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今年西安的民辦初中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了2.5萬人,降幅高達43.4%。

6所最熱點民辦初中比去年報名人數減少了1萬餘人。

全市115所民辦小學,有81所報名人數未超過計劃錄取人數,不需要電腦派位。

55所民辦初中,有28所不需要電腦派位。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很多人難免好奇,西安的民辦學校“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三年行動計劃起作用了,家門口就有了好學校,誰還捨近求遠?”一位學生家長這樣回答。這背後的答案,折射出一年來全市上下綜合施治共同努力的結果,折射出百姓對於教育改革的認可、對公辦民辦學校均衡發展的認同。

頂層設計引領西安教育深化改革破壁壘

改革是破舊立新,是完善和喚醒,通過由點到線、編線成面,讓教育擁有生長的力量。

至今,西安老百姓和教育領域人士還對2019年10月10日西安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記憶猶新。

會上,西安出臺了《關於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印發《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分解下達臺賬任務110項,為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畫好新藍圖、制好時間表、定好任務書。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高新第八小學環境優美

史曉鋒是西安高新第二學校的一名數學教師,也是陝西省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作為一名教育行業人士,他對這次大會看得通透,他認為會上透出的信息振聾發聵,他覺得這意味著新氣象的到來、新作為的起始。

新氣象確實來了,是從“格局”的調整開始的。

隨著一系列推動西安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相繼出臺,教育投入逐年加大,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破冰前行。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高新第八小學科學教室內,多種多樣模擬實驗,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

市委、市政府將建設教育強市納入“十項重點工作”,每月召開專項調度會議。市人大、政協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項調研。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設教育強市推進辦、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市紀委監委建立教育重點任務監察機制。各區縣、開發區也建立了強有力的推進機制。

全市19個部門先後印發52份政策文件,市發改、資源規劃、住建、城管四部門聯合制定了學校建設“綠色通道”實施細則,市組織、編制、財政、人社、教育等部門聯合印發了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他部門也都出臺了若干政策文件,在機制建設、制度創新、簡政放權等方面形成了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合力。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高新第二高級中學課程中心為學校自創百餘門課程

體制改革的關鍵詞是“破障礙”。西安釐清5個開發區與7個行政區的教育權責,開發區平穩接管規劃範圍內教育管理事務,共接收各級各類學校264所,學生126926人。市委編辦為7個開發區審批設立教育局並新增編制259個,形成了開發區教育“一元管理”新格局,為三年行動順利實施理順體制機制。

人事改革的重點在於“添活力”。為此,西安先後出臺了教師“區管校聘”、校長職級制、編制週轉池、編制備案制管理等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政策,19所學校率先開展“先面試、後筆試”教師招聘試點;繼高陵區試點之後,新城、閻良、雁塔等區縣積極進行教師“區管校聘”改革;新城、碑林、蓮湖和全市7個開發區繼周至、閻良試點之後,深入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在全省率先下放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權,113所“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名校可自主評審中級及以下職稱,學校有了更大辦學自主權,教師從教熱情、學校辦學動力持續增強。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西安市八十九中大華分校基礎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施完善工作

招生改革的關注點,則在於“促公平”。按照“執行中央政策,結合西安實際,確保平穩有序”的原則,我市科學制定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市級統一研發電腦隨機錄取系統,各區縣、開發區認真組織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錄取工作,真正實現了公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公開透明。

同時,市紀委監委組織全市黨員幹部簽訂《在招生入學中“不說情不打招呼”承諾書》,強化招生秩序“一盤棋”格局。全市設立27個招生入學協調接待中心。在前期做好需求摸排、政策宣傳引導、定向生政策改革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公開,嚴格嚴密嚴謹地組織招生入學工作,從源頭杜絕“掐尖”招生,促進了生源均衡,保證了入學機會均等。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未央區大白楊小學

今年,無疑是西安歷年來義務教育階段招生人數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

目前,全市義務教育招生錄取工作順利結束,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共招生27.36萬人,較去年增加9128人,民辦小學、初中招生佔比分別下降了2.8%和1.3%,全市招生入學平穩有序,社會反響良好。

實施“三名+”工程

疊加放大效應明顯 辦學水平快速提升

近年,我市先後出臺了西安市“名校+”工程行動計劃、考核評價辦法和進一步深化“名校+”工程的實施意見,優化形成“委託管理、兼併融合、集團化辦學、一長多校”等緊湊型“名校+”辦學模式,快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提升公辦辦學質量、有效化解“擇校熱”。

“名校+”如何發揮實際作用,幫助“+校”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西安經開第一小學常務副校長李濤坦言,核心是對成熟的教育理念進行“複製”。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曲江第三小學

說是“複製”,但絕非簡單的發文開會,而是結合培訓和教學實踐完全讓青年教師全身心融入到同步的教學理念中來。

於西安,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以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為例,該校是西安高新一中分校,隸屬高新一中“名校+”教育聯合體,是一所新建的公辦初中。校長由高新一中黨總支書記、校長王淑芳擔任。“我們採用‘一長多校’的管理模式,對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實施全面統一管理,通過‘教學教研+、教師培訓+、學生活動+、校本課程+’等多維度的資源共享,實現管理對接,師資共建。”王淑芳說。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經開第九小學

截至目前,全市共組建“名校+”教育聯合體1052個,覆蓋21個區縣開發區。其中,市級教育聯合體209個,區級教育聯合體843個,市區兩級“名校+”聯合體共覆蓋學生107萬人。聯合體的組建,激發了“+校”的辦學活力,極大提升了“+校”的辦學理念、師資力量、師生面貌、教科研水平,促進了“+校”的迅速發展。

除了“名校+”,西安還積極實施“名校長+”“名師+”工程。切實發揮名校長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全市首批60個“名校長+”領航研修共同體共吸納成員364名,吸納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市級重點提質學校校長,“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園長梯隊培養體系正在形成。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36歲的張運飛是原九十一中一名普通的化學老師。他坦言,以前他像一隻“無頭蒼蠅”,迫切想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卻總是找不到方向,“沒有引領自己、切磋業務的團隊,只能單打獨鬥,進步很慢。”

“名校+”教育聯合體成立後,通過“名師+”研修共同體、青年教師成長研究會、全員常態課等,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發展潛能,提升了教師的“教”“研”水平,加速了九十一中教師的成長。

“名校+”“名師+”工程讓教師受益,但最終的受益者還是學生。“學校嶄新的面貌、高品質的教學環境,讓我覺得選擇這所學校真是選對了。”原九十一中學生家長齊迪如是說。

“三名+”工程疊加放大效應明顯,快速提升了一大批學校的辦學水平,全市優質資源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基礎教育發展日趨均衡。

越來越多家長放棄“擇校”

“搖號” 優質均衡教育新格局逐步形成

這一年,是西安教育服務最暖民心的一年。

全市投入5200萬元改造提升全市413所學校7902間教室照明光源,做好學生近視防控。在全國率先將中小學課後服務延長至19時,1114所中小學33.18萬學生參與其中,減輕家長負擔,獲得社會一致好評。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疫情期間,線上推出名師直播精品課3376節,累計瀏覽4.19億人次,保障全市“停課不停學”,教育部將我市網課推薦給了武漢市,中央電視臺予以深度報道。市委、市政府斥資6824萬元,為全市學生配發3250萬隻口罩,全市實現了校園疫情“零”感染、“零”確診。

這一年,也是歷年來西安教育滿意度最高的一年。

我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成效顯著,受到多方肯定和讚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顯示,西安“公共教育”在12個監測領域中排名第四。

今年,西安民辦“擇校熱”大幅降溫,民辦初中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了25163人,降幅43.4%。西工大附中分校、陝師大附中分校、高新一中初中校區、交大附中分校、鐵一濱河學校等百姓口中最熱點的幾所民辦初中,比上年報名人數減少10465人,平均錄取比例由2019年的35.4%提升到了47.39%。廣大學生家長對家門口的公辦學校滿意度、認可度大幅提升。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新建的曲江第五小學

越來越多的學區家長放棄“擇校”“搖號”,選擇了家門口的公辦學校。公辦學校為什麼越來越受家長歡迎?答案並不複雜。一大批高品質新建公辦學校建成投用,還有一批曾經的薄弱校,不但在硬件改造提升後煥然一新,還通過“名校+”“名師+”“名校長+”等工程,教學水平有了迅猛提升,有的甚至變成了區域的新“名校”、學生和家長眼中的“香餑餑”。

“以前新生進校後,家長總要問,‘我孩子的老師是七十中的還是九十一中的?’今年開學後,很少有家長這樣詢問,因為兩校在高度融合中,教學水平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九十一中的很多老師成長迅速,省市級‘教學能手’層出不窮。”西安市第七十中學副校長徐彬說。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市第七十中學東校區(原第九十一中學)

西安市第九十一中學位於蓮湖區東梆子市街。過去,學校設施陳舊,教學質量一般,在家長和學生中的認可度不高,很多學區生源流失,不少家長都希望能讓孩子在距離九十一中不遠的名校七十中就讀。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市第七十中學東校區數字化音樂教室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均衡教育的熱切期盼,七十中與九十一中在蓮湖區教育局統籌安排下,以兼併融合的模式組建了“名校+”教育聯合體。近三年來,九十一中先後有兩名教師分別榮獲省、市級教學能手稱號,3名教師在區級教師業務技能大賽上榮獲一等獎,並被推薦為市級教學能手培養人選。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市第七十中學東校區各班級均配備智能互動黑板

除了教學水平的提升,九十一中校園面貌也煥然一新。近三年,七十中幫助九十一中申請校園專項提升改造資金逾4000萬元,新建了1萬餘平方米的教學樓,容納28個教學班以及17個實驗室、功能部室。教室、實驗室均配備了智能互動黑板、智課終端、智能電子班牌等智能化教學設備,就連電燈的燈管長度和亮度設置,都是以保護學生的視力為前提和標準。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市第七十中學東校區物理實驗室

這些變化讓學生家長欣喜不已。學生家長張先生說:“現在的教育條件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均衡。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太幸福了!”

據市教育局對外合作交流處處長、“名校+”專班負責人王麗瓊介紹,下一步我市將堅定不移持續深化實施“名校+”工程。圍繞人事制度改革、績效增量分配、“名校+”考核激勵等多個制約“名校+”工程發揮實效的難題,重點研究,積極探索,努力破解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同時,及時總結基層“名校+”先進經驗,努力探索一條符合我市實際的“名校+”改革路徑。

新校建設“火力全開”

新投用學校195所 新增學位19.4萬個

繽紛的色彩、通暢的連廊、一應俱全的學科教室……走進高新區第二十小學,在陽光的映襯下,藍綠色系的教學樓“顏值”凸顯,“軟硬”兼備。

除普通教室外,學校還設有風雨操場、籃球排球場、塑膠跑道、創客教室、書法教室、舞蹈教室、音樂教室、計算機教室、陶藝室、階梯教室、多功能廳等別具特色的空間,從“硬件”環境上為開發學生各類特長提供支持,讓同學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咱村裡娃都在這上學,學校環境好得很麼!”近日,在市教育局和高新區的組織下,家住西安新豐村的張選民,作為鎮街代表,把村子附近這所新建的學校——高新區第二十小學,裡裡外外參觀了一遍,連發感慨。

張選民的感嘆源於西安教育這一年的巨大改變。

2020年,西安市財政教育經費預算203.13億元,較2019年增加37.68億元,增幅22.7%,為歷年之最。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新建的高新區第三十一小學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安新校建設“火力全開”,一座座新建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今秋開學,西安共新投用195所學校,新增學位19.4萬個,比原計劃校建任務超額完成25所。

新校建設為群眾交出了高標準建設答卷。數量多,是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一;推進快,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三年計劃新增學位目標總量的一半,其中高新區三年50所建設任務一年完成,長安區40所建設任務已經過半;效果好,位於城六區、開發區等學位高需求區域的有113所,佔總量的78%。

西安“擇校熱”為何大幅降溫?

新建的曲江第六小學

這一批新學校的投用,迅速擴大了區域優質資源,優化了佈局結構。曲江新區、經開區都通過新建學校,解決了多年來學位供需不平衡的歷史問題。

好學校離不開好老師。新建學校不僅“硬件”設施給力,“軟實力”也不容小覷。

2020年是教師招錄培訓規模、工資待遇提升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市按需招聘公辦教師7833名,是過去3年的總和;全年培訓校園長、教師(包括新任教師)37.6萬人次,實現了應培盡培;市區共落實資金7.05億元,提高教師績效增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