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也是儒学大师,怎么感觉在当时不受儒家欢迎呢?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荀子是我国平代的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虽然荀子的成就很高,也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代大儒,有人称他是最伟大的政治理论家,但是也有人认为荀子是儒家的异端,所以其学说不被儒家所重视,同时也不被统治阶级所重视。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荀子是哪里人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的出生年月不祥,大约是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也有说荀子是生于公元前330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荀子是战国末期的赵国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南部人,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荀子为荀卿,汉人避宣帝讳(宣帝名询〉改称孙卿。荀子一生中到过很多地方,主要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进行讲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北,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荀子在晚年赴楚,春申君用荀子为兰陵令,后荀子废官居兰陵著书而卒。

荀子著有著名的《荀子》一书,现在《荀子》一书存三十二篇,其中《大略》等最后六篇也可能是荀子的门人所记载的。

荀子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荀子把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髙度。荀子的学说思想与儒家“天人合一”说针锋相对,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主张“天人相分”。荀子一生在政治上都没有受到重用。

荀子否认“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指出“学不可以已。靑,取之于蓝,而谗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学而知之”。在人类本性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沦”,反对孟轲的“性善论”,批判“先知先觉”和“良知”“良能”。

班固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賦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汉书•艺文志》),把荀子与屈原同列为辞賦之祖。屈原作品尚无賦名,以賦名篇最早见于荀卿。其艺术价值虽然不髙,但他开创的賦篇问答体,却成为汉陚普遍采用的形式。清朝王先谦著有《苟子.集解》。《史记》有传。

荀子不被儒家重视

荀子被后世称为一代大儒,地位十分的高,荀子对于后世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后来的宋朝,元朝,明朝时荀子曾经从祀于孔庙;但是荀子的性恶论却曾经抨击孟子,从宋代以后也曾经受到不少的儒者的批评,甚至荀子还被认为是孔门的异端,还有人将荀子认为是法家人物。

荀子不被统治阶级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氛围比较开明,文人学者无政治迫害之忧,从而形成了诸子并存、百家共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当时,儒有孔子、孟子、荀子,道有老子、庄子,法有管子、韩非子,墨有墨子、晏子,至于其它杂家则数不胜数。荀子上承于孔子,下启韩非子,其思想地位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但自秦始,他的学说就没有受到重视。

秦统一天下之后,惧天下文人之多议,故“焚书坑儒”以堵天下文人之口,儒家学说受到了沉重打击。至汉代,武帝刘徹听从董仲舒的建议,一改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独尊儒术。孔孟之道深爱世人器重,儒家典籍也倍受推崇。汉时,曾立博士以讲研孔子、孟子的学说,因此《论语》《孟子》等书得以传习不绝,儒学大家也多为之注释。唯独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及其学说并没有随着儒学的独尊而受到重视,读其书者甚寡,晓其说者颇鲜。至唐代,大理评事杨倞深感《荀子》“编简烂脱,传写谬误”,于是博求诸书,推寻义理,始为《荀子》作注。到了宋代,荀子的学说更是受到世人的诟病,攻击者益众,荀子的地位更是与儒学的显赫有着天壤之别。

荀子的著作最初是以单篇流传于世的,至西汉成帝时,经刘向整理校定编次,始汇集成书。据刘向《孙卿书录》所言:“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荀之所以作孙,是因为荀、孙语音相近而转之故。唐杨倞据12卷本《孙卿新书》作注,因见文字烦多 ,始分为20卷,并改书名为《荀子》。杨注以后,《荀子》的写本系统在流传中逐渐分化出两个版本系统:其一为北宋熙宁监本(《荀子》最早的刊刻本)的祖本;其二为监刻《四子篡图互注》本的祖本。熙宁监本虽有台州本、浙北本等翻刻本,但流传不广。元、明时期众多版本多以《四子篡图互注》本为底本。至清时,卢文弨、谢墉以摹抄的浙北本为底本,参照元刻《篡图互注》本等本合校而成谢刻本。此本不主一本,兼采众说,择善而从,成为当时比较完善的版本。

但终因底本未善,失校在所难免,讹误之处尚多。此时熙宁监本系统的台州本在本土失传很久。光绪年间,杨守敬随黎庶昌赴日本时,从岛田篁村处见影摹的台州本,即依原貌精工影刻,台州本的原貌才得以重现中国。清王先谦以谢本为据,又取台州本等诸本相校,得若干条例入注文,但正文基本上同于谢刻本。今之《荀子》通行本,多以王先谦为底本。从《荀子》一书的流传过程也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荀子》脱衍讹误甚多。我每读《荀子》,常以其正文多桀误为恨,闲暇之时,亦热衷于《荀子》一书的考证。

唐代思想大家韩愈曾评价《荀子》一书为“大醇小疵”。所谓“小疵”,概以荀子言人性为恶之故。荀子之学说,议兵则论仁义,富国则用儒术,强国则讲道德,喜劝学重修身,其宗旨大抵本于孔子之学。后人因其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而抛弃其学说,实不可取。荀子虽然上尊孔子,然于孔子之思想,并非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他更注重从本质意义上对孔子的学术概念进行诠释,他的法后王的思想,也为法家的重要代表韩非子提供了理论依据。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韩非、李斯等人虽为荀子的学生,但他们的学说又不局限于荀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人之所以攻击荀子之说,大多源于他的性恶之说,或以韩非、李斯之辈而责其师学不正。但我认为荀子之学不受世人推崇,不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的无神论的天命观。自三皇五帝以来,统治者皆以天子自居,统治天下皆谓受命于天、得天所命。

百姓日久,也皆以为统治者是上承天命,贵为天之娇子。文人学士对此也深信不疑,独荀子不以为然。荀子在《天论篇》中言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无神论的天命观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左,又怎么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呢?所以他的学说虽然多承于孔子之道,但不利于统治阶级的愚民统治,故此历来不受重视。 





猫三叔


荀子不受欢迎是很正常的,你看看的他的主要思想就知道,虽然他也是儒家,但是他的思想和“孔孟”两位是完全不同的,说的不客气一点,他就是儒家届的“异类”。

孔子和孟子出生比他早,相继发展了儒家的经典思想,重要的是发展的学生多。

荀子比他们两个出生的晚,“先入为主”,所以在时间上,荀子不占优势,加上他的思想,和经典的“孔孟”思想,有很多冲突和矛盾的地方,所以你们说,“儒家圈”能欢迎荀子这样的人吗?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荀子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也影响很大,下面简单来聊聊荀子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往事。

荀子生平故事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荀子虽然出生在赵国,但是他的思想,不被当时的赵国重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所以荀子决定换一个国家试试。

当然,其实像荀子这种人才,想要“出国发展”,还是有点难度的。

所以荀子在五十岁的时候,才离开赵国,按照这个年纪,对古人来说,已经是垂暮之年了。

荀子去了齐国,但是当时齐国的情况,让他很尴尬,就是孟子刚刚去世不久(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国是孟子的地盘,人家直接在这里干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你荀子不过是一个刚刚进来的新人)。

果然,荀子推行的思想和孟子差的太多了,齐国人可能一时间没办法接受,结果根本没有人搭理他,甚至还有孟子的学生攻击他。

好在当时的齐王比较赏识荀子,认为他的思想很有前瞻性,和孟子的不同,所以大力支持荀子,这样荀子才在齐国站稳了脚跟。

但是不喜欢他的人,依然不喜欢,荀子也不甘示弱,一把年纪了,还是勤奋钻研,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很多思想在后世得到了证明,堪称是伟大的思想家。

当然,这都是后话,就像当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一样,虽然后世证明是对的,但是在当时,真的是没办法接受。

后来齐王去世,新上任的齐王,不是很赞成荀子的思想,所以荀子就被赶了出来,被楚国的春申君收留,但是很快就又被冷落了。

可见,荀子的这一生,还是很不得志的,不过大家不要以为故事到这里就完了,荀子虽然没闹出多大的动静,但是他的两个学生,一个李斯,一个韩非,在以后的历史上大展拳脚,给荀子挣足了面子。

荀子一生有这两个学生,足以在地府,和“孔孟”两位“比划几招”,可以说是非常让他骄傲的事情。

荀子究竟说了啥?为啥被当成“异类”?

我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这个回答还获得了青云奖,下面是链接,大家可以看一下。

https://m.zjurl.cn/answer/6778720200482095367/?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78720200482095367

在这里大家能看到,人家“孔孟”主张的是“性善论”,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你们说,这是不是“对着干”?

关于这个理论,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在齐国的时候,作为“引进人才”,加上齐王的赏识,自然是要经常举办“学术论坛”的。

在一次“学术论坛”交流会上,荀子有点“狂妄”,他公开羞辱孟子及其“性善论”。

关于“行善论”和“性恶论”,大家可以参考我上面那个青云回答,其实这两种说法,本身都没有特别大的漏洞,所以荀子和他们辩论,我是很支持的。

但是荀子,不能公开羞辱孟子吧?这好像有点托大了,面对这种狂人,大家肯定是很反对他的,虽然大家嘴上说不过荀子(毕竟荀子是和孟子一个级别的人物,这些后辈在“舌战”上,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大家知道,太狂了肯定不好。

还有,孟子强调个人自由,注重用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荀子则强调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换句话说,这就是“宏观调控”加“市场自由贸易”啊,可见荀子的思想真的很先进,但是和当时的主流对着干,肯定要被打入“冷宫”)。

还有,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个倒还差不多,孔子也是不语“怪力乱神”的,但是人定胜天也不是孔子所主张的)。

总结:所以说,并不是荀子的思想不伟大,而是他的思想有“超前性”,不能被当时的主流思想所接受,当时“儒家圈”是把“孔孟”的思想奉为圭臬(事实证明,却是很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荀子和人家对着干,先进的思想在当时的时代,又得不到很好的证实,所以肯定不受“儒家圈”的欢迎。


太行山下小小强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对各家都有所批判,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可是他对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的质疑和对立,所以他在当时以至后来并没有受到人的欢迎,而且还受到有些学者的抨击。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辞赋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与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完善和创新,却又有批判性的总结。最为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论直接相反。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善性,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最令有些学者对荀子的反感,那就是荀子身为儒家的传承者,都培养出两位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荀子也因其弟子与他的背道而驰,令很多学者怀疑他是否属于儒家学者,在中国历史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攻击。

儒家敬畏“天命”,天、天命、天道,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注的问题。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规律化。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之心。天是自然天,并不是神。宇宙的形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其迷信天的权威,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类服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主宰自然世界。这也是人类早期人定胜天的思想的萌芽。

荀子讲圣人,又希望借圣人的道德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圣人的重要作用,在于他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体,博采众长,吸取道家、法家及各家之精华,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正因为与众不同,才被一部分人难以理解。


朱八戒CC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对各家都有所批判,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史学界将荀子归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儒家代表人物。然而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中始终没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呢?事实上荀子的思想体系和孔孟有极大不同,相反倒也法家思想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且他最著名的两名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代表人物。实际上儒家思想至迟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分野:中国传统的主流儒家是奉孔孟之道为正统的,然而荀子在推崇孔子思想的同时又对孔子的思想又有很多的质疑和对立。所以荀子实际上是儒家之中的一个另类,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偏法家的儒家代表人物。这和孔孟一派的思想就显得有些不同,也正因为如此也不太被后世的儒家弟子所认同。

荀子曾到访秦国并留下这样一段话“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秦国山川险固、民风淳朴、吏治清明。这还是后世史书中那个虎狼之秦吗?此时已是商鞅变法之后的事了,难道说奉行法治的秦国在荀子这个儒家代表人物眼中更实现了儒家眼中的教化?

荀子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就源于他在儒家内部相对特立独行的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孔孟的思想体系被视为儒家的主流思想,而荀子的思想体系几乎和他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立论上。我们知道孔孟之道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就说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而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事实上荀子和孔孟一样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孔孟认为人性本善,因此教化很容易就能深入人心;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但不能任由恶行发展,所以要用教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荀子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在荀子看来:所谓人性自律是虚无缥缈之物,构建社会体系必须依赖制度管理,从这点而言荀子思想的确有和法家契合的地方。这也就是不难解释荀子对秦国的看法了,因为在荀子看来:只要能建立一套导人向善的机制,至于用礼仪教化的手段或是刑法威慑的手段并不重要。

荀子“人性本恶”的人性观来自于他的“天道自然”的天命观。孔孟思想将天命人格化——所谓天命自我民命,就是说天命由民意体现,这对促使君主尊重民意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荀子却认为:天行有常、天道自然——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命只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不会对世人格外好或者格外坏。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规律化。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之心。天是自然天,并不是神。宇宙的形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人在天命面前是无所作为的,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荀子讲圣人并希望借圣人的道德教化使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从而达到”以至于善“的目标。荀子认为圣人的重要作用在于他能“使天下皆出于治”,礼法并举,王霸统一。可以说荀子的思想其实以儒家为主体,同时吸取道家、法家及各家之精华,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体系。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使其显得与各家各派都有些格格不入。

荀子一生有韩非、李斯这两个著名弟子:一个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另一个则是用法家思想构建大秦帝国的实践者。按说有这样两个举世闻名的弟子应该是荀子的骄傲,然而荀子这两个弟子都是典型的法家人物。在诸子百家之中儒家和法家之间的对立是最为尖锐的,然而身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却培养出两个举世闻名的法家弟子,这本身就体现了荀子思想中偏法家的一面。后来被视为儒家正统的孔孟之道所提倡的是一种仁爱,也就是让统治者用德行感化人民。而法家呢?却是提倡一种霸道,也就是让统治者用刑法来驾驭人民。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荀子的学生不一定要走老师的道路,但在当时门户之别是被看得很严重的。在当时儒法对立的背景下身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培养出这样两个法家弟子自然是不被儒家内部的主流群体所认可的。那么为什么培养出韩非、李斯这样两个法家子弟的荀子会被视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呢?荀子的”性恶论“不是与法家思想更为接近吗?应该说荀子思想的立论基础是接近于法家思想的,但他给出的解决之道却不同于法家:荀子终其一生都强调礼教乃是治理社会的最佳良药——与其用鞭子驱赶百姓,不如用道德教化百姓,使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夫妻和顺、朋友诚信等礼仪规范真正内化于心,所以荀子被后世认为是儒家代表人物。与此同时荀子又主张对那些不愿遵从礼教,执意作奸犯科伤害他人的人则要使用律法惩处,乃至以法行诛,这是他和法家思想相似之处。总而言之:荀子的思想介于主流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之间——相比主流的儒家思想,他看到了礼教将一切希望寄托在人性自律上的不靠谱;相比法家思想,他又不主张严刑峻法,以暴力手段治理天下。

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看来: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一个国家也不能纯粹使用暴力专政的手段进行治理,实际上法治与德治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在他那个年代是极为超前,也许正因为超越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理解程度,所以才导致不被接受认可。


荀子思想的超前性还表现在他的历史观:主流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复古的——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为复兴周礼而奋斗,其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也树立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精神。然而大河之水不可倒流——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类历史乃至整个生物进化历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正所谓三代不同法,便国不法古。荀子最先意识到这点,所以他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荀子的”法后王“思想打破了人们对旧时代旧制度的迷信,提倡积极的改革创新,这就和孔孟的”法先王“思想形成对立。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当时学者都能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使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也没对荀子的地位造成太大影响。

汉武帝表面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汉代的政治是”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型政治,这实际上就与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是契合的。我们现在常说一句话叫”汉承秦制而有所更张损益“:汉朝并不是像秦朝一样实行绝对的法家制度,然而所谓的”独尊儒术“其实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实际上汉朝的政治体系更接近于荀子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兼采儒家与法家之长的政治体系。汉代尽管在表面上奉孔孟为儒学正统,然而实际上汉朝也并不排斥荀子。荀子的地位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下降其实是在宋朝:宋朝出现了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理学。事实上宋代以后的儒家思想其实已是一种理学化的儒家思想,正是理学的诞生使孟子被推崇为亚圣。被理学树立为亚圣的孟子思想也就被理学者视为不可辩驳的真理。偏偏荀子当年就辩驳过孟子的思想,而他的礼法并用、王霸兼治思想在理学者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言论。理学的某些观点也许有一定可取之处,然而理学的思维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高度僵化教条的体系。儒学的理学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走向僵化保守的过程,其典型特征表现为:机械性教条性地尊崇所谓”圣人之道“,拒绝排斥一切改革创新之举。在这种形势下荀子思想自然被已高度理学化的儒家学者所排斥。荀子这个儒家的另类人物始终不能被的被封建专制时代的大部分儒家学者接受,只有零星的几个儒家学者会对他进行赞扬,但就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石子了,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无力改变全局。 直到近现代随着人们逐渐打破思想禁锢才开始重新研究荀子的思想,荀子这位被正统儒家冷落的人物开始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发现我们现代的一些治国理政思想、经济运行思想是与荀子思想有契合的,至此荀子的地位才开始渐渐上升。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应邀简答:我们的先贤名士带“子”字辈的有很多人。也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先贤的开明思想睿智要认真研究,学习传承弘扬。

对于在那个历史阶段谁的重视大小,我看没有多大的厚非。这也充分证明在那个历史阶段,我们民族的祖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阿祥79874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大儒,也是李斯和韩非两位大佬的老师,但是为什么他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历朝历代,都不被许多儒生所接受呢?

总结的话,其实就是他和所有儒家正统对着干。

1.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这就遭到了很多的不待见。

2.荀子认为,需要维护社会的不平等,有分工。但他不认为这种不平等是绝对的,王侯将相也可贬为平民,这就触犯了贵族的利益。

3.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白了,就是鬼神都是骗人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他的理论无疑是先进的,但是一定是不被接受的。

4.还有在性格上,荀子喜欢争论,还争论的有理有据,别人说不过他,就让别人不舒服,别人也不待见。

5.荀子的思想遵从儒家,却又有着法家的味道,在当时堪称儒家中的法家,自然不受待见了。




洛侃侃


小时候,荀子是个很听话的读书人,随着年龄渐长,他个性中叛逆的一面显露无遗。著书立说的时候,他勇敢地对传统儒学进行革新;生活中,他变具有批判性。在与人争论时总是讲大道理,总想着说服对方,任何事情都想争论一番,颇有“大家”之风。

荀子出生在赵国,但是荀子却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因为他勤奋好学,自我研究的很多东西都不被赵国统治者所重视,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来说可是沉重的打击,怀才不遇,这不单单对于荀子,而是对于所有有识之士都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啊。

在荀子五十岁那年,他决定离开赵国。荀子在想哪个国家可以收留他,百般思索下,荀子决定去齐国,齐国在当时虽然有些没落,但是,不管怎么样,毕竟以前强过,根基还是在的。并且荀子的偶像也是在齐国的。所以齐国是荀子最好的选择,这个国家是一个能够收留自己的地方。

有人肯定会疑惑,荀子的偶像是谁呢,那就是带领齐国发家致富的姜子牙。姜子牙带领齐国,从一个无名小国,实力弱小,随时可能被大国侵略的国家,变成了一个霸主国家,春秋时期的五霸才有了齐国的一席之地。可以说姜子牙在齐国的地位与作用相当于商鞅在秦国的地位。

姜子牙的种种事迹荀子都烂熟于心,在他打算去齐国前,他便有了一个小目标,用自已的学识和理念,帮助齐国重现辉煌。他一路往东,翻过秦岭,经过数月的艰苦跋涉,终于穿越中原大地,来到传说中的齐国。对他而言,这将是自己的才华大放异彩的地方,他将倾尽毕生所学,让这里再次繁荣。

但是一到那里,荀子便遇到了麻烦。当时孟子刚刚去世不久 ,齐国上下流行的也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荀子去那推行他的思想时,受到了很多阻力,在齐国人看来,荀子时一个异端,他的思想也是歪理邪说,根本没人鸟他,但是,这不影响荀子,毕竟所受到的冷落也不少了,早就习惯了。

虽然荀子也奉孔孟为师,因此他和其他人同为儒家,但他跟传统儒学“性善论”的观点不一样。在荀子看来,孔孟的思想都属于那种理想化的,现实中很难达到,不过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罢了。荀子不同,他推崇的时性恶论,认为人们应该真实的去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停留在理想化的思想中。这在当时齐国人哪里接受的了,所以一开始的阻力真的大。

荀子的思想其实挺有想法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这种欲望就是占有感,想什么都得到,想要克服这种欲望,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克制。总之,这个世界靠人为努力,是可以治理好的,不要什么事都看老天的脸色,或靠个人自觉。

在一次学术论坛上,他甚至公开羞辱孟子及其“性善论”,认为自已才是孔子的正宗继承人。这个来自异国的老头,简直狂得没谱。但是,别忘了,荀子的怼人功底可不是盖的,只要有人反驳他,他就跟那人讲道理,还讲的头头是道,让人无从还口,这才是荀子最厉害的地方。

为什么荀子的思想在当时不受待见,却还能再齐国混下去呢?原来齐国的君主特别欣赏这种思想,感觉这种思想很前卫,很有特色。齐王认为他有能力对孔子以来的百家争鸣进行历史性大总结,称他为“最为老师”,也就是在所有专家学者教授中,最牛的那一个。

当时荀子提出的君舟民水学说,齐王更是非常喜欢,都想把荀子封为宰相了。可惜啊,社会舆论压力大呀。齐国人民包括很多官员都不赞同荀子这种异端思想的,要是封为宰相,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骂齐王瞎眼呢。思索之下,齐王决定让荀子在齐国“皇家学院”里担任“校长”一职。这还是让很多人惊讶不已啊。觉得齐王这个封的有问题,这个荀子凭着歪理学说居然能当这么高的官职。社会舆论还是很多,齐王也顶住了压力,心中也在想,还好没封宰相,要不然压力更大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荀子也慢慢证明了自己。他的很多“歪理学说”还是有他的建设性作用的。也就是是在这里。荀子培养了两个得意弟子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这两个人可是帮助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重要人物啊。荀子一生能出这两个徒弟,也算是值了。

后来啊,齐王退位,信任齐王对于荀子的学说不以为然,很多其他流派的人就煽风点火,落井下石。荀子一下子丢了饭碗,幸好被春申君收留。

春申君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总想造福天下百姓,荀子跟他见面时,正处于一生中最丰富完满的境界,他们在一起唠嗑喝酒的故事,完全可以写一本厚书。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场景,就是因个知己在一起看对方、看世界。







风吹屁屁臀微凉


毛泽东主席对孔孟和荀子有一个评价,说孔孟是唯心主义者,荀子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提出人定胜天的理论,就源于荀子的思想。

荀子是儒家人物,但荀子却能入之于儒而出乎于儒,他兼采诸家,不收一家一人之所囿,思想更为开张宏阔,言论更为光彩犀利,提出了“天行有常”“人定胜天”“性恶论”等思想见解,这些见解显然与传统儒学观点相悖,因而不受儒家欢迎,认为他是欺师灭祖的叛徒。

荀子的天道自然观与儒家的礼法制度

荀子曾三次担任以黄老道学为主导的“稷下学宫”的祭酒(校长),稷下学宫是齐国继西周王室之后,创建的天下第一所官办大学,是百家争鸣的策源地。在学宫存续的150年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稷下学宫虽以黄老之学为主导,但提倡学术平等,因此学宫汇聚了天下道、儒、名、墨诸家学者于一堂(在此期间,没有学派之分,学派之分是汉代的事),各家各派自由发展,不受限制。因此,荀子能够广泛接触各家之长为己所用。

因此,在关于天人关系方面,荀子一反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思想,公开反对神鬼之说,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辩证观点。他认为天道恒存,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他不赞成儒家背道而妄行的主观唯心论。他同时反对“天命论”,认为人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他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只要遵循天道规律,将人道的“有为”控制在自然的无为基础上,玩去哪能够实现“人定胜天”的愿望。

孟子的“人性善”与荀子的“人心恶”

孔子认为“性相近”(《水信无分于东西》),但没有说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人性善(《孟子·告子上》),强调人的变化是后天环境所致,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因此要求人们注重原始善良本性的挖掘和改造。重在后天自我修养。

但荀子则强调“性本恶”,他认为人之初都有自私自利、追名逐利,声色犬马的原始本性,要止恶扬善,就必须依靠礼的力量和道德的规范。因此,他认为人的知善兴义是后天的环境使然,说“强学而求有之”。重在后天的环境影响。

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主张“性本善”,一个主张“性本恶”,其实质都在于后天环境使然,重点都在一个教化上,所以性善性恶,不是根本冲突,只是二人论证的前提条件不同而已,其结论都是要强化后天的努力,并把这种努力归之于儒家的“仁政”理想的实现上。

但儒学的仁政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人性自我改善;而荀子侧重于人身之外的环境影响。在传统儒学看来,荀子的“性本恶”势必造成儒家学说的混乱,虽然荀子自有一整套完备的理论架构和实施路径,却不能为儒家后学所不接受。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大儒,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杂家,他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之学说,能兼容并蓄诸子的思想精华而成一家之言。在当时,荀子不仅对本门学说进行大胆改造,并对诸子各家都进行了批评。

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一篇中,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子思、孟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等十二人均进行了批判,他说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自以为是,一心效法古代先贤却不得要领,“子思倡导,孟轲附和,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荀子将社会上那些愚昧无知的儒生不知道子思和孟子的错误,跟着瞎起哄,不加辨别地接受了他们的学说并不遗余力地传授,以为是孔子、子弓立此学说来嘉惠于后代的。这些都是子思、孟轲的罪过了。


问道黄老


Hello!大家好,我‌是(天地玄门隐宗)我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同​时也是文化领‎域创作者,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阐述下我的看‌法:

​荀子比他们两个出生的晚,“先入为主”,所以在时间上,荀子不占优势,加上他的思想,和经典的“孔孟”思想,有很多冲突和矛盾的地方,所以你们说,“儒家圈”能欢迎荀子这样的人吗?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荀子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也影响很大,下面简单来聊聊荀子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往事。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文化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也可以共‌同讨‎论,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我,谢谢大家!


天地玄门隐宗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有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被称为亚圣和后圣。

三任祭酒,战国最具独立品格的思想家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荀子在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外出游历讲学。他首先来到了齐国。当时的齐国首都临淄是战国中晚期的学术文化中心。被齐国国君三次任命为学宫的祭酒,也就是战国时期最大大学的校长。也因为次,相比较孔子,孟子,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但没有与时代结合,极具飘渺性。而孟子,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一套王道之学,告诉君主要施行仁政,又提出性本善。

而荀子则通过在稷下学宫和其它学派的交流和活动,最终在孔子,孟子的原有基础了又增添了一个不一样的色彩,也在此过程中,有了和别的学派交流的机会。

那么,作为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张必定会有很大的创新性。不然,在战国那个诸子百家的时代,很多人都学习儒术,继承孔子,孟子之学的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最终却是荀子独占鳌头?

荀子提倡性本恶,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是带着恶的,认为人生出来后,应该通过学习来让自己向善。他不相信天赋,他只相信人后天的努力,他的思想更倾向于现实。相对于孔子和孟子,他没有前两位思想那么飘渺。

其实如果认真去研习儒学,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荀子的主张是随着时代发展自然而然的结果。在那样一个时代,儒学固然高尚,但是却不会让国君信服。士人的梦想就是能得到国君支持,自然而然,儒学不是好的途径。因此,各代儒家代表人物都在为创新出一个更符合那个时代的儒家思想在努力。荀子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的思想更接近于现实,少了些儒家过去飘渺不切实际的影子,更接地气。

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荀子在儒学的发展史上,也算是一个首创者。他认为性本恶,但他认为后世教育即可,他还是想要大同的社会;而韩非子便是讲这个和刑名之术结合起来,创新了法学,最终成为了法家巨子;而对于李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学家,他向荀子学帝术,到达秦国,随着时代发展,在合适的机会,和秦王嬴政在一起,助力秦王君主专制,充满法家思想。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可以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那为什么人应当让“四端”充分扩充,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孟子回答,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充分发展它们,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端”,人才真正成为“人”。

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他的思想恨不得与孟子“正面刚”。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说”,这与孟子的“性善说”完全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然而并非如此。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认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养,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善的,所谓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伪”正为“人为”之义。

又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这四端本是天生的,只要予以充分发展,人就能成为圣人。但荀子认为,人不仅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

简单地说,孟子和荀子学说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提出“性善”,后者主张“性恶”。孟子的“性善论”最终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提。而荀子的性恶论直接为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后世评价荀子是“大醇而小疵”,甚至将其归为法家。尽管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恰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言,“涂之人可以为禹”,则是因为人充满智慧。


其实,对于人性到底是善是恶,孔子本人并没有给出固定答案,只是说了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荀子把《春秋》经典地位的确认,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战国时期,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已经分化为诸多不同的派系,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思孟学派以心性之学为基础,提出“性善论”,推崇“王道”,言必称尧舜。他们趋向于以周朝礼乐制度为社会理想,以道德自律、道德教化为改造社会的手段,缺乏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现实的冷峻思考,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不为现实政治所接纳。

荀子则代表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另一个重要的派系。以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起源于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代表的西河学派。西河学派根源于儒家思想深层的救世济民的理念,要求后来的儒者将儒家思想与战国君主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需要结合起来,强化了儒学的现实性与在政治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荀子主张“法后王”“礼法并用”,与言必称“先王之道”的思孟学派针锋相对,非常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荀子所说的“后王” 是指“当今之王”或“近世之王”,亦即那些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变法自强的帝王。“法后王”就是要取法当代之王那些在现实政治中产生了积极有效作用的措施与方略,让儒家理想与切实可行的制度结合起来,把外在制度的匡正作用与孔孟的自律、教化作用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走向君子人格,走向安定的社会。

在儒学史上,汉代以前孟荀并称,唐宋以后黜荀申孟,荀子逐渐隐没于历史深处。因此恢复荀子本来的学术地位,把握荀子与时俱进的思想特征,是我们今天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精华,为当前文化发展提供富有生机与活力之因素的重要保证。


荀子是孔门后学中第一个把《春秋》与《易》纳入儒家经典体系的思想家。荀子纳《易》与《春秋》入儒家经典体系中,确立了六经观念的同时,还对各经在六经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与分工。这样就使六经形成了一个互为条件的有机体系,《春秋》也在这一有机体系中得到了明确的经典定位。《荀子·劝学》有言:“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在这里以《礼》的精神与要求为最终归宿,从学习的角度论述了六经所各自担负的独特教育功能,以及通过接受六经的系统教育,学习者就会在“天地之间”达到“道德之极”。

荀子在“采摭《春秋》之文以著书”的过程中,按照孔子提倡的“《春秋》之义”对各家《春秋》学说加以取舍与应用,既避免了各家“众说异辞”的现象,用时代主题意识超越了狭隘的门派家法观念,在确认了《春秋》的经典地位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对“《春秋》义法”进行了哲学概括,提出了“《春秋》之微”的命题,增强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的理论属性。此后,荀子通过自己的讲学,使自己结合时代特点所发展、丰富的《春秋》思想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推进了《春秋》成为儒家经典的进程,为汉以后“《春秋》三传”先后成为儒家经典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国君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尚不及于思考国家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让人感觉在当时不受儒家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单纯崇尚功利的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很快就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灭亡了。进入汉代之后,汉儒受到荀子的深刻影响,将儒家思想与政治稳定的需要结合起来,很快就受到了尊崇,成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国家的指导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因此,清代阎若璩指出:“尝谓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从总体上说,《史记》对荀子的态度,淡漠中包含着批评。虽然,司马迁对孟子的事迹也记载得同样简单,态度却大不一样。写孟子,司马迁开首便是一段“太史公曰”,写下了自己对孟子“罕言利”的感叹。

《战国策》与刘向《孙卿新书叙录》,也有片段的荀子记载,也很简单。显然,生当战国末世的荀子,在汉代就已经开始被淡化了。

其后两千余年,荀子的境遇每况愈下。至于宋代,甚至有了“灭荀”运动,理学家们将荀子大大贬低了。其后,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日渐淡化,“归属”也模糊不定,甚至连其生卒年月,也被历史遗忘了。有人说,荀子是法家。有人说,荀子是儒家。有人则说,荀子就是荀家。就法家儒家而言,似乎都承认荀子,但在本阵营内的地位,却又都很寻常。如此两千余年,荀子虽然未被淹没,却也只能被不死不活地拖着。

如此奇特的历史现象,与荀子的伟大思想体系相配么?

如此一位具有最鲜明独立自由品格的思想家,却被历史弄得纠缠不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一点感慨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古代哲学被历代先贤发扬传承,如今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从最基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除此之外,儒学还拓展、影响、延伸出其他学说的优秀思想,共同缔造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遍览其文字作品,最令人感动的,不是他的勇敢和直白,而是他在漫长岁月中的忍耐与坚持: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圣人也是一步步干出来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他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世间一个至简的道理: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有穿越顺境逆境的坚持,最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但在今天追热点、刷流量、粉爱豆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存有如先贤般的执着,不断保持对人生与理想的追问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