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井陘之戰中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奔馬155314228


公元前205年,劉邦的大軍被項羽擊敗,原來依附劉邦的諸侯國紛紛中立,屬於中立集團,如果劉邦在滎陽再次戰敗,他們就會攻擊劉邦,這是潛在的威脅。劉邦採取了張良等人建議,正面抵禦項羽,派韓信領軍剪除代、趙、燕等諸侯國。井陘之戰就是韓信在消滅魏王豹、代國後的第三戰,此戰韓信兵力3萬,趙國兵力20萬,韓信背水一戰,奇正結合,以少勝多消滅了趙軍。(韓信劇照)

井陘之戰的謀略戰。

趙王歇的主帥是陳餘,此人比較迂腐,不過他手下的李左車卻是一個戰略家,他分析當時雙方的情況認為,韓信接連勝利,士氣正旺,不宜與韓信軍隊接戰,韓信部隊在外作戰,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尤其是運輸必經之路井陘口非常狹窄。李左車建議陳餘,讓他率領三萬軍隊襲擊韓信部隊的後勤,奪取輜重,陳餘率軍堅守,前後夾擊必然打敗韓信。(趙國名將李牧之孫,李左車劇照,李左車被俘,韓信求計,兵不血刃瓦解燕國軍隊,後輔佐太子劉盈)

假如按照李左車的戰略構想,韓信將不能集中兵力作戰,分兵對付李左車和陳餘,根本不可能全殲趙軍。陳餘卻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堅持正面對抗韓信,他覺得韓信的兵力太少,用不著分兵襲擊韓信糧道。

這事居然讓韓信知道了,心中大喜,終於碰到一隻菜鳥。就獲取對方情報來說,韓信的功夫是做到家了,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井陘之戰全過程。

不是隨便一個將領敢於背水一戰,項羽是一個,韓信是第二個,韓信相比於項羽的背水一戰,增加了很多謀略,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進行的。

第一步:他首先派2000騎兵,每人攜帶一杆紅色的漢軍旗幟,埋伏在趙軍的側後,半夜出發,躲避了趙軍的偵查,趙軍始終沒有發現這股隱藏的漢軍,他們的目的是等趙軍傾巢而出時佔領趙軍大營,遍插漢軍旗幟,擾亂趙軍的軍心。

第二步:派遣10000部隊到綿蔓水東岸背水接陣,這也是提前進入,趙軍沒有察覺,這一萬精兵不是簡單的列陣,而是提前做好陣地防禦戰的準備工作,畢竟趙軍人多勢眾,預設陣地主要是防禦趙軍的猛烈進攻,抵擋住戰役開始一段時間。

第三步:韓信親率大軍渡河進攻趙軍,詐敗將趙軍引到已經建設好的簡易防禦陣地,有效阻止趙軍的進攻,等趙軍疲憊之時,回營休息時必定會看到自己的大營已經易主,軍心必然大亂,此時韓信的兩股軍隊夾擊趙軍 ,趙軍必然大敗。

韓信軍隊背水設陣,果然引起趙軍的輕敵,韓信率領主力進攻,趙軍先鋒就“打敗”了韓信,韓信讓撤退的士兵丟棄武器、旗幟、輜重等撤退到已經預設好的防禦陣地。趙軍看到韓信軍隊敗退,紛紛出營追擊韓信的部隊,都希望藉此立戰功,大營頓時空虛。預設陣地果然抵擋住了趙軍的兇猛進攻,2000埋伏的騎兵也順利拿下趙軍大營。疲憊的趙軍打算回營休息再戰,卻發現大營已經易幟,他們感覺是被漢軍援軍兩面夾攻了,頓時軍心大亂,紛紛逃跑,將領們根本攔不住逃跑的士兵,韓信趁機全殲趙軍,活捉了趙王歇和李左車(懸賞千金,活捉李左車),陳餘戰死。(陳餘劇照)

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井陘之戰韓信能夠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多虧了趙軍的主帥陳餘,迂腐而不講究戰略,李左車的戰略正是韓信所擔心,如果策略實施,韓信獲勝的幾率非常小,最多是小勝相持,不可能消滅趙軍的全軍。

韓信治軍還是非常嚴格的,命令執行到位,這麼多部署手下將領如果不能領會領導的作戰意圖就麻煩了,韓信的計策環環相扣,要求將士們能夠體會到主帥的作戰意圖。韓信部隊背水一戰中提前進入預設戰場的10000人是比較關鍵的一支人馬,他們要迅速構建防禦陣地,防備趙軍的全軍攻擊,如果事先不準備,很快就會被趙軍沖垮的;韓信的主力假裝敗退也是一個技術活,要讓趙軍相信,而自己又沒有多少損失,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才能獲勝。

趙軍從主帥到士兵都有一股輕視漢軍的情緒,尤其是背水列陣犯了兵家大忌,韓信的詐敗更是讓趙軍輕視,俗話說驕兵必敗。等看到自己的大營被漢軍佔領後,心理落差極大,恐懼心理迅速蔓延,導致趙軍大亂,爭先逃命,漢軍全殲趙軍。

韓信在此次作戰中實際上是一次軍事冒險,他所有的戰役謀劃重點在讓趙軍從上而下都亂起來,軍隊指揮系統混亂,軍隊離散,然後從中獲勝。一旦趙軍的沒有亂起來,起碼趙軍大營的糧草輜重都可能被焚燬,韓信的三萬人馬也能夠依託預設防禦陣地抵擋趙軍的進攻,從容撤退,趙軍會因為糧草補給斷絕而撤退,韓信也可以趁機追擊打垮趙軍,這應該是韓信對此次戰役最壞的打算。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李左車

·


穿越再現彼岸


很多人簡單的把井陘之戰簡單歸納成“背水一戰”,其實這只是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只看到了一點,對於整個戰鬥過程沒有詳細分析,後世很多人模仿失敗,只得皮毛,不知精髓,所以不乏慘敗的下場。

簡單介紹一下具體局勢和部署。

1,戰前局勢簡介

漢王劉邦以韓信為統帥,張耳為副帥,率領數萬士兵攻打趙國。趙王趙歇和其下屬陳餘,集結軍隊對抗,並在井陘口駐紮。

2,兵力對比

按照《史記 淮陰侯列傳》的記載,“信與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成安君陳餘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韓信張耳軍隊是數萬,按照之後的部署,估算兵力在3-4萬的規模。趙軍號稱20萬,按照古人的號稱,至少要打五折,那麼兵力在10萬的樣子。

3,戰前策劃

趙軍部將李左車獻計,說韓信之前破魏,擊敗代國國相夏說,銳不可當,加上這次還有帶路黨張耳,不可小覷,這是韓信的長處。韓信的短處是他的補給線過長,相對脆弱,所以請求帶一支偏師,繞到韓信的後方,斷他的糧道,韓信無糧,不攻自破。

陳餘輕敵,認為韓信兵力少,數萬是號稱的,實際兵力估計只有數千,自己十倍於韓信,不用詐術也能取勝,不用李左車計策。

韓信得知陳餘拒絕了李左車的計策,大喜(為啥韓信能知道趙軍的高層部署?因為有張耳這個趙國大名人當帶路黨啊,各種細作,間諜能到很高的層級),率領部隊進軍到井陘口30裡外駐紮。

4,戰鬥過程

韓信首先派灌嬰,率領兩千騎兵,帶了兩千面旗幟悄悄的先行渡河,埋伏在道路側方。然後命令一萬人先行渡河,背水列陣(注意,韓信本隊此時並沒有過河)。趙軍見漢軍萬人過河背水列陣,更加輕視韓信。

隨後,韓信在早晨率主力渡河發起攻擊(注意,這先行的一萬人沒動,這很重要!),趙軍也相應出擊,交戰。激戰良久,漢軍開始有組織的後撤(並不是潰退),軍旗軍鼓丟了一地,看到漢軍後撤,本來駐守大本營的趙軍,越發輕敵,毫無顧忌的蜂擁而出,衝出來搶人頭。

漢軍且戰且退,退到河邊,被那支萬人隊攔住了退路,漢軍合兵一處,背水死戰,反身同趙軍繼續廝殺。

與此同時,因為留守趙營的守軍蜂擁而出搶人頭,造成了趙營空虛,被之前埋伏在一側的灌嬰偷了老家,把所有旗幟全換成漢軍的紅旗。

蜂擁而出的趙軍,一時無法擊敗背水死戰的漢軍,只得暫停攻擊,退回本營重新組織。卻發現老家被偷了,軍隊發生混亂,有部分士兵開始逃跑,趙軍將領即便斬殺了幾個逃兵也彈壓不住,此時漢軍前後夾擊,大破趙軍,斬殺陳餘,俘虜趙歇。

5,戰後分析

韓信之所以能勝,是多要素合成的結果,不是簡單背水死戰那麼簡單。

1)獲取情報。

張耳發揮了作用,派出的細作,潛伏在趙軍裡的間諜,能使得韓信能較早的知道了趙軍的軍事動向。韓信在得知陳餘拒絕了李左車後,才確定了繼續進軍,和趙軍對峙。

2)示弱。

派出一萬人背水列陣,讓趙軍上下笑話漢軍無謀,過份輕敵,放鬆了警惕,也導致了後來趙軍傾巢而出的局面。

3)置之死地而後生。

後世不少人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並沒有徹底的使自己面臨徹底的死地。

漢軍後撤,退到水邊就是死地了嗎?不!還可以跳河,不管你會不會游泳,那是一定會選擇跳河的。人只要有哪怕一絲退路,都會天然的選擇這一丁點的希望。而韓信徹底斷絕了這一點,當漢軍佯退到水邊時,他們看見的不是河,而是在那裡嚴陣以待的一萬先行過河的漢軍,退路被這一萬人堵住了。本身漢軍並沒有潰退,只是有組織的佯敗,加上後路被一萬人堵住了,這部分後撤的漢軍就止住了腳步,穩定下來翻身奮戰,加上那一萬生力軍,爆發出了巨大的潛能,扛住了趙軍的攻擊。

4)別動隊偷家,壓垮趙軍的決定性一招。

背水死戰,漢軍就勝利了嗎?不,這只是暫時扛住了趙軍的一波攻擊,趙軍也是準備重新組織再攻擊的。然而,當趙軍攻擊無果的同時,卻發現自己的大本營丟了,士氣開始崩潰。如果說漢軍還有那一萬人鎮住場子,趙國士兵現在是覺得連救命稻草都找不到了。恐慌迅速蔓延,將領彈壓無效,全軍混亂退散,被漢軍前後夾擊,完成收官。

6,結尾

井陘之戰中,韓信的軍事行動是個一套系統的組合拳,很多人片面的認為“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全部,那是錯的。背水死戰本身不是具有絕殺一擊的戰術,他只是為了給自己絕殺那一招爭取時間,製造機會的招式。韓信背水死戰,是為了給灌嬰偷家創造時間和機會。就好似一個拳擊手,他抬高手臂,護住頭,扛住對手的瘋狂攻擊,然後看準機會一拳打倒對手,背水死戰就是舉起雙臂護住自己要害這一招式,灌嬰偷家就是看準機會致命的一拳。

對比一下馬謖,他錯誤的把“置之死地而後生”當成了殺招,就算能扛一時,沒有安排後手,必敗無疑。


寂寞空虛的空巢老人


井陘之戰,韓信的漢軍以少勝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趙軍主帥剛愎自用和輕敵

當時的趙軍主帥陳餘,剛愎自我,迂腐地拘泥於教條,認為韓信兵少且疲憊,不應避,拒絕採納手下有戰略頭腦的李左車的作戰方案,輕敵情緒嚴重,致使趙軍對漢軍毫無覺察,並輕視韓信不會用兵。

韓信佯裝戰敗,趙軍誤以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於是舉軍追擊,遭到漢軍的伏軍襲擊,趙軍戰敗。

2.趙軍軍心煥散,而漢軍戰鬥力強

趙軍面對韓信漢軍的突襲,上下驚恐大亂,紛紛逃散,漢軍切斷趙軍的後路,全線反擊,趙軍被全殲,主帥陳餘被殺。趙軍潰敗。

井陘之戰以少勝多,韓信漢軍取得勝利,關鍵在於他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趙軍的錯誤,趙軍將帥的迂腐輕敵,韓信的靈活用兵,出奇制勝,一舉殲滅敵軍,譜寫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精彩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