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馬懿: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在我們身邊,有一群“奇怪”的人。

  他們在說話的時候,

  經常手舞足蹈,

  還經常哭的稀里嘩啦......

  他們不求桃李滿天下。

  對他們來說,學生越少,他們越高興。

  他們,是特教老師。

  又是一年教師節,我們走進貴陽市兒童福利院,傾聽特教老師的故事,替所有孩子對他們說一聲“節日快樂,您辛苦了!”

  給這群特殊的孩子上課,

  難度可想而知。

  馬懿穿著深色T恤,愛笑,給人的印象除了幹練更是一種親近感。她已經在福利院工作了16年,主要負責孩子們的“引導式教育”。

  引導式教育是一種針對腦癱兒童的創新教育模式,通過互動遊戲、康復訓練等引導他們的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促進其性格發展和身體機能恢復。引導式教育不是單純的康復技巧或治療方法,而是一個以教與學互動為本,達到功能康復的複雜又完整的體系。

特教老師馬懿: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

  馬懿說,孩子們每一次進步都讓人欣喜

  早上9點,苗苗班。6個小朋友坐在小板凳上,5名工作人員、志願者坐在他們身旁,陪孩子們一起上課。

  6個小朋友都是腦癱兒童,腦癱使這些孩子的肌張力異常,穿衣服、繫鞋帶、握瓶子,這些健全人基本的自理能力,對於腦癱孩子卻很困難,往往要經過數年的訓練才能做到。

  “現在老師開始點名,點到誰,就請舉起你的右手。”9點05分,當天的第一節課準時開始。

  馬懿點名,並鼓勵孩子們站起來。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加強自我認知。

  “下面我把小棍子發大家,大家聽我指令。”馬懿將塑料棒發到孩子手中,讓他們雙手緊握塑料棒,“我把右手舉高高,大家跟我一起做,右手在哪裡?小杰(化名)做得很棒,再舉高點,加油哦……”

  2004年,馬懿來到福利院康復中心從事特教工作,這一干,就是16年。

  福利院孩子大多是被父母遺棄的腦癱患兒。吃飯、走路、說話、穿衣服、上廁所……這些對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這些腦癱孩子卻要經過千百次的反覆練習才能做到。

  給這群特殊的孩子上課,難度可想而知。“為了讓孩子們聽懂,一定要降低語速,用最簡單的詞語反覆講。即使是1、2、3這樣簡單的數字,他們可能也要反覆學習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記住。”馬懿說。

特教老師馬懿: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

  馬懿在照顧小朋友

  在她心中,

  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寶貝。

  “你為一個孩子付出了一年、兩年,期間他的臉上或許連表情都沒有。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他臉上綻放笑容,或是遞給你一朵小紅花,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難以言表。”就是孩子這些細小的反饋,成為馬懿堅持下來的理由,在她心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寶貝。

  在兒童福利的16年,她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也得到了驚喜。“兒子”陽陽(化名)的變化,就是其中之一。

  陽陽今年5歲,是一名腦癱棄嬰,並患有癲癇,他個子瘦小,但臉上乾乾淨淨。雖然好動,但學習能力強,老師們都喜歡他。

  腦癱孩子在行為和表達能力上都有欠缺,心理也比較脆弱和敏感,如果想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特教一定要像媽媽一樣,耐心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

  陽陽很敏感,不喜歡別人挨著他。馬懿一抱他,他就用手推開。於是,馬懿的第一步就是給陽陽做“簡敏訓練”。每天,馬懿都會打來一盆水,用帕子輕輕沾溼,給陽陽洗臉、擦手,試圖讓他跟水接觸。

  起初,陽陽不願意,一碰水就哭鬧。但他喜歡玩具,馬懿就在盆裡放許多小玩具,讓陽陽去拿。經過兩個星期的訓練,陽陽漸漸喜歡上了玩水,不再排斥身體接觸。

  “經過兩個星期的訓練,陽陽跟我的關係也漸漸親密起來,我抱他,他還會對我笑,拍手歡迎。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馬懿說。

特教老師馬懿: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

  福利院的老師正在給孩子上課

  “簡敏訓練”初見成效之後,下一步就是站立鍛鍊。馬懿會讓陽陽雙手拉著特製的欄杆,為“靠牆站”打基礎。雙手拉欄杆的時候,他喜歡假裝摔倒,引來旁邊老師趕緊抱住他。這個遊戲,他樂此不疲。

  後來,經過兩週的訓練,陽陽能扶著TB架行走。“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孩子們每一次進步都讓人欣喜。”馬懿重複道。

  平日裡,陽陽喜歡站在TB椅上,望向窗外。“我鼓勵他,一定要好好練習站立,總有一天,你也可以出去玩。”

  聽到馬懿的鼓勵,陽陽的眼珠轉來轉去,似乎在憧憬明天。

  來源:多彩貴州網記者 彭典 吳蔚 曹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