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彰顯出中國現代文明的進步 | 上海法治報評論

“五四”運動不止是那一天發生在北京的學生示威遊行,它的前前後後至少還有互為關聯的三大部分:思想啟蒙、文學革命和政治抗議。換言之,

它是一場從文學角度開展的社會革命和思想解放運動。雖說此後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嬗變,但那個時代建樹起來的思想的、學術的、文學的、政治的立場與方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賡續不斷,至今仍留有歷史的回聲。

“五四”運動彰顯出中國現代文明的進步 | 上海法治報評論


“五四”運動高擎起“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這兩面照亮蒼茫中國的大旗,彰顯出中國現代文明的進步。反對者說新文化破壞孔教、禮法、國粹、貞節,破壞舊倫理、舊藝術、舊文學、舊政治,被毛澤東稱為“新文化運動的總司令”的陳獨秀則說:“這幾條罪案我們直認不諱,只是因為擁護那德謨克拉西和賽因斯兩位先生,才犯了這幾條滔天的大罪。”其實,民主和科學已經成為百年前啟蒙的大目標。

“五四”新文化運動絕非突發事件,它前承晚清的維新運動。黃遵憲、林紓、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戊戌一代”對“五四一代”之間存在著“接力”的淵源關係,可以說,正是這兩代人共同促成了新文化,雖說前者的歷史影響遠遜於後者,後者的歷史作用遠甚於前者。

“五四”運動彰顯出中國現代文明的進步 | 上海法治報評論


如果說,中日甲午戰爭引發的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直接導向隨後的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那麼,“五四”新文化運動則是近代百年的第二次民族反思。它以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現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並對這種傳統進行了總體性的理性批判。當年的一個共識就是:除了器物、制度外,亟需改造國民性,改造中國的文化系統,唯此才能形成社會強大的根基。

從尼采的超人主義到康德的先驗主義,從馬赫的經驗主義到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從資產階級啟蒙時代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到國家主義、人文主義……“五四”時期,各種各樣的“主義”寄託著各色各樣的信仰。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在尋找信仰的同時形成了百家爭鳴。這些與舊思想、舊文化相對立的“主義”相繼傳入中國,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個比較與選擇的機會。最終,

“五四”新文化運動催生的新政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這是近代百年的歷史選擇,也是唯一的正確選擇。

作者 | 沈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