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殺子、怕老婆看戚繼光的悲劇人生:當個有作為的官真不容易。

戚繼光,以“抗倭英雄”之稱彪炳史冊。


從殺子、怕老婆看戚繼光的悲劇人生:當個有作為的官真不容易。

但是人啊,如果只看那個最顯著的標籤而忽視其他,就像畫在紙上的快速素描,以簡單的畫筆勾勒出的形象,少了細節的揣摩,少了色彩的搭配,總是太過於單調的。

比如戚繼光。

他的工作是抗倭,在他的專業領域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所以對我們來說,他是偉大的抗倭英雄。但是如果把他的一生僅僅用抗倭英雄來定義,那就太過於片面和呆板了。

對於他的親戚朋友來說,抗倭英雄遠非他們的需求。他的妻子,需要的是一位知冷知熱的丈夫;他的兒女,需要的是慈祥嚴厲的父親;他的爹媽需要的是常回家看看的兒子......

抗倭英雄再厲害,也不能代替老公,老爹,老兒子來用。

但是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做了抗倭英雄,其他角色必然要退居二線。

這又類似於現在中年人兩難選擇:

放下工作,我就無法養你;拿起工作,我沒法陪你。

古人在這方面,有過之無不及。甚至為了工作,連那個“你”都可能被犧牲掉。

今天我要說的戚繼光,可能不是神壇之上的完人,而是一個鮮活的,有著內心掙扎的普通人。

怕老婆

以下記載取自《寄園寄所寄》。說的是戚繼光招諸將來想辦法。主要是針對戚夫人發現他已經在外面納了小妾,生了兒子的事情。商量來商量去,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即戚繼光跪在老婆大人面前,大棒伺候。而他的侍妾們則被趕出了家門。此事才罷了。

公詔諸將問計。或曰:願以死迎敵;或曰:早避之便。公曰:皆非也。乃自袒趺跪逆夫人,諸姬披髮席藁,各抱其子請死,而請以子嘗刃。夫人令抱兒起,皆送還,曰:“首禍是老奴”,令杖之。公即伏,受杖數十,門外將卒喊聲大舉,乃已。箠撻諸姬最毒,罷歸。由是公不得輕出,陰與諸姬絕,令篋其所有,各從所適。

汪道昆(戚繼光好友)在戚繼光墓誌銘上也記載過這麼一件事:

少保陰納陳姬,舉祚國、安國、報國,沈姬舉昌國,楊姬舉輔國。御人露諸姬多子狀,日操白刃,願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寢門,號咣而愬祖禰,乃大慟。一品亦棄刃抱頭痛哭,乃攜安國子之。

這就是戚繼光怕老婆的光榮事蹟。

從這兩段引述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活脫脫的嫉婦的形象。不準戚繼光有小老婆,不准他有兒子。手持大刀,要殺了自家老公。真真不得了,這已經在休妻範圍之內了。而戚繼光當時已經是朝廷一品大官,卻要忍辱負重,聽憑老婆大人發落。“妻管嚴”的形象躍然紙上。

為何堂堂一個英雄,在老婆大人無禮的要求之下還要忍氣吞聲?這難道僅僅是因為愛老婆,尊敬老婆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要知道戚夫人也不是生來就“鷙而張”,剛開始人家也是賢妻一枚。

孝廉持大節,不問家,少保既孤,家故不造。內子出王萬戶,累封一品夫人。少保襲歸,日服事分部,內子主中饋,相與食貧。常市一魚,三斬待飪,朝進首,午進尾,少保虛口而行。問有餘,曰:“亡矣。”則以臑在腹而陰自奉,心嗛之。暮以魚腹羞,少保色沮:“子枵腹以望吾腹,甘苦可無同乎!”內子謝曰:“妾佚君勞,君良妾苦,禮也。”乃心德內子,方諸孟光。


而且戚夫人出身將門,機智果斷,絲毫不遜色於男兒。

嘉靖四十年倭寇犯浙江台州,戚繼光當時率兵迎戰,把家眷等留在了新河城。而此時,倭寇看到台州防務空虛,大股倭寇突然登陸,打算攻佔新河。但是新河城內都是老弱病殘。戚夫人果斷布起了疑兵陣。組織婦女穿上軍裝,人手一旗。走上城牆,火銃齊發。最終嚇退了倭寇,保住了新河。

如此一位內可持家,外可抗敵的女神為何變成了悍婦?

汪道昆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戚夫人的兒子們相繼去世。喪子之痛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是最大的悲哀。而且還經歷了至少兩次!

按理說,沒有兒子,戚繼光納妾繼承香火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那個時代,也理應如此。

但是為何戚夫人就是不讓如此,絲毫不關心戚家香火的問題?

因為戚夫人對於戚繼光有怨恨。她僅剩的唯一的兒子因為違反了“反顧者斬”的軍令,被自己老公親自下令殺死的。

除此之外,還有戚繼光的百般忍讓和妥協。

戚繼光對於“殺子”這件事始終是內疚的。因為兒子犯的不是大錯,僅僅因為在行軍路上回了下頭,就被斬了。外人看來,始終覺得他過於涼薄,甚至有傳言說他特意以他親生兒子為行刑對象,藉此事立威。

他理解他妻的痛苦和煎熬。同時,他因為此事,對他的妻子也是心存愧疚,所以一味忍讓毫無底線。

最終他的妻,變得兇悍無比。

時事艱難

上文說到戚繼光殺死自己的兒子(戚印),僅僅是因為他在行軍路上回了下頭。史書上至少有5種關於此事的記載,細節雖然有些許出入,但是基本上的結論是:戚印犯了小錯,戚繼光則處以重刑。戚印死得很冤。

嚴刑峻法,一般都用在亂世。比如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而聞名於世的戚家軍能夠有所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嚴苛的軍法,以及嚴苛地執法。

如果戚繼光最終只能犧牲兒子,甚至他真得故意拿兒子來樹立軍中威信,那可能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他的處境真得很艱難。

事實也是如此。

(以下文字為時代背景分析。可能很乏味,但是我覺得很有必要。因為我一直認為脫離人物生存的時代和環境去評價別人,就是耍流氓。)

首先從當朝武將和文官的關係說起。

首先,本朝從朱元璋治國開始,就具有重文輕武的趨向。

畢竟治國是需要用文臣的。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文官集團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他們的社會地位上升到了最高點;換句話說,武官的地位下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文官不僅在精神上對於武官加以輕視,而且在實際作戰中,他們也常常對高級將領提出無理的指責。再加上明朝言官體系,打勝仗了那是因為應該的。打敗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絡繹不絕的彈劾。

從根本上說,武將領兵作戰和文官集團的施政原則是不能相容的。當衝突激化時,以政治手段調和無效,通常就會導致戰爭。如果事情要動用武力,對文官來說,就是失敗的象徵。

所以,在當時,做武將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同事們的背後插刀。

其次,當時的倭寇氾濫異常,實力很強。

蹂躪東南沿海的倭寇不同於普通的海盜。倭寇登陸後通常是建立根據地,有時還圍攻城池,裡面也混有很多中國人,而且可以擔任高級頭目。這些倭寇頭目和當地土豪世紳相勾結,甚至結為姻親之好,根基甚深,而且錯綜複雜。

同時日本海寇有很多是在日本本土打了敗仗,被迫趕出本土的武士。他們本身就是職業的軍人,個體作戰能力很強。同時,倭寇組織也有著極嚴格的紀律管制。

所以,不得不承認,倭寇的實力很強。

最後,當時中國軍事制度落後,軍備鬆弛,軍隊綜合素質很低。

1:本朝的常備軍由200w軍戶提供,每戶出丁男一人,代代不變。隨著和平日子久了,士兵逃亡和換籍事件層出不窮。所以,實際兵員數量和按照規定的數量要少很多。

2:打仗一定要糧草先行。當時的補給制度也是一個大坑。補給由中央統籌分配,但是來源是地方政府,實際的執行過程要依靠互不相屬的下級機構。這就相當於中央只拿分配方案,而方案當中涉及到的各個部門的執行,中央是沒辦法時時管控的。這勢必造成組織上的低能,組織上的低能自然造成裝備上的落後。

3:當時,對於將領的選拔標準是勇敢粗豪,而非頭腦清晰。當時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勇夫而已。所以,當時的武將之上必然要任用文官作為巡撫總督,來指揮各級武將。(幸好,戚繼光上面的文官領導都很配合,甚至很有能力。比如胡宗憲,譚綸等。後來又搭上了張居正,為他減輕了很多壓力。)

所以,倭寇的素質要高於當時明軍整體素質的。自然經常會出現倭寇以少勝多的案例。

比如1555年,一股50-70人組成的倭寇,登陸後深入內地。圍著南京繞了個大圈子,一路燒殺搶掠,據稱殺人竟有4000人之多。而當時作為陪都的南京,據記載有駐軍十二萬人。

如果讓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和朱棣爺倆知道了,肯定要氣得活過來的。

戚繼光面臨的就是以上情況,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這已經不僅僅是打仗的問題了,而是政治問題了。

要革除所有軍事上的弊端,就要把和軍事相關的制度從根上拔起,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而皇帝和文官集團也是不可能同意的。

大智慧

他看到了他沒辦法改變國家體制,他看到他沒辦法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文官集團,所以他妥協了。

他妥協到一定程度,卻又知難而進。

戚繼光是有大智慧的。他從不做不可能辦到的事情。但是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已經做到了至善至美。

1:拉攏文官。

平日喝喝酒聊聊天談談詩,讓文官引他為同類。可見,他的文學修養也是很不錯的。通過一系列的投其所好,最終獲得了文官吳宗憲,譚綸,張居正的支持。而尤其與張居正關係最為緊密。

張居正,明代著名的改革家,位極人臣。如果沒有張居正的支持,戚繼光不可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因為張居正不僅支持他,還默默地把擋戚繼光路的人一一調離原來的崗位。自從有了張居正,戚繼光很少考慮政治問題,只專門研究專業知識就好了。可見一位好領導的重要性。

當然這也成為之後張居正倒臺後,言官討伐戚繼光的最直接的理由。人間事就是如此弔詭,誰都無法預料。

2:徵召新兵。

因為既有的軍隊素質太差了,培訓起來又太麻煩。不僅要去除他們腦海當中之前的懶散思想,還要重新打破他們既定軍事思維,重新輸入新的東西。

當然申請徵新兵的道路也是很曲折的,後來還是當權者深切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才批准戚繼光的計劃。

要說之前和文官集團打成一片,是積累好人緣。而自己徵召新兵,訓練軍隊,則可是實打實要拿出硬實力的時候了。要驅除倭寇,就在於是否能打造一支針對敵人戰術弱點的強有力的軍隊了。

所以,這支軍隊素質是否過硬,軍隊是否聽他指揮,則成了最重要的兩件事。他絕不允許任何一個人做出危害新軍和損害他軍中威信的事情。

這也許就是他當時斬首他親兒子直接的理由吧。

很多時候,我們並非在對與錯之間做選擇,而是在對與對之間做決擇。這才是真正的兩難。

戚繼光在兩難之間選擇了樹立軍威,保家衛國。於是他失去了的兒子,他最愛的原配夫人。

也許當大刀砍過的時候,他就已經後悔了,但是晚了。他只能用他後半輩子的忍讓補償她的妻子了。

在此,請記住熠熠發光的名字-“戚家軍”。它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

結語

戚家軍,終結了倭寇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又從南打到北,抵抗蒙古人的入侵。戚家軍從創建開始,一直打到明朝滅亡為止。這是一支偉大的有靈魂的軍隊。

可惜的是,戚夫人到死也沒有原諒戚繼光,而戚繼光在張居正倒臺後,遭到牽連,被罷官革職。而他平時慷概大方,對朋友尤其豪爽,以致歸家之後沒有任何錢財,一貧如洗。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至少他最看重的,已然得到。

★參考文獻:

1、《明代史事與人物》,蘇同炳著,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2、《明史》,中華書局,2016年版。

3、《細說大明》,李翠香主編,中國華僑出版社,2009年版。

4、《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中華書局,2006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