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刻在什么或什么上的文字?主要在什么时期使用?

用户261594095


对甲骨文的发掘和研究,拓宽了人们对书法史的认识。由于大量甲骨文的出土,人们清除了金文以前的汉字发展状况,使得汉字的历史更加完整和充实了。对于书法家来说,他们看到了数千年前出自先民之手的书迹,从而发现了书法艺术的另一个重要门类。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轨迹,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向深层次推进了一大步。 从出土的甲骨文情况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墨书和朱书:就是指用毛笔蘸墨或用毛笔蘸朱砂直接书写于甲骨之上。其笔法变化多姿,笔势圆润沉着,笔力遒劲,可见当时的书写者运用毛笔的熟练程度。 2、单刀刻辞:单刀刻辞是指先有书写,后刻辞的形式,也有不书写直接用单刀刻辞的。从单刀刻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契刻者,自然超逸的字体风格,运刀如用笔的心手合一的精湛水平。 3、双刀刻辞:是指与单刀刻辞的区别,双刀刻辞留有书写的笔意。字体一般起笔重,收笔轻,线条粗重,字如铸铁,含蓄浑厚,遒劲有力。 4、刻辞饰色:是指卜辞刻完之后,字中涂朱砂、墨或者褐色,涂朱砂以后整块骨版鲜艳夺目,涂墨和褐色使得骨版典雅古朴,神采飞扬。 甲骨文在当时书写或者契刻时,未必将其作为书法艺术来创作,但是从不同时代的章法看,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从当时人对毛笔的运用和刀法的纯熟角度看,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特有的技巧,甲骨文的书法特点如下: 1、笔法:甲骨文的书写入笔轻而疾,运笔有轻有重,有疾有缓,收笔和起笔一样轻而疾。甲骨文的线条遒劲挺拔,不同时期的甲骨文线条有不同的变化。 2、结体:甲骨文的结体多为长方形,少量为方形,在均衡、稳定、大方之中又有动感。构成了甲骨文的天然美。一般情况下,结体严谨、均衡和对称式书写篆书的主要法则,这在书写金文和小篆时就容易出现书写单调和呆板的弊病。而甲骨文的结体变化较大,既有自然之物象,又有艺术造型的趣味和哲理,而且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写法,灵动多变的特点给书法家更多的创作空间。 3、章法:由于甲骨文的笔法美、结体美,也可以看出皆古文的章法之美。其章法行气清晰,参次错落,前后呼应,既多姿多彩又和谐统一。这种心无杂念的章法风格,正是艺术创作中需要的最佳状态。 商代子盘庚迁殷到商纣王灭国,经历了270多年,,由于时间的变迁,甲骨文的书写风格在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1933年,董作宾提出了五期分类法,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陈梦家采用分组的方法整理甲骨,推进了甲骨断代研究。之后随着历组、无名组卜辞的提出,字体分类的进展,使得甲骨著录采用分组分类的方式成为可能。1999年,李学勤、齐文心编著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收录照片、拓本、摹本,在编排方式上采取分组的方式,次序依次为宾组、出组、何组、黄组、师组、子组、历组、无名组。各类的书风有着明显的不同,学书者可根据现在高清图片或拓片进行研究。


青山旧时雨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甲骨文主要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来自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字,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甲骨文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不同的时期:

一,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书法风格宏放雄伟,起笔多圆,收笔多尖,曲直相错,富有变化。

二,谨饰期。自祖庚至祖甲,书法恪守成规,创新极少。

三,颓靡期。自廪辛自庚丁,书法篇段不规律,错乱无章,错别字多。

四,劲削期。自武乙到武丁,书法风格劲峭有力。

五,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书法风格趋于严谨。

甲骨文的主要使用时期为中国商朝晚期,内容为记载盘庚迁都到殷至纣王之间二百七十年的卜辞。当时主要是用来决定捕捞狩猎,征伐作战,农业生产等诸多事情,涉及内容也极为丰富,反映了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还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是研究商朝历史和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

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用笔,结字,章法三个要素,它已经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中国考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小广


甲骨文——商代统治者在行事前,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既卜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卜辞以及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出土于殷王朝都城遗址,也叫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将甲骨文断为商代。1903年,刘鄂编印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铁云藏龟》。1904年,孙诒让写成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研究著作《契文举例》。1908年,罗振玉首先搞清甲骨出土地点,又与王国维考定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甲骨被发现后,在殷墟进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共十余万片,都是从盘庚迁殷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总数大约有四千五百字,已经认识的有二千左右(包括一部分仍有争论的)。其文字结构不仅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大批形声字,是相当进步的一种文字,但多数的笔画和部位尚未定型。在目前可识的汉字中,以甲骨文为最古。甲骨文又称“契文”、“卜辞”、“龟甲文”、“殷虚文字”。建国后,由于陝西周原西周甲骨文的发现,使甲骨文研究范围更为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