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五行學說之五行的源流與依據

五行學說最早是在道家的學說中出現的。它強調五行的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

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就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在我國周朝的末年,就已經有了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五材說”。從《國語·鄭語》中的“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和《左傳》中的“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到《尚書·洪範》中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的記載,就開始將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它事物,構成一個固定的組合形式。

解碼五行學說之五行的源流與依據


大約在戰國晚期,則提出了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也固定了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模式,自發地體現了事物內部結構關係及其與外部作用關係的整體把握思想。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五行學說的理論得到了一個很大的發展和提高,主要是將其推向和應用到了實際應用的領域。《內經》就把五行學說應用到了醫學範疇,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後來,五行學說逐漸滲入到天文、地理、星相、武術、養生、氣象、占卜、政治、軍事和農業生產等各個行業和領域,而且都對各個行業和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巨大的推動作用。

事實上,我們縱觀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無論其形體如何龐大,結構如何複雜,抑或其形體多麼微小,構造多麼簡單,甚至只是一個單細胞,都一定是在陰陽五行的範疇之內,所謂“跳出三界外,還在五行中”是一個絕對的真理。

解碼五行學說之五行的源流與依據


為了使大家對五行有更加深入的瞭解,現將明朝萬民英先生所著的《三命通會》中“論五行生成”的文字抄錄如下,大家可以細嚼慢嚥地閱讀。說句實話,我們研習易學,有很多經典古籍是必須去閱讀的,但必須帶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批判的眼光去閱讀,絕對不可盲從。因為古聖先賢也是人,也有出錯的時候,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三命通會·卷一》之“論五行生成”是全書的開篇,它說:

“天高寥廓,六氣迴旋以成四時;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萬物。可謂無窮而莫測者也。聖人立法以推步者,蓋不能逃其數。觀其立數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載於經典,同而不異,推以達其機,窮以通其變,皆不離於數內。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鹹有所自也。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陽之初一,陽數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陰之初二,陰數也,故火曰二;木居東方,東,陽也,三者,奇之數,亦陽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陰也,四者,偶之數,亦陰也,故金曰四;土應西南長夏,五者,奇之數,亦陽也,故土曰五。由是論之,則數以陰陽而配者也。

若考其深義,則水生於一。天地未分,萬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見於水,故《靈樞經》曰:‘太一者,水之尊號。先天地之母,後萬物之源。’以今驗之,草木子實未就,人蟲、胎卵、胎胚皆水也,豈不以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質化,莫不備陰陽之氣在中而後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則甘,土之味也。甘極而後淡,淡,本也。然人稟父母陰陽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腎,左腎屬水,右腎屬火。火曰命門,則火之因水而後見。故火曰次二。蓋草木子實,大小雖異,其中皆有兩以相合者,與人腎同,亦陰陽之兆。是以萬物非陰陽合體則不能化生也。既陰陽合體,然後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蓋水有所屬,火有所藏,木有所發,金有所別,莫不皆因土而後成也。

解碼五行學說之五行的源流與依據


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後成。兼其土數,五以成之,則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數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數皆五以合之。明大衍之數,由是以立,則萬物豈能逃其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