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研究問題
在講data collection的時候我提到我們通常可以把research分成empirical research和conceptual research,這是依據研究是不是data based而分類的。而如果從研究的目的這個維度來分類,通常可以把social research大體分為這麼三種:exploratory study, descriptive study, explanatory study.
這三個類型的研究是層層遞進的關係,一般根據研究者對話題的瞭解程度以及該領域已經研究到的程度為依據而決定需要選擇做哪種study.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話說假如你想去外太空研究為什麼外星人的哲學體系跟地球人的哲學體系的不同,這可能是你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因為你從小就喜歡UFO以及哲學,於是就想把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作為你的研究題目。我們先避開這個問題的可操作性不談,這個研究題目首先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第二個問題是外星人是不是也有思想和有他們的哲學體系?這兩個問題如果你還不確定就沒法問你想問的這個問題,因為“為什麼外星人的哲學體系跟地球人的哲學體系的不同”這個問題是一個explanaory study,而explanatory study是建立在已經不需要做exploratory study和descriptive study的基礎上的,比如這個問題可能別的學者已經有很多研究了對於有外星人這件事達成了共識,或者你有充足的信息看見別人也做過相似研究但是sample不夠大或者measurement 不夠reliable, 但至少讓你能夠有設計和執行一個explanatory study的依據和文獻基礎。
簡單來說,Exploratory study (探索性研究) 是去弄清楚"what problem to study?"; Descriptive study(描述性研究)是弄清楚"how to describe the problem?", 而explanatory study (解釋性研究)是回答“how to explain the problem?".
探索性研究一般是最先期的研究。適用於某個還沒有清晰定義過的問題,或者用於去探索有沒有進行下一步研究的必要,為接下來的研究鋪路。比如我想研究國內大學老師的績效評估體系,我首先需要大體瞭解一下國內大學是不是用績效評估體系?有多少學校用?使用評估體系的決定權是在校級層面、院級層面、還是系裡面?大體瞭解之後我才能夠進行Descriptive study。
描述性研究就是描述一個現象,但還沒有涉及到解釋這種現象。比如我要回答中國18-45歲的男性數量有多少,一個省有多少個企業,一個學校的老師學生配比是什麼,這些都是一個descriptive study,都只是在describe而沒有explain. 那麼什麼時候才算explain呢?
解釋性研究一般涉及到兩個或以上變量。比如我要研究一個地區的GDP與該地區小學平均的教師學生配比之間的關係,這就是explanatory study,我在試圖用GDP這個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 來解釋教師學生配比這個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
你可能會問,如果在這個研究的初期我想了解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一個地區的教師學生比例,那麼這是個探索性研究還是解釋性研究呢?答案是這是個exploratory study, 因為你的目的是在項目研究的先期來explore一下大概可能都有哪些因素,然而當你真的需要回答是否某幾個因素就確實跟dependent variable 有關聯的時候,你需要使用explanatory的方法。通常來講,exploratory and descriptive study這兩種類型多用qualitative methods; 而explanatory study由於要解釋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關係所以多用quantitative methods,通過檢驗一定規模的sample來實現。說完了研究目的的分類我們再來看什麼是 Research Question.
Research Question 不是論文題目,不同於論文的Topic,也不是所謂文章的 theme, 而是你在一個研究中非常具體問到的問題。比如你做一個research總有個目的,就跟出門總有原因一樣。Research question是非常具體的清楚描述你這個research/paper所打算回答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在一篇empirical paper裡面,通常需要在文章開頭的部分清楚的說出來自己這個研究到底是要回答什麼問題,research question的陳述有時候是結合literature review介紹出來的,有時候是在literature review之後的部分陳述出來的,但一般都是前後呼應:"正是因為某個領域對某個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所以我們需要bridge the gap研究這個問題,因此我這個paper 的research question是...".
我們在research process 那篇文章裡說過一篇學術文章最常見的幾個組成部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只給你兩分鐘的時間讓你對你的項目做一個elevator speech,你不可能每一部分都介紹,你會選擇說什麼呢?對於有經驗的researcher來說一定會說的就是research question. 你研究什麼問題總要跟別人說清楚,否則別人怎麼可能理解後面介紹的measurement, data collection, 和data analysis呢?對於一個項目,一篇research paper, 或者一個research presentation 也是這樣的。如果文章中只是說明大體研究領域而沒有明確提出研究問題,就像火車站發車只說是往東開但不告訴乘客會去哪個火車站。研究問題不應該是在數據收集好了之後甚至data analysis出來之後才有的,而應該是在最最開始research development的時候就想好的,這個研究問題應該是搜索和閱讀了很多相似話題的literature之後才最終設計出來的,應該儘可能具體,儘可能嚴謹陳述。說完了三種目的的research 分類和什麼是research question, 我們終於可以談如何選題了。
我們通常需要為研究選題大概有這麼幾種情況:為期末論文選題,為本科、碩士、或博士畢業論文選題,或者專門為了發表一篇學術文章而進行選題。這幾種情況大概國內和美國都差不多,區別是美國大學裡社科類的課程要求寫term paper的頻率要比國內大學更高一些,而到了博士生的課幾乎門門課都要求交一個term paper。此外,教授要求的term paper對research 的質量也比國內會更高一些(基於我個人的經驗),也就是說,哪怕是對本科生,教授要你交的term paper一般是一篇research paper,它不同於essay,不同於synthesis(雖然essay 和synthesis也是兩種常見的美國大學生作業形式),而應該是一篇基於scientific research的方法寫出來的論文。這裡就涉及到幾個research paper 最基本的特點:語言嚴謹,結構規矩,方法規範。例如,新手寫research paper最常犯的問題常常是文章裡裡面有好多個“I": "I think this research topic is highly important"; "because I feel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didn t touch on this topic adequately, I decide to further study it..."; "based on my experience, this means the sample size is big enough...". 雖然qualitative study有時也會出現類似的語言, 但大多數社科類論文的語言是儘量趨於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所以你很少看見學術論文把"我“放在文章裡,因為這顯得不客觀不準確不專業。
(順便說一句,美國大學裡要求學生寫term paper其實是一件特別務實的事---美國的教育真的很務實,我幾乎從沒做過“沒用”的作業。比如social science的博士生之所以要寫很多term paper是因為大多數social science 的Ph.D. program本身就是為了培養researcher 或者faculty而設立的,你將來謀生就是靠design research, conduct research和寫research paper, 所以term paper就成了重要的learning outcomes. 而對於本科生和碩士生而言,寫term paper是為了培養scientific research 視角,培養嚴謹理性的思維方式,和練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Term paper絕不應該是為了完成而完成的作業,它是非常有效的learning tool.)
OK,說回來,無論是為了哪種目的,在考慮選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呢?網上這方面英文的資源有很多,大多數美國高校的 library 或者writing center都會提供一些視頻或者handouts來幫助學生確定研究主題以便順利完成term paper和research project,總體來說主題都差不多, 以下使用的是來自 Vanderbilt University Writing Center的一份checklist:
1. Is the research question something I/others care about? Is it arguable? 這是最基本的兩個問題,如果我想研究我家羊毛猴(我家貓)每天眨幾次眼睛,這就不是一個好的research question, 第一, why do I care about it? 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被人需要?第二,這不是個arguable的question,你從早到晚盯著它數眨眼睛的次數就得出來了,沒什麼可研究的是不是?我們直覺上都能感覺到這不是個很值得研究的research question (雖然也許大規模研究貓的眨眼次數在生物學上是有意義的。。),而不值得研究的具體原因則是第一 nobody cares, 第二 not arguable.
2. Is the research question a new spin on the old idea, or does it solve a problem?這個問題是問為什麼需要做這個研究,你的研究問題是能夠為已知的理論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能有助於解決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還是可以彌補此前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一篇好的學術文章一定是非常善於強調自己的significance and contribution,而且緊密結合著已有文獻來強調。
3. Is it two broad or too narrow? 這就有意思了, 對於剛開始做research的同學來說尤其困難。先說個我自己的故事,我讀博第三年的時候完成了comprehensive exam 終於可以開始準備博士論文了,我當時已經知道自己大概就是做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和social network這一塊,碩士2年和博士前兩年都是在積累這一塊內容,於是林林總總寫了一份proposal出來遞給我導師說,喏,這就是我博士畢業論文要問的問題,我可以開始動手了嗎?我導師認真看了半天抬起頭滿臉堆笑的說,哈,你這個research question夠你在咱們學校再呆10年了。我現在回想起來覺得10年都不夠,我當時的research question問的是為什麼非營利組織要合作以及如何提高組織間合作的effectiveness?
我當時覺得這個題目沒什麼問題啊,難道不值得研究嘛?對literature 沒有貢獻嗎?我導師說"you go back to the literature and narrow it down", 給我的具體指示是針對"非營利組織為什麼要合作“以及”哪些因素影響合作的effectiveness” 這兩個題目列出 literature review table (我會在講文獻綜述的時候具體講怎麼做literature review table)。我反反覆覆做了幾個月的文獻綜述,發現研究這兩個題目的文章真是浩!如!煙!海! 也就是說,這兩個我設立的research question實在是太general了,我必須讓它更具體才有它的價值,我不可能在一篇博士論文裡解釋整個領域最關鍵的big questions,我只能找出這一大篇森林裡的一個piece然後深入地鑽研下去。
然而,極端具體的research question也是不合適的,來看下面幾個例子:
這三個research question裡第一個問題就是"too broad", 問“為什麼雞會過馬路呢?”----你能研究的了所有世界上的雞嗎?第二個問題"too narrow" 而且not arguable, 問“2014年2月6日在某地某條街有多少隻雞過馬路呢?” 這問題問的太具體太窄,沒什麼好研究的。第三個則比較適中,問“有哪些環境因素導致了2014年1月至2月之間某地出現雞過馬路的現象?”, not too broad, not too narrow.
把research question修改到適中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我們都是從一個比較大的圈圈開始,說我就想做這個圈裡的東西,然而在讀文獻的過程中發現這圈裡面很多地方早都被別人挖過,你要是想挖就要不斷narrow down 你要關注的小圈子,最後才能深挖出泉水來。research question的不斷調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必要的調整會為此後data collection和analysis節省大量的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前期多花時間修改出一個好的research question比什麼都重要。
4. Is the research question researchable within the given time frame and location?如果你在國內,你要是想研究美國的雞為什麼過馬路,不是不可以,而是有很多難度;如果你的任務是寫一篇節課論文,你的research question就不應該需要用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回答;如果你是寫博士論文,就要考慮何時能畢業、論文題目是否太大,是否更適合全職faculty來做而不適合希望儘快畢業的博士生來做。這要求我們理論聯繫實際,夢想牽回現實,down to the earth地考慮自己的時間和資源夠不夠完成想研究的問題。
5. What information is needed? 為了回答你的research question你需要哪些信息呢?誰來給提供這些信息?網上和圖書館的資源足夠嗎?有足夠多的學術期刊討論相關問題嗎?你要做data collection的話能找到考察對象嗎?有人有問題的答案嗎?要訪談或者調研的對象聯繫得上嗎?The information you can access should meet your needs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如何尋找選題靈感
我們繼續來聊research的源頭:選題。上面介紹了社科研究的不同目的劃分和哪幾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的research question是不是好問題,那說到底,研究者的選題靈感到哪裡去找,又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新的idea呢?我自己的經驗是以下幾種方式通常是不容錯過的有效辦法:
1. žYour interest is the best driver. Everything starts with your interest. 你的研究問題一定一定要配合你的個人學術興趣。興趣這件事往小了說是幫你克服研究中重重困難,順利完成論文或研究項目的興奮劑; 往大了說,人生短暫,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枯燥而讓你痛苦的事情上?既然你有選擇,就要選擇讓你想起來有興奮感,有好奇心,有衝動想知道答案的學術問題。這樣的問題常常是來自於你自己從前的某些獨特的個人經歷,比如你的一次非洲交流活動讓你開始關注非洲的志願者行動,或者你在某公司的實習經歷讓你開始關注員工激勵問題,或者你父母都是教師所以你從小耳濡目染對教育制度的革新。說到這一點,順便想到了美國社科類博士生裡經常有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人重返graduate school來做學術, 他們的一個大優勢就是非常清楚自己為什麼要來讀博士和到底想研究什麼, 這來自他們多年工作和生活積累的興趣和靈感。要知道作為一個研究者,正是因為你的不同和有趣才造就了你學術產品的不同和有趣。"Know theself (認識你自己) "這句箴言真是處處適用。
那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學術興趣在哪怎麼辦?表急,人人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中國學生相比美國學生更難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想也正常,我們從小吃大鍋飯吃慣了,習慣了做“應該做的事” ,習慣了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忽然有一天發現千軍萬馬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四散而去,沒有了領隊沒有了統一目的地,我們需要自己來找工具探路和尋找目的地了。這種時候有點迷茫是再正常不過的,要給自己一些時間,有耐心也有信心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學術領域。讀博士的同學可以充分利用前兩年的博士時光來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興趣。以下是幾個具體的方法。
2. Literature, literature, literature…文獻是一片巨大的寶藏,不神秘沒多麼高深,是前輩們留給你的寶貴財產。所謂文獻其實就是跟你一樣對某個領域發生興趣的人對某些問題做了研究之後,認認真真嚴嚴謹謹地記錄了他們做研究的步驟,方法和發現。你想啊,如果沒有這些文獻,你如何能如此詳盡地學習到這些高人的方法和成果呢?你如何能如此係統地瞭解比你早出生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輩們的思考和反思呢?你更不可能如此方便地獲取如此數量浩大,內容豐富的領域知識。現代科技的發展又讓我們獲取這些資源極其容易,如果你在美國,每個高校都有Google Scholar免費使用和下載文獻,你不僅可以隨便輸入一個關鍵詞看看有沒有人研究過或者有多少個人研究過,你還可以點擊每篇文章的“Related Articles" 和 "Cited by"去查看類似的其他文章。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研究什麼其實是因為我們讀的東西太少。我們要有"input"才能有“output",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靈感都是基於經歷和現有知識的,你看得越多想得越多,new ideas也會越多,也越知道自己感興趣什麼不感興趣什麼。所以我當年在博士論文初期最常聽到我導師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 "go back to the literature..." 好多好多你現在的困難和問題,在讀到了一定數量的文獻之後都會迎刃而解,不再是困難和問題。
3. žAcademic conference. 學術會議絕對是剛入門的學者獲取research ideas最重要的手段,如果你已經讀了兩年以上博士或者對某個領域發生了進一步的研究興趣,你一定要考慮儘快參加該領域的學術會議,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整個領域在關注什麼。基於我個人的經驗,美國的學術會議非常務實,非常高效,非常有助於學者之間互動和產生新的想法。換個角度去想,你不僅在學術會議上聽到的是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該領域高手的最新研究和最新關注重點,你還能大大節省自己閱讀literature的時間,因為要知道,好的學術會議上的presentation,其實很快就會變成top journal上面必須要讀的學術論文,而在學術會議上researcher 們不得不把自己持續研究了幾年、寫了二三十頁的一篇學術文章用15到20分鐘的時間凝練地講給在場的觀眾聽,所以你聽到的都是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而同時你還能看到活的作者,一睹作者本人的風采。學術會議上組織者會按照論文內容把presentation分成不同的panel從而方便不同關注點的參會者,每個panel一般4-5篇文章,你可以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聽到一個panel上四五個相關主題的研究,如果一天去聽4個不同的panel, 算下來,三天的時間你就能聽到近50個研究,還能在現場聽到senior scholar之間的問答、對於共同關注問題的討論、對於不同方法和思路的切磋等等。所以你說,這是不是個瞭解某個領域的最快最有效方式呢?
以下是2016年ARNOVA年會議(美國非營利組織研究最大學術年會)和 Academy of Management (美國管理學年會)一部分panel的主題,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4. Your course papers. 第三個research idea的重要來源是我們在gruaduate school上課的時候不得不寫的課程結課論文。尤其對於美國社科類博士生來說,基本上前兩年的每門課都要寫一篇結課論文,差不多佔整個課程30%左右的分數,最後一節課還要模仿學術會議做一次presentation來defend自己的research。其實這些結課論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我們逐漸瞭解在某個領域內自己的興趣,積累素材和思考,從而能為自己構建出一個更大的專業領域。教授們也知道學生們不可能一進來就知道自己要一門心思研究什麼,即使有的學生知道,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也很可能發生一些變化。而博士生前兩年的課程一方面能幫學生了解某個學科內那幾個最重要的sub-field,另一方面能為你將來focus在一個具體領域做準備。我自己的博士論文題目就是源於兩門課上的兩篇term paper,為了寫這些paper就需要讀文獻、找research question、設計研究過程,最終以此為基礎才有了dissertation的題目。所以如果你還處在博士前兩年上課的時間,建議充分利用每一門課的結課論文來發展和建立自己的研究興趣,不要浪費任何一門課上的term paper。
5. žLearn from practitioners. 這一點可能基於學科性質會有所不同,但是對於我們管理領域這樣一個實踐性學科來說,跟practitioner(從業者)學習和交流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research idea來源。原因很簡單,管理本來就是一件需要身體力行的事,你就算坐而論道說得天花亂墜,與實踐脫節的話研究出來的東西也大概會是毫無價值。搞理論的學者可能自己沒有過做管理者,但可以經常跟做管理的人溝通和交流來了解管理中的困惑、組織中的困難、新型有效的管理方法、新技術可能對現有管理體制帶來的挑戰等等。畢竟學術理論是來自於實踐最終又為了指導實踐,對於像管理學這樣的學科來說跟從業者的交流就顯得更加重要。跟從業者接觸當然有很多不同方式,比如參加學術會議就會遇見很多practitioner可以做交流,做實地訪談的時候也是難得的機會可以瞭解組織和管理者的需求,此外生活中如果你留心也會在不同場合遇見很多相關的practitioner可以聊天交流。
6. žLearn from your peers/colleagues. 讀graduate school之所以能有效地為我們接下來的學術研究鋪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不僅會耳濡目染在教授們每日探討科研和學術進展的氛圍中,你更有一群跟你一樣努力奮鬥日日精進的小夥伴,這些小夥伴在幾年之後可能都會成為美國各大高校的assistant professor或者該學科的學術新秀,他們是你這幾年學習中難得的成長陪伴和交流資源。如果運氣好碰上一個比較cohesive的cohort, 你們有很多機會一起談論各自最近的新領悟,讀到了哪些好文章,對哪個題目發生了興趣,最近參加了什麼學術會議等等,你一個人的單一信息源就擴展出很多的觸角,你瞭解的學科話題就多了很多維度,你的research ideas當然也就有了更寬闊的發展空間。比如課上聽別人的發言,看其他人的結課論文選題和class presentation,跟一起做RA的同學閒聊,這些都是從peers處得到靈感的機會。
7. Learn from your students. 最後這一點適用於有teaching機會的博士生們。Teaching和research在美國高校被看做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最理想的情況是,你教的課程正好是你的研究方向,你既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特長施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又可以在課堂上找到很多接下來research的新靈感。比如一個班如果有20個學生,這20個學生會寫出20個不同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結課論文,每篇論文都會至少涉及到5篇以上的文獻綜述,你不可能讀過所有這些文獻,很多時候學生作業會讓你發現幾篇最新的學術文章,一個新奇有趣的研究視角,甚至可以跟學生一起把小論文發展成一篇可以投寄的學術文章。所以不要小看teaching的過程,“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是我個人體驗到的幾個較有效的尋找研究靈感的方法,總結來說,research interest的建立和培養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開放的學習心態,需要多聽多看別人的research, 需要既對外界保持開放的系統又能反過身來安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學術世界,看得越多做的越多,吸引力法則也就慢慢發生作用,同事裡、學生中或學術會議上認識的有共同興趣的學者會主動找你合作,你的雪球會越滾越大,一個又一個研究項目的開題就也變得水到渠成,你就告別了需要主動刻意去尋找研究問題的階段。
這麼說來,尋找研究靈感的高階,也許是不用再去刻意尋找吧。
來源:刀熊說說 學術投稿人編輯整理
點亮“在看”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