了全套史官制度,皇帝,大臣們的活動都會被隨行的史官詳細記錄。比如戰國時期秦趙澠池之會,秦王和趙王都帶了史官,一個讓史官記錄趙王為秦王鼓瑟,一個讓史官記錄秦王為趙王擊缶。但實際上史官將整個事件的細節都記錄了下來。在秦漢之後,史官制度的完善已經到了皇帝晚上臨幸哪位妃子都要被記錄的程度,龍床之前,總有一個小太監要在旁邊記錄,那年那月那日皇帝動了多久,妃子叫了幾聲......

如果牽扯到一些史官沒有在場的活動,以中國史官的尿性,能少一字就不會多寫一個字。漢武帝時期,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得生回朝,這麼一件大事,史記裡有關這場戰役的具體細節就是“漢軍射敗之”。還有關於宋太祖臨死前與他的弟弟究竟發生了什麼也是沒有細節的,正史沒有記載,至於燭光和斧影以及其他細節都是野史的腦補。從史記上來看,漢朝之前的內容都比較粗略,少有具體細節,但是武帝朝的事情就很詳細,原因無他,作者本人經歷了武帝朝大部分事情。

對於沒有完善史官制度的國家,其記載的細節就很玩味了,典型者比如記載羅馬歷史的《塔西佗編年史》,距離羅馬時期已經數百年,而且這其中沒有任何可靠地史官記錄來佐證,《塔西佗編年史》中的細節要麼是根據傳說附會而來,要麼就是塔西佗本人的腦補再創作,與中國古代詳盡的史官資料沒有可比性。這也為什說西方無信史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