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看待音樂的?

小小曲兒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也叫嚴肅音樂。古典音樂並非我們理解的中國古樂古曲,有些人聽到一些中國的古琴古箏等古曲認為是古典音樂。實際上,古典音樂是西方音樂對音樂流派的劃分,比古典音樂更早的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是海頓,另外像莫扎特、貝多芬等都是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古典音樂由於其嚴謹的音樂結構,中規中矩的和絃和聲,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音樂結構一般是三個樂章或者四個樂章,有序曲,有結尾等。

聽古典音樂的時候首先要擺正態度,不要“因為聽所以聽”和一邊做手頭的事一邊聽。聽音樂最好實在時間空餘的時候,靜下心來,喝杯茶靜靜聽,因為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構成方式不同,一首流行歌曲可能和聲佈局會吸引你、可能旋律會吸引你……但是古典音樂是靠情緒變化、樂器變化和飽滿的音樂織體來起到感染力的,如果不是安靜聽的話,很容易忽略掉其中的細節,也就很難發現一首作品的精彩內容了。就好比看一部電影一直快進著看,到結尾也沒明白講什麼一樣。

在聽某一首樂曲的時候其實瞭解一下它的背景和創作動機也比較好的。這樣容易首先對曲子有一個認識。音樂是感性且想象力豐富的一個“人”,全憑你去怎麼對“他”評價。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說對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說音樂能提升人的想象力的地方。在聽的同時,自己隨著音樂在腦中有一副畫面,有助於發現音樂的美。

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古典世界,剛入門者尤其需要慎重。開始上來就選擇晦澀、艱深的大部頭,只能打擊你的信心,懷疑自己的欣賞能力,認定自己無法接受古典。循序漸進是必須的,面對無數的作品不需慌,廣泛收集入門資料,選擇合適的作品、作曲家進行欣賞,對版本無需研究苛求,得到什麼就老實聽什麼。 初聽古典絕不講究多和廣,而講究精,假設你上來就想把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新古典聽個遍,那你註定要失敗,最後什麼也聽不成。這是一條危險的彎路。

最後要說的是,最重要的是你喜歡聽就好,別管他表達的是什麼東東。喜歡的就是好聽的。說句心裡話,純古典音樂,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覺得好聽的沒多少人了,畢竟社會在發展,現在更偏向於隨意的自由的旋律性的東西。因此,想要聽純古典音樂,需要讓自己靜下來,靜靜的去享受古典音樂帶來的情感享受



大覺主影視剪輯


古之音樂,正統雅樂為官方音樂;通俗流傳民間的為民間俗樂。實際上與我們現今的音樂的分類相差無幾。但其中的含義卻是大相徑庭!

古代國樂之昏昏欲睡

我古之先祖認為:製作音樂的真正原因是為了節制歡樂。為什麼這樣講呢?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天生皆喜好安逸,在安逸之中的生存是人之共同嚮往的。而人在社會中能首先感知和仰慕的是社會中的燈紅酒綠、好逸惡勞之情,這種感知入深的話,它是違背天理的,會將人性泯滅。所以,我古之先祖就創造出高尚的音樂讓人們詠唱,把節制外物的誘惑、控制慾望的產生、為官要體恤百姓、為國操勞,為民要勤於勞作、積極向上的內容寫入歌詞之中,以警示官民,不要沉溺於人生的好逸惡勞、追求安逸之中,而失去人之本性。

由於古人過於追求一種苦難之中的上進,又為了皇權,過多地強調了“禮、樂、刑、政”來使帝王之術完備,所以這種節制歡樂的音樂,自然讓人詠唱中就有一種深沉與枯澀之味,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

現今歌曲之雄壯激盪

現今的歌我祖國的紅歌,是一種在為民而戰的解放人類推翻舊制度,給勞苦大眾當家作主的時代背景中產生;是一種在新中國民主自由,生活蒸蒸日上的幸福之中產生;是一種我們民眾在歌唱之中,有一種雄赳赳氣昂昂,激盪人心,激奮精神之雄壯之曲,讓我民眾激昂,為建設我中華美好家園而奮發向上。紅歌承載著百姓之感恩之心,幸福融入了百姓之家園。

雄壯激盪的音樂,衛國愛民,是激人奮進向上的,上至國家,下至黎民,皆在雄壯、激盪的音樂中砥礪前行,為國、為民創造財富,不沉溺於消極之中,民與國同心,共創國之輝煌。

喜我臣民之通俗歌曲

民間之通俗音樂,歌唱愛情、歌唱生活、歌唱山水與家鄉之美,是百姓從內心中發揮出的生活之美,讓大眾崇尚與流傳。

但在古代統治者的眼中,這種歌唱老百姓生活之美的音樂被視為靡靡之音,反對並禁止流傳、歌唱。但百姓之情懷的抒發,怎能是一個帝王之想能阻止的了的呢。

古代帝王為了自己的皇權,宣揚“禮、樂、刑、政”之音樂,將其視為高尚之音樂;而把民間之音樂視為靡靡之音,這就是古代帝王、貴族對音樂的看待。但百姓之音樂,依舊是百姓喜聞樂見之音樂,權貴之想是無法阻止民間音樂的發展的。

心無私利,全心為民,才會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萬眾一心,建設美好家園,歌唱黨恩,創造祖國輝煌。祝我們的祖國蒸蒸日上!


鴻鵠錦繡


“古人是怎麼看待音樂的?”

首先,需要確認是哪裡的“古人”,別的地方的“古人”咱們不管,只說中國的“古人”。

其次,“古人”“古”到什麼時候,清代的也是古人,畢竟太近了,咱們儘可能往遠古上古說。

這就好說了。

中國的古人,很古的時候,就喜歡音樂;而且,不論從樂器上說還是從音樂理論說,都很有成就。

(賈湖遺址骨笛)

1987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十六支新石器時代的骨笛,距今約8000年,用鶴腿骨鑽孔製成,每支上不計吹孔有七孔,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古人,很可能可以吹出現在“簡譜”所包含的“七聲”。

2019年,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出土了23件口簧,距今4000年,可以證明,口簧是從中國北方前後跨度2500年向歐亞草原廣泛傳播的。

(石峁遺址口簧)

1951年,河南輝縣琉璃河150號墓,出土了若干件陶壎,距今3300年,五孔,可以吹出“七聲”音階。陶壎,可以上溯至距今6700年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那裡出土了“一孔”陶壎。後在其他遺址中,發現過“二孔”“三孔”陶壎,至商代晚期,已發展成“五孔”。

1989年,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牛首紋青銅鎛(bo),距今約3200年,古代的鎛,是在音樂演奏中定音和擊打節奏的樂器。

(商代青銅鐘鎛)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65件雙音青銅編鐘,距今約2500年,敲擊每座鐘的不同部位,可以發出三度差別不同音高的兩個音。墓中還出土了三十二塊編磬;彩繪竹排簫;漆瑟;青銅座皮建鼓,以及定音用的“均鍾”。此墓出土的樂器,儼然就是一個大型樂隊。僅編鐘,就已經可以演奏西方十二聲樂律的樂曲。

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古中國的樂器發展,遠遠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包括西方賴以驕傲的古希臘。

(新石器時代陶壎)

不僅樂器如此,中國古人的音樂理論亦曾相當先進。

首先是“五音”。

最晚在西周,古人已經確定了“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2、3、5、6”。

其次是“六律”。

“律”,最早是定音的竹管,後改為銅製。古人還以鍾弦定音,因此有“管律”、“鐘律”和“弦律”之說。

古人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個高度不同的標準音,即為“十二律”。

“十二律”中,奇數六律為“陽律”;偶數六律為“陰律”。

“六律”,是就“陽律”而言,實際上包括了六“陰律”。

(曾侯乙墓建鼓青銅底座)

再次是“七聲”。

古人,除了確定“宮商角徵羽”的“五音”外,還確定了“變宮”和“變徵”兩個音,即“簡譜”中的“7和#4”,這就是“七聲”。

另外,古籍還說到“八音”。

所謂“八音”,是指有上古的八類樂器發出的聲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pao)竹”。《周禮.春官.大師》鄭玄注曰,金指鍾鎛;石指磬;土指壎;革指鼓鼗(tao);絲指琴瑟;木指柷(zhu)敔(yu);匏指笙;竹指管蕭。

(曾侯乙墓編磬)

最後是“旋宮轉調”。

“樂調”可否變化,大概是考察音樂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古人在2500年之前,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前面說到的“六律”包含的“十二律”,其中任何一個標準律音,都可以作為音階的第一級音——“宮”。

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五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就是說,“七聲”音階的七種調式,用“十二律”定音,理論上即可得八十四調。

後來,這“八十四調”,被稱為“十二宮七十二調”,亦稱“八十四宮”。但實際上,隋唐用“二十八宮調”或曰“七宮二十一調”;南宋詞曲音樂用“七宮十二調”;元代北曲用“六宮十一調”;明清南曲只用“五宮八調”,真正常用的“五宮四調”,亦稱“九宮”。

(曾侯乙墓漆瑟)

古人怎麼看待音樂呢?

首先要說孔子。

孔子,是上古時期一個對音樂極有研究的人。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意思是,一個人的文化和修養,要從學《詩》開始,學了“禮”就可以自立了,真正完善則要學習音樂。

孔子主要熱愛“古典音樂”。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韶》,據說是三代以前的“古典音樂”,孔子在齊國聽了之後,三個月吃肉都沒味道。他說:想不到這個音樂美妙迷人能夠到這種程度。

孔子不喜歡甚至厭惡“流行音樂”。

他的學生顏淵問他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要用夏代的歷法,坐殷代的車子,戴周朝的帽子,樂舞要用《韶》和《舞》。禁絕鄭地的音樂,疏遠奸佞的小人。鄭地的音樂淫蕩,奸佞的小人危險。(《論語.衛靈公》)

孔子講學,主要教學生四門課——《詩》、《書》、禮、樂。

更具體的就不贅述了。本人在頭條寫過一篇專門講孔子熱愛音樂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出來看看。

再一個要說的是司馬遷。

司馬遷的《史記》裡,列有“八書”。在《禮書第一》之後,是《樂書第二》。

《樂書》,是中國古代最早全面闡述音樂理論的重要文獻。

司馬遷把音樂的產生,歸結為政治安定和道德修養的需要。

他說:凡是作樂的目的,就是要節制人們的歡樂。……所以要博採各地風俗,與聲律相協調,以補救彼此的缺陷,移易風化,輔助政教的推行。

(曾侯乙墓竹排簫花紋)

他對音樂的本質作了概括。

他說:大凡“音”的起始,是由人心產生的。……將不同的“音”加以編排組合進行演奏,就叫做“音樂”了。“樂”由“音”組合而成,而其根本是因人心有感於物而造成的變動。被物所惑而產生哀痛的心情時,其聲由高而低、由強而弱而且急促;當快樂的情緒被外物激發時,發出的聲音就寬舒而和緩;當心生喜悅時,其聲發揚而且清散;當心生憤怒時,其聲粗猛嚴厲;當崇敬的情緒被激發時,就會發出剛直而有稜角的聲音;當心生愛意時,就會發出動聽而柔和的聲音。

他還說,“樂”,是和倫理相同的;溝通感情,是“樂”的特性。偉大的音樂與天地同樣能和諧萬物。“禮樂之事”,要與時代相符,命名的禮樂要與社會功能相符。

等等。司馬遷講了很多。其中不乏深刻的見解。

(曾侯乙墓建鼓復原)

當然,他深受老師董仲舒的影響,把“禮”“樂”都上升到儒家經典的高度來論述。

所以。到了東漢,班固在《漢書》裡,就把《禮書》和《樂書》,何為《禮樂志》了。

但是,如果問到先秦至漢的古人如何看待音樂,就一定要很好閱讀司馬遷的《史記.樂書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