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坐月子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产后活动,指孕妇在妊娠后通过一个月或者数月的时间来调养恢复。传统习俗认为如果月子没坐好,可能对产妇终身的身体素质都有影响。

现在社会学和医学也证实,坐月子是协助产妇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节时期。坐月子的方法非常多,百家争鸣各执一套说法,那么要注意哪些才不会得“月子病”呢?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1、忌刷牙

一些老一辈们总说“生一个娃,掉一颗牙”,因而主张产后不能刷牙的观念。然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孕妇怀孕之后,由于体内需要孕育胎儿,因此所摄入的营养并不是完全供给给自身代谢的。

这导致了许多孕妇和产妇在怀胎和分娩时缺乏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身体在缺乏维生素之后容易导致口腔出血,牙龈充血水肿,而缺乏矿物质会让体内的骨质和牙质钙元素流失,骨密度齿密度下降,造成牙齿松动的情况。

如果在月子期忌刷牙,高无疑问会让牙齿的细菌繁衍加大,反而更容易导致龋齿,牙齿脱落等口腔疾病出现。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2、不能喝水

产后不能喝水,否则会导致内脏下垂等,这种说法不对的。

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其讲导致产妇体内电解质紊乱,肠道干燥导致便秘等问题的出现,再加上产妇刚生完小孩,身体免疫力较差,甚至可能出现脱水休克等危险。

实际上产妇产后2周内只是建议不要喝太多水,因为产后产妇的各个器官由于分娩导致的形变需要时间恢复,饮水过度会导致器官水肿使其恢复受阻。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3、产后不宜洗头洗澡

过去生活条件较差,冷风吹进居住的地方,保暖措施不完善,导致产妇洗澡洗头后由于保暖条件不足,容易使原本就较差的体质增加感冒的机会。

然而以现代生活条件来看,及时保暖,洗澡洗头之后及时干燥身体,非但不会容易生病,反而因为身体的清洁减少了其他病菌入侵身体的机会。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坐月子应该注意做什么

1、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果

一方面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差,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另一方面由于在怀孕阶段和妊娠后这段时间,新妈妈们的锻炼甚至活动都是非常少的,长期下来容易导致便秘,痔疮等疾病上身。

2、注意情绪变化

刚刚经历完紧张的怀胎和分娩,产妇的精神极度放松。但是由于对哺育婴儿的担心和不适会导致新妈妈出现消极的情绪。这个时候家人的鼓励等精神关怀是很好的帮助。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3、排尿与排便

有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尿储留的情况,因此新妈妈们在产后需要注意,产后4小时应排尿,尽早小便。

如果遇到排尿困难或担心排尿引起疼痛,可以选择坐起排尿,适当用温水熏洗外因。

4、定期检查

怀孕期间定期孕检,分娩后也应定期体检。新妈妈刚分娩完,身体免疫力较低,生殖器也处于恢复状态,因此可定期到医院检查自身身体恢复情况,防止遗留病症。

“坐月子”很重要,但要避开这3个误区


坐月子对于产妇来说确实是个调养身体的关键时期,但是也是需要科学对待,切忌陷入传统的坐月误区,同时要保持身心愉悦,促进内分泌的正常,这才是坐月子的健康之道。

#她健康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