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十五年遠景,青年創新大有可為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提出在未來十五年中,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專門研究機構只有30多家,科技人員不超過5萬人。到了2020年,北斗三號發射成功,完成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天問一號問鼎蒼穹,火星探測之旅邁上新進程;5G、高鐵、疫苗……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居世界前列,中國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不斷髮展向前。

然而,在肯定科技創新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們在科技上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核心技術方面,受制於人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卡脖子”的隱憂並沒有徹底消除。近幾年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紛紛對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制裁,以實現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企圖,其中以華為、中興等科技公司為代表。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須儘快掌握核心技術,突破“卡脖子”科技短板;承擔這一偉大使命,完成這一艱鉅任務,在未來的十五年遠景中,青年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青年是最富有創新精神的社會群體,青年時代是最能研究出創新成果的黃金時代。第五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飛向太空的背後,是一個以80、90後為主力的年輕的研發團隊。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從救治到防控,從科研攻關到設備生產,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彰顯著科技創新的青春力量。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國科技創新的未來掌握在中國青年的手中,亟待青年以青春之活力創造科技創新的春天。

十五年遠景是對廣大青年殷切的期許,科技創新的“無人區”正等待著青年探索。廣大青年要立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宏大目標,肩負當代青年的時代使命,繼續弘揚科學家精神,瞄準世界前沿科學研究領域,以“青春之我”積極搶佔科技創新未來發展制高點。要堅持學習鑽研不懈怠,坐“冷板凳”不退縮,闖“無人區”不畏難,創新發展不止步,不斷提高自己、不斷進步,在打牢科技創新基礎的同時,銳意進取,著力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徹底解決“卡脖子”危機。要把個人追求與祖國發展相聯繫,科學夢想與青年夢想相結合,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贏得不平凡的創新成就,以青年之力點亮國家未來。

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廣大青年誠宜樹立理想,立足當下,潛心研究,不斷創新,在十五年遠景中塗抹青春底色,在建設科技強國中貢獻青年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