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看待音乐的?

小小曲儿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也叫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并非我们理解的中国古乐古曲,有些人听到一些中国的古琴古筝等古曲认为是古典音乐。实际上,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对音乐流派的划分,比古典音乐更早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海顿,另外像莫扎特、贝多芬等都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古典音乐由于其严谨的音乐结构,中规中矩的和弦和声,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音乐结构一般是三个乐章或者四个乐章,有序曲,有结尾等。

听古典音乐的时候首先要摆正态度,不要“因为听所以听”和一边做手头的事一边听。听音乐最好实在时间空余的时候,静下心来,喝杯茶静静听,因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构成方式不同,一首流行歌曲可能和声布局会吸引你、可能旋律会吸引你……但是古典音乐是靠情绪变化、乐器变化和饱满的音乐织体来起到感染力的,如果不是安静听的话,很容易忽略掉其中的细节,也就很难发现一首作品的精彩内容了。就好比看一部电影一直快进着看,到结尾也没明白讲什么一样。

在听某一首乐曲的时候其实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和创作动机也比较好的。这样容易首先对曲子有一个认识。音乐是感性且想象力丰富的一个“人”,全凭你去怎么对“他”评价。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对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说音乐能提升人的想象力的地方。在听的同时,自己随着音乐在脑中有一副画面,有助于发现音乐的美。

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世界,刚入门者尤其需要慎重。开始上来就选择晦涩、艰深的大部头,只能打击你的信心,怀疑自己的欣赏能力,认定自己无法接受古典。循序渐进是必须的,面对无数的作品不需慌,广泛收集入门资料,选择合适的作品、作曲家进行欣赏,对版本无需研究苛求,得到什么就老实听什么。 初听古典绝不讲究多和广,而讲究精,假设你上来就想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新古典听个遍,那你注定要失败,最后什么也听不成。这是一条危险的弯路。

最后要说的是,最重要的是你喜欢听就好,别管他表达的是什么东东。喜欢的就是好听的。说句心里话,纯古典音乐,在现在这样的社会,觉得好听的没多少人了,毕竟社会在发展,现在更偏向于随意的自由的旋律性的东西。因此,想要听纯古典音乐,需要让自己静下来,静静的去享受古典音乐带来的情感享受



大觉主影视剪辑


古之音乐,正统雅乐为官方音乐;通俗流传民间的为民间俗乐。实际上与我们现今的音乐的分类相差无几。但其中的含义却是大相径庭!

古代国乐之昏昏欲睡

我古之先祖认为:制作音乐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节制欢乐。为什么这样讲呢?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天生皆喜好安逸,在安逸之中的生存是人之共同向往的。而人在社会中能首先感知和仰慕的是社会中的灯红酒绿、好逸恶劳之情,这种感知入深的话,它是违背天理的,会将人性泯灭。所以,我古之先祖就创造出高尚的音乐让人们咏唱,把节制外物的诱惑、控制欲望的产生、为官要体恤百姓、为国操劳,为民要勤于劳作、积极向上的内容写入歌词之中,以警示官民,不要沉溺于人生的好逸恶劳、追求安逸之中,而失去人之本性。

由于古人过于追求一种苦难之中的上进,又为了皇权,过多地强调了“礼、乐、刑、政”来使帝王之术完备,所以这种节制欢乐的音乐,自然让人咏唱中就有一种深沉与枯涩之味,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

现今歌曲之雄壮激荡

现今的歌我祖国的红歌,是一种在为民而战的解放人类推翻旧制度,给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时代背景中产生;是一种在新中国民主自由,生活蒸蒸日上的幸福之中产生;是一种我们民众在歌唱之中,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激荡人心,激奋精神之雄壮之曲,让我民众激昂,为建设我中华美好家园而奋发向上。红歌承载着百姓之感恩之心,幸福融入了百姓之家园。

雄壮激荡的音乐,卫国爱民,是激人奋进向上的,上至国家,下至黎民,皆在雄壮、激荡的音乐中砥砺前行,为国、为民创造财富,不沉溺于消极之中,民与国同心,共创国之辉煌。

喜我臣民之通俗歌曲

民间之通俗音乐,歌唱爱情、歌唱生活、歌唱山水与家乡之美,是百姓从内心中发挥出的生活之美,让大众崇尚与流传。

但在古代统治者的眼中,这种歌唱老百姓生活之美的音乐被视为靡靡之音,反对并禁止流传、歌唱。但百姓之情怀的抒发,怎能是一个帝王之想能阻止的了的呢。

古代帝王为了自己的皇权,宣扬“礼、乐、刑、政”之音乐,将其视为高尚之音乐;而把民间之音乐视为靡靡之音,这就是古代帝王、贵族对音乐的看待。但百姓之音乐,依旧是百姓喜闻乐见之音乐,权贵之想是无法阻止民间音乐的发展的。

心无私利,全心为民,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万众一心,建设美好家园,歌唱党恩,创造祖国辉煌。祝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


鸿鹄锦绣


“古人是怎么看待音乐的?”

首先,需要确认是哪里的“古人”,别的地方的“古人”咱们不管,只说中国的“古人”。

其次,“古人”“古”到什么时候,清代的也是古人,毕竟太近了,咱们尽可能往远古上古说。

这就好说了。

中国的古人,很古的时候,就喜欢音乐;而且,不论从乐器上说还是从音乐理论说,都很有成就。

(贾湖遗址骨笛)

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十六支新石器时代的骨笛,距今约8000年,用鹤腿骨钻孔制成,每支上不计吹孔有七孔,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古人,很可能可以吹出现在“简谱”所包含的“七声”。

2019年,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了23件口簧,距今4000年,可以证明,口簧是从中国北方前后跨度2500年向欧亚草原广泛传播的。

(石峁遗址口簧)

1951年,河南辉县琉璃河150号墓,出土了若干件陶埙,距今3300年,五孔,可以吹出“七声”音阶。陶埙,可以上溯至距今67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那里出土了“一孔”陶埙。后在其他遗址中,发现过“二孔”“三孔”陶埙,至商代晚期,已发展成“五孔”。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牛首纹青铜镈(bo),距今约3200年,古代的镈,是在音乐演奏中定音和击打节奏的乐器。

(商代青铜钟镈)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5件双音青铜编钟,距今约2500年,敲击每座钟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三度差别不同音高的两个音。墓中还出土了三十二块编磬;彩绘竹排箫;漆瑟;青铜座皮建鼓,以及定音用的“均钟”。此墓出土的乐器,俨然就是一个大型乐队。仅编钟,就已经可以演奏西方十二声乐律的乐曲。

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古中国的乐器发展,远远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包括西方赖以骄傲的古希腊。

(新石器时代陶埙)

不仅乐器如此,中国古人的音乐理论亦曾相当先进。

首先是“五音”。

最晚在西周,古人已经确定了“宫商角徵羽”的五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

其次是“六律”。

“律”,最早是定音的竹管,后改为铜制。古人还以钟弦定音,因此有“管律”、“钟律”和“弦律”之说。

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即为“十二律”。

“十二律”中,奇数六律为“阳律”;偶数六律为“阴律”。

“六律”,是就“阳律”而言,实际上包括了六“阴律”。

(曾侯乙墓建鼓青铜底座)

再次是“七声”。

古人,除了确定“宫商角徵羽”的“五音”外,还确定了“变宫”和“变徵”两个音,即“简谱”中的“7和#4”,这就是“七声”。

另外,古籍还说到“八音”。

所谓“八音”,是指有上古的八类乐器发出的声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曰,金指钟镈;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鼗(tao);丝指琴瑟;木指柷(zhu)敔(yu);匏指笙;竹指管萧。

(曾侯乙墓编磬)

最后是“旋宫转调”。

“乐调”可否变化,大概是考察音乐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古人在2500年之前,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面说到的“六律”包含的“十二律”,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律音,都可以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宫”。

所以,《淮南子.原道训》说:“五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就是说,“七声”音阶的七种调式,用“十二律”定音,理论上即可得八十四调。

后来,这“八十四调”,被称为“十二宫七十二调”,亦称“八十四宫”。但实际上,隋唐用“二十八宫调”或曰“七宫二十一调”;南宋词曲音乐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曲用“六宫十一调”;明清南曲只用“五宫八调”,真正常用的“五宫四调”,亦称“九宫”。

(曾侯乙墓漆瑟)

古人怎么看待音乐呢?

首先要说孔子。

孔子,是上古时期一个对音乐极有研究的人。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是,一个人的文化和修养,要从学《诗》开始,学了“礼”就可以自立了,真正完善则要学习音乐。

孔子主要热爱“古典音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据说是三代以前的“古典音乐”,孔子在齐国听了之后,三个月吃肉都没味道。他说:想不到这个音乐美妙迷人能够到这种程度。

孔子不喜欢甚至厌恶“流行音乐”。

他的学生颜渊问他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要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乐舞要用《韶》和《舞》。禁绝郑地的音乐,疏远奸佞的小人。郑地的音乐淫荡,奸佞的小人危险。(《论语.卫灵公》)

孔子讲学,主要教学生四门课——《诗》、《书》、礼、乐。

更具体的就不赘述了。本人在头条写过一篇专门讲孔子热爱音乐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看。

再一个要说的是司马迁。

司马迁的《史记》里,列有“八书”。在《礼书第一》之后,是《乐书第二》。

《乐书》,是中国古代最早全面阐述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

司马迁把音乐的产生,归结为政治安定和道德修养的需要。

他说:凡是作乐的目的,就是要节制人们的欢乐。……所以要博采各地风俗,与声律相协调,以补救彼此的缺陷,移易风化,辅助政教的推行。

(曾侯乙墓竹排箫花纹)

他对音乐的本质作了概括。

他说: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产生的。……将不同的“音”加以编排组合进行演奏,就叫做“音乐”了。“乐”由“音”组合而成,而其根本是因人心有感于物而造成的变动。被物所惑而产生哀痛的心情时,其声由高而低、由强而弱而且急促;当快乐的情绪被外物激发时,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和缓;当心生喜悦时,其声发扬而且清散;当心生愤怒时,其声粗猛严厉;当崇敬的情绪被激发时,就会发出刚直而有棱角的声音;当心生爱意时,就会发出动听而柔和的声音。

他还说,“乐”,是和伦理相同的;沟通感情,是“乐”的特性。伟大的音乐与天地同样能和谐万物。“礼乐之事”,要与时代相符,命名的礼乐要与社会功能相符。

等等。司马迁讲了很多。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

(曾侯乙墓建鼓复原)

当然,他深受老师董仲舒的影响,把“礼”“乐”都上升到儒家经典的高度来论述。

所以。到了东汉,班固在《汉书》里,就把《礼书》和《乐书》,何为《礼乐志》了。

但是,如果问到先秦至汉的古人如何看待音乐,就一定要很好阅读司马迁的《史记.乐书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