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視臺聚焦悟牛智能 千畝農場實現“無人種地”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近日,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播出《智慧農業在山東:無人農場》節目,聚焦青島高新區科技企業青島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車在農業場景的落地應用。千畝農場如何“無人種地”,來一睹為快!

“特殊工人”上崗 農場管理無人化

現在正是農忙時節,但平度市一處千畝農場卻看不到勞作的農民,顯得有些空曠。從高空俯瞰,只有幾臺緩緩行駛中的“特殊工人”格外亮眼。

“這幾臺無人駕駛車是農場最近投入使用的,除草、打藥、摘果,全部都是無人作業。”尹本得是這個農場的負責人,他笑稱,從僱傭工人到使用機器,他這個“農場主”當得越來越清閒。“別人都認為從事農業很累,但我很輕鬆,不需要風吹日曬雨淋,有事出來看一下,沒事時只需要辦公室的一臺電腦就可以全盤掌握農場運行情況,這才是新農民!”

除了使管理更輕鬆,無人駕駛車還解決了更現實的問題。春季農作正當時,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尹本得難以找到工人。無人駕駛車的應用,不僅解決了疫情期間工人短缺的難題,消除人員聚集導致交叉感染的隱患,還為他縮減了大概六成人工費,成為保證農場春耕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山東電視臺聚焦悟牛智能 千畝農場實現“無人種地”


動動手指即可操控農作物生產標準化

沒有工人,怎麼具體管理農耕各個環節?智慧無人農場“設計師”—悟牛智能運營總監房克介紹,這處農場是一個無人化農場,坐在辦公桌前就可通過雲平臺指揮無人車完成農場裡70%以上的工作,也可以隨時通過平臺實時觀測車輛位置和農作物生長情況,並拍攝視頻和照片。

打開智慧農業雲平臺,記者看到有作業類型、作業計劃、作業執行等不同作業模塊,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對無人駕駛車的指揮。目前,經過技術攻關和反覆實地測試,悟牛智能已經研發出多種無人駕駛大中型設備,可進行打藥、除草、採摘等農田全流程管理,實現無人駕駛技術在農業場景的落地應用。

“此處農場實行矮化密植,設計每畝生產蘋果6000斤左右,按照去年兩元多一斤的市場價格計算,一畝地可收入1萬多元。不僅保證畝產,由於生產流程標準化,出產的蘋果也是標準化流程化產品,保證了蘋果的質量。”房克介紹,無人農場還有一個好處,所有的作業數據都可以存儲到數據庫,為產品追溯提供技術支持。

山東電視臺聚焦悟牛智能 千畝農場實現“無人種地”


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賦能農業智慧化

別看無人駕駛車個頭不大,卻大有乾坤。悟牛智能花了兩年時間研製,目前已申請了2個發明專利和6個實用新型專利,無人駕駛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房克介紹,由於農田環境和道路環境不一樣,沒有什麼標誌物,車輛定位、路線識別是需要解決的難題。每臺車輛都搭載了多種傳感器,後期還將與青島高新區另一家科技企業合作,搭載多光譜相機,更全面地採集果園數據。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初,中國內地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9億,佔總人口的17.9%,預計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大難題,無人農場正好緩解了這一難題。

“我們也在廣西、浙江等地佈局無人示範農場,不管身在青島還是其他地方,都可以指揮機器人幹活,一個人可以指揮數十個農場的機器人進行農事作業。”房克介紹,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深入發展,農業作為歷史上最悠久的行業正在加速進入智慧農業時代,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無人駕駛機器人研發、銷售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悟牛智能始終著眼於未來無人駕駛及無人作業應用場景的技術創新與產品落地應用,為全球提供領先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 青島高新區精準扶持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原本要在田間地頭忙活的無人駕駛車也第一時間出現在醫療防控一線。據悉,悟牛智能員工在疫情期間緊急返青、晝夜奮戰,根據防控需要緊急研發改裝30臺符合醫療機構需求的無人駕駛消毒機器人,無償捐贈到疫情防控一線,是目前青島唯一一家進入隔離區部署和調試設備的企業,極大程度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更換防護用品次數,得到省、市相關領導和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充分肯定。

為了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精準扶持區內高新技術企業,青島高新區對悟牛智能採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頒發“防疫抗疫突出科技貢獻獎”,以“真金白銀”為企業解難題;前往悟牛智能實地調研,給企業經營模式和融資方式想點子、出主意;深入瞭解企業需求,積極協助企業落實新辦公場地選址等工作;搭建藍貝“雲路演”平臺,引“金融之水”澆灌“產業之花”,實實在在為企業解憂紓困。

“青島高新區將進一步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的特色優勢,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加快提升全市經濟發展的‘引擎’功能,加快建設全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奮力走出一條開放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青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消息來源:科技創新部、黨群工作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