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教育 | 楊小微:疫情中如何發掘與利用課程資源

轉載請註明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教師博雅”

中國有句古話,叫“吃一塹長一智”。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偏偏有人吃一百塹也難長一智,這一方面反映了思維定勢的可怕,另一方面更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疫情終將過去,然而誰也無法保證它不會重來,所以我們不僅要長智於前事,更要防患於未然,這就需要藉助課程的力量。系列化、經常化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課程。

文 | 楊小微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教育學博士

0

1

疫情為我們提供了哪些課程資源?

此次疫情中可以作為課程內容的資源十分豐富。這個時期,每天都在發生的種種事件、動態和現象,涉及到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即使只是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借鑑意義上也可以分出多種類型,如:(1)以史為鑑類,如17世紀成功阻止了黑死病北上的倫敦郊區亞姆村的故事、1910年東北鼠疫爆發期間武連德封城的故事等;(2)以鄰為鑑類,如各國面對疫情都採取哪些措施、哪些是值得借鑑的;(3)以己為鑑類,如新冠肺炎親歷者的口述、戰“疫”事蹟等。

從大的分類來說,不外乎三個維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包含“人與人”)、“人與自我”。在“人與自然”維度,過去習慣於僅從自然科學的視角去考察,然而無數事實證明: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倫理關係,甚至是休慼與共的關係。這次疫情表明:人無節制地吃野生動物或掠奪與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結果遭到了大自然的無情反噬。在“人與社會”維度,疫情中出場的各種組織、各個個人及其他們之間發生的種種事,都是可以用於討論的素材。對這些素材的研討,一方面促進我們對人際關係、社會組織、治理機制等一系列問題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也促進我們在倫理、道德等問題的思考中不斷提高觀察、審辨及行動的能力。“人與自我”維度是促進人自我意識、反思能力或者說“元認知”水平提升的重要維度。把自己作為審視的對象,剖析自身言行舉止背後隱藏的東西,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自覺把握自己社會行為的尺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願參與、能互動、會反思、敢擔當、有效能、善創新的好公民。就疫情給予的警示而言,通過研討中的反思,今後當養成健康生活、合理健身、為人著想(如感冒了自覺戴口罩)等等的好習慣。

當然,這些課程資源要進入中小學課程(即使是校本課程)這樣一個嚴肅的事物中來,需要有一種“過濾機制”,即首先從育人價值方面進行檢視,排除不當或有害的材料;然後是從心理學意義上審視,看看這些材料分別適合哪些年齡階段的學生。

0

2

如何將這些課程資源

引入兒童哲學、STEM+等課程?

從課程開發的形式上看,兒童哲學、STEM+(或STEAM)課程、國際理解、教育戲劇等都是很好的主題式課程呈現方式。下面先以兒童哲學課程為例做些說明。兒童哲學課程並不以哲學原理為教學內容,而是以問題研討、交流對話的方式,以開放接納的姿態,以“真理越辯越明”的心態,一起探究世界的真諦,達到訓練和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目的。如前所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這三大維度,在兒童哲學課程中可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形成幾個基本的研討主題,如:在“人與自然”維度,可以討論“如何定義野生動物”“人有沒有權利吃野生動物”“人與大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等議題;在“人與社會”維度,可以討論“名古屋機場爭執事件中武漢旅客與上海旅客哪一方佔理”“搶先發論文而不及時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疫情防控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嗎”等問題;在“人與自我”維度,則可以討論“如果你是武漢人,在封城之前你是選擇離開還是選擇留下來,為什麼”“給自己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一箇中肯的評價並給出理由”等等。

這些主題的研討,在設計上不要預設唯一正確的答案,有預設也應該是彈性的,這樣才能為研討互動過程生成出意外結論、認識和效果留出餘地。畢竟,這種思想的互動也是可以產生非預期的令人驚喜的結果的。教學過程中也不要有太多的“導入”或“代言”,否則會過早地限定研討的方向、框定參與者的思路。研討結束也不要過多地總結,更不要武斷地下結論,要儘量留出開放的空間和延伸思考的可能。

對STEM+(或STEAM)課程來說,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一個可以多維度開掘的主題式課程“資源庫”。對新冠病毒的溯源、對中間宿主的找尋、對症治療藥物的開發等等,都屬於科學技術問題;對疫情防控戰役的組織與實施、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速建等等,屬於工程問題;對疫情發展態勢的分析,要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這又涉及數學及其相關學科;不同社會群體、不同個人在疫情過程中發生的認知、心態和行為又為課程研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及歷史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探究的視角。通過這類課程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打開思路,指導他們耐心地蒐集證據,慢慢學會把猜想變為準確的結論、把想象和暢想變為可靠的現實。

此外,疫情期間不同國家政府、非政府組織、民眾等對中國的態度與行動也是國際理解課程的極好題材;亞姆村的故事、海外機場衝突、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英勇事蹟等等也是教育戲劇創編和表演的生動素材。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讓我們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和優化自己的認知與行為,才能夠比前人更加智慧、更有自信地走向未來。

編輯:趙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