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文 | 多寵著媽咪呀(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休完產假後,就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可忽然某天開始,每天早晨媽媽的離開都會上演一場生死離別的戲碼,媽媽很苦惱,這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呢?

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其實,一般從寶寶6-8個月開始就出現分離焦慮,因為寶寶對主要照料人(一般是媽媽)產生了安全依戀感,會在媽媽的陪伴中感到安全、愉快,然而媽媽的離開,就會讓寶寶感覺不安全而焦慮恐慌,這是寶寶需要安全感的正常心理過渡反應期,但會隨著寶寶生理心理的發育成熟而逐漸降低焦慮,一般到寶寶2歲左右就趨於穩定。

分離焦慮能渡過不代表不管,如果因父母不當的處理方式,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劇分離焦慮。比如,父母對待分離焦慮的孩子,嚴厲批評,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等。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如果發現寶寶太粘人了,父母可以這樣做:

1.不要偷偷溜走,但也不要拖泥帶水。遵守約定的時間,表情自然平靜

當父母需要把孩子託付給其他照料人幫忙照料時,大大方方的向孩子說再見,表情自然平靜,並且告訴他你回來的大概時間(遵守約定的時間回來),比如,“寶寶吃晚飯時,媽媽就回來了。”然後果斷離開。如不吭聲就偷偷走開,這種“突然消失”對於孩子堪稱恐怖劇,讓孩子覺得父母隨時會消失,更沒有安全感,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

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說完再見立馬離開,不要你一見孩子哭就捨不得,擔心孩子哭壞或者造成什麼心理創傷,也哭哭啼啼遲遲不願離開,依依惜別,那你的焦慮和不捨只會讓孩子對於“分離”的恐懼加倍,那孩子更無法接受“分離”。

2.設定一些分離重逢的特定儀式暗號

比如,媽媽離開時,可以撫摸或親吻一下孩子的額頭並說再見,回來再抱抱他。

3.照料人誠實的面對孩子的情緒,並且表達出來。

.比如“你現在哭了,因為媽媽的離開,我能夠理解”。也誠實的向孩子闡述你的情緒,比如“媽媽現在要上班了,離開你,媽媽也會想你,但是我們很快會再次見面的。”

4.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藏貓貓的遊戲

比如,將自己的臉蒙起來,讓他扯開面紗再次看到媽媽的臉。媽媽藏到家裡某個地方,剛開始不用太隱蔽,讓孩子容易找到,逐步增加難度,孩子找不到,還可以用聲音引導讓孩子找到,這樣有助於孩子的“客體永久性”概念的建立。

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還可以做消失重現遊戲,媽媽假裝跟孩子告別,孩子看到媽媽出門去了,媽媽很快回來進門,比如從分離幾分鐘,到十幾分鍾,到幾小時,通過消失重現,孩子會明白媽媽離開還會回來的,減輕了分離焦慮。

5.給孩子安排有趣的活動環境

在孩子跟照料人分離的傷心焦慮情緒平撫以後,可以迅速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環境中,轉移注意力,開始新的活動。

6.要經常對寶寶大聲的表白

父母要經常對寶寶大聲的表白:”我愛寶寶!我喜歡寶寶!“父母不得因為自身原因,對寶寶忽冷忽熱,不忙或高興時,對寶寶又親又抱,忙或心情不好時,就推開寶寶,那樣寶寶心裡只會想”媽媽,到底愛不愛我?“

需父母注意的情況:

1.有的孩子看起來特別獨立,能走能跑了更恨不得天天出去玩,除了吃奶找媽媽,玩起來啥都忘了,平常也不特別黏著媽媽,媽媽就疑問孩子對自己不依戀,是不是在媽媽這沒得到安全感?

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其實這種情況,孩子把媽媽當作“安全基地”。他與媽媽在一起時,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探索,但時不時他會注意媽媽在不在,他從媽媽這“安全基地”中汲取力量,所以才會繼續安心玩耍。

2.父母要注意親子關係亮紅燈的信號,如果在分離和重逢階段,發現孩子對你會有不同程度的逃避、抗拒(反抗你的親密舉動)、焦躁(不願和你單獨相處)等狀況。

此外,如果你發現孩子在你離開後,哭的時間超過1小時,或孩子在一兩個月裡總是做噩夢。可能是因為分離時消極的分離方式(不打招呼、不關注情緒等),或孩子對交接環境比較敏感(環境不適、氛圍不妥、孩子天性敏感等),就需要我們一一排查。

寶寶太粘人,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父母怎麼辦?

3.父母想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在分離時如把寶寶強行推開,其實這不是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恰恰相反,會使寶寶感到害怕、不安、危險等信號,寶寶會通過更粘人來獲得安全依戀。這個階段,寶寶只有從父母這得到足夠的愛與認同,具有安全感,才能平穩順利度過分離焦慮過渡期,並且獲得獨立。

你遇到寶寶分離焦慮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謝謝你打開小編的文章閱讀,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我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在帶娃養娃中與寶寶一起成長,努力做個不吼不叫的智慧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爸寶媽與我共同分享養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養娃是媽媽的一場修行,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解決。一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